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6-17 09:49:04 荊楚網
關注中物聯
4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到東北吉林進行調研,同時主持了東北三省經濟的工作座談會。東北經濟再成焦點話題。李克強說道:“你們的數據的確讓我感到‘揪心’啊!”
今年一季度,東北三省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比如今年1-2月,遼寧規模以上工業增速為-4.5%,增速為全國倒數第一。吉林、黑龍江好一些,但是增速也分別只是全國第23、28位。在大部分數據都呈現不容樂觀的同時,作為“克強指數”的鐵路發貨量卻有新的“小氣候”。
有一組數字:今年一季度,沈陽局白貨發送量完成927萬噸,同比增長4.9%。鐵路行當里,把礦石、鋼鐵等大宗貨物叫做“黑貨”,零散雜貨被稱為“白貨”。鐵路貨改抓白貨的思維,是要改變原來黑貨一頭沉的運輸結構。
千方百計抓白貨是種轉型之舉。然而,鐵路怎么運輸白貨,卻需要新的思維。在沈陽東貨場的貨場營業大廳里,看不到貨主,90%以上業務都通過網上辦理。按當下流行的熱詞來說,這也是互聯網+的一種模式。
從今年全國兩會上吹起的“互聯網+”之清風,早就落地在各個領域,也激發起產業發展的互聯網思維。而談到熱詞“互聯網思維”,不能簡單地把它想象成一個什么都可以丟的筐。只有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才能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鐵路現代物流建設,不啻要借力于這種“好風憑借力”。
“買票上12306,運貨上95306”,這句口號已成為鐵路對于客貨運雙管齊下的“集結號”。95306還是個新生網站,卻躍躍欲試于貨物發送、查詢以及是提供交易數據等諸多服務。過去諸多發貨程序,現在就能簡化成“提出需求、安排裝車、交費、取票”等少數幾個環節。互聯網思維下,化繁為簡是首道工序。而走進微信平臺、打造APP等指尖上的蔓延,則成了必須。
當然,互聯網思維并非是做個網站、APP那么簡單。它在于更加扁平化的對接模式。這也恰恰是鐵路轉身中所需要的騰挪空間。從打造現代物流的角度來說,鐵路還需要做更多的互聯網思維之功。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