發布時間:2015-05-22 09:48:40 揚子晚報網
關注中物聯
時下大熱的“互聯網+”概念,正在加速向縱深推進。首個享受“互聯網+”紅利的,將是以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為代表的流通產業。在昨天于南京召開的“2015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峰會”上,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副巡視員王選慶表示,受益于“一帶一路”政策,中西部地區及國際物流需求將成為物流行業新的增長點,這一輪流通創新的實質就是供應鏈管理的互聯網化,該創新會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王選慶介紹道,供應鏈管理是上世紀90年代提出的思想,并首先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得到實踐,近年來在我國得到了廣泛應用,特別是深圳等發達地區。
王選慶說,目前按照供應鏈主體企業,大致分為幾種類型,一是生產主導的供應鏈,像海爾;二是貿易型主導的供應鏈,如深圳的亞通;第三個是物流主導的供應鏈。其中,由物流企業主導的供應鏈模式比較多也比較成熟,像廣州的家承物流等。互聯網時代來臨,所謂“互聯網時代流通”,主要路徑是整合商務流、資金流,實現渠道創新、業態創新,因此新一輪流通創新的實質就是供應鏈管理的互聯網化。
對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新政,王選慶解讀認為,意見中專門提出支持商業銀行擔保存貨管理機構及電子商務企業開展無形資產質押等多種形式的融資服務,鼓勵商業保理結構,開展供應鏈結構,進一步拓展電子商務企業的融資渠道。
“融資服務的問題在文件里第一次提出來,所以物流企業要加倍珍惜,把好事做好。”王選慶說,在國家的支持下,委托中國倉儲協會跟銀行業協會出臺的第三方擔保存貨標準的文件也在實施。同時,銀監會也與商務部等相關部門醞釀出臺防范存貨擔保融資風險和規范擔保存貨管理的相關文件。這些政策將陸續出臺,對行業來說是重大利好,將加快資金周轉,助力實體經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魏加寧分享了一個有趣案例:去年他在做自貿區調研時發現,日本沖繩有了一家物流公司,特意把一些貨運航班安排到了夜里,利用晚間交換貨物,裝好后第二天白天直接飛走。魏加寧稱當時自己感覺很震撼,這種模式效率非常高,有很多便利。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