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7-09 09:46:00 陜西日報
關注中物聯
放暑假了,教輔書又迎來銷售旺季。面對大量的發運任務,按說,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儲運部工作人員又該犯愁了。要將這些教輔書發往全省各地,需找多家第三方物流公司談。由于各個企業的業務模式不盡相同,且發出去的貨物運單又難以追蹤,就需要配備大量的業務、財務和客服人員,經營成本居高不下。而今年,在和陜西大秦直道物流有限公司合作以后,這些問題“迎刃而解”。只需一個電話,該公司就能上門提走發往全省境內的所有貨物,特別方便省心。
物流周轉量是與用電量“并駕齊驅”的衡量國民經濟宏觀情況的重要指標之一。我省有著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交通區位特征。依托明顯的地理優勢,近年來,我省物流業得到快速發展,道路運輸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據統計,截至2014年,全省共有道路運輸經營企業27.52萬戶。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10.6萬億元,占GDP比重達16.6%,是發達國家的兩倍。之所以物流費用高,很大程度要歸結于貨運物流行業效率的低下。
以我省為例,在27.52萬戶道路運輸經營企業中,個體戶26.48萬戶,占96.2%,運輸企業10444家,占3.8%。其中,擁有5輛以下車輛的企業有7266戶,占運輸企業總數的69.57%,而擁有100輛及以上的企業僅有260戶。
小而散的道路運輸業,不僅使企業的物流成本總體偏高,而且,直接威脅到物流運輸企業自身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去年至今,受國際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我省道路運輸企業運量下降了40%,許多企業掙扎在生存線上。
“中小物流運輸企業急需聯合,形成規模效應”,省交通運輸廳運輸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正是基于這一考慮,他們指導部分中小物流企業成立了我省第一個道路運輸企業聯盟——陜西大秦直道物流有限公司。
該公司于去年12月成立,由省內16家中小型物流企業和信息化軟件公司聯合組建,公司通過對線路、人員、站點的資源整合,很好地降低了物流的運營成本,促進了規模效應的發揮。現擁有運營車輛116輛,運營線路覆蓋陜西境內130多個市縣級城市以及部分鄉鎮。
大秦直道董事長郝欽東告訴記者,他們準備將聯盟成員內在西安市的76個營業收貨網點整合為28個,費用節省明顯。他算了一筆賬:過去聯盟內有3家企業在西安市一個物流市場分別有3個收貨網點。該物流市場每月租金為135元/平方米,一個網點一般需要20個平方米。人員工資3500元/月,三個網點需要6個人。如今,三家門面合成一家,節省60%左右的房租,還節省40%左右的人員工資,每月節約運營成本約12000元。另外,以前一趟大貨車的運輸成本是200元(市內短駁10公里范圍內),整合后,燃油費下降了2/3,司機成本也下降了。
因為聯盟將“舢板”變成了“輪船”,在市場風浪中,企業的競爭力也變強了。目前,已成功簽約西鳳酒、九陽電器等多家企業,廣州立白集團、雙鶴藥業及怡康醫藥連鎖等企業的省內配送業務也正與他們洽談。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貨運物流行業效率低下,空駛率高,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信息不對稱。針對這一點,急需搭建一個全省的物流信息平臺。省運輸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以交通物流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為載體,包含數據交換、資源共享、業務辦理等功能,具備公眾服務和商務信息等多元平臺的物流信息網絡,已得到省上批復,將于年內啟動建設。根據我省貨運物流發展現狀和特點,“十三五”期間,我省還擬對道路貨運物流龍頭示范企業以項目的形式進行重點扶持。
省運輸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間,我們交通運輸行業主要發展客運企業,存在‘重客輕貨’現象。在‘十三五’期間,我省一定要立足‘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做大做強物流業,補回‘黃金十年’的缺課。”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