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7-15 10:42:48 第一物流網

我國電商的蓬勃發展帶動了快遞行業的崛起,快遞網絡的迅速成長支持了電商貿易的落地,自誕生起就休戚相關的電商與快遞,總有“剪不斷理還亂”的糾葛。
艾瑞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12.3萬億元,增長21.3%,其中網絡購物增長48.7%,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滲透率年度首次突破10%,成為推動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重要力量。國家郵政局統計數據顯示,2014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139.6億件,同比增長51.9%;業務收入累計完成2045.4億元,同比增長41.9%。
在電商與快遞協同發展的同時,許多上規模的電商開始進軍快遞業。2007年7月,京東建成北京、上海、廣州三大物流體系;2007年5月,當當占地面積達4萬平方米的新物流中心在北京投入運營;2010年2月1號店北京倉儲中心投入使用,4月廣州倉儲中心投入使用,2011年7月 在武漢、成都兩地分別開設倉儲物流中心;2011年8月唯品會華東、西南、華北物流中心成立;2015年4月,蘇寧第三方物流企業服務平臺項目正式發布上線。此外,國美在線擁有覆蓋全國的自有物流配送體系;亞馬遜中國擁有自己的配送隊伍和客服中心。
一、進軍起因
1、影響滿意度 國家郵政局統計數據顯示,國家郵政局2013年共受理快遞業務有效申訴19.6萬件;2014年共受理快遞業務有效申訴23.5萬件。
郵政服務有效申訴問題2014年與2013年比較表
快遞行業的投訴一直都是社會輿論的焦點,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市場對于電商的滿意度;并且,由于滿意度降低帶來的貨物丟失、損壞、退貨等情況,影響了商品的銷售量,減少了回客率,從而無形中增加了日益升高的營銷成本。
2、限制業務量 每到“雙11”、“雙12”,快遞爆倉總會使一片熱鬧的電商業“望市興嘆”,而“斷手黨”的興致也打了幾分折扣。更不用說春節期間,由于快遞企業的歇業和半歇業狀態,電商業也只能配合著草草休假。作為電商的動脈,快遞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電商的業務量。
此外,從小件包裹配送發展起來的快遞業,客觀上難以滿足包括3C、家電類產品等貨物的物流需要。加之,這些產品外包給第三方,物流成本高,且一旦貨損,損失更大。對于此類企業,只要電商貿易量達到一定閥值,自建物流將使企業在業務量和成本控制上獲得更大的自主權。
3、整合供應鏈 現階段,企業間的競爭越來越表現在供應鏈的掌控能力上,于是,是合縱還是連橫,抑或協同都會成為企業競爭的戰略選擇。在當今買方市場的整體格局下,市場需求、成本控制,以及由此而來的客單量、毛利率的多少,是成敗的關鍵因素。作為供應鏈上關鍵的兩個環節,電商和快遞間的相互侵蝕,也是為了完善核心業務,整合關鍵服務要素,提高供應鏈競爭力。
隨著電商業務不斷高端化,商品類型不斷多樣化,客戶體驗更加個性化,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與之相適應的物流體系。更何況,在提升電商服務滿意度的基礎上,自建物流體系表現出的盈利能力日益凸顯。電商進軍快遞業,不僅提升了對供應鏈的掌控能力,而且也使自身業務更加專業化、高端化成為可能。
二、現實問題
1、成本 電商的物流體系是個系統工程,在建設、運營過程中都有不菲的支出。自建物流前期投入巨大,包括自建倉庫的場地、建設、配套設施(通風、貨架、分揀、傳送等設施)費用,運輸、搬運設備的購買,信息系統的采購等固定資產投資費用高昂。根據京東招股說明書顯示,截止2013年底,京東賬面固定資產為35.3億。其中,土地使用權5.98億元,設備軟件10.2億,在建工程12.4億。
物流體系的管理是一個精細化工作,人員管理、運輸線路、配送方式等細節的管理不當,都會導致運營成本激增。
2、運營 物流體系的運作需要足夠的貨單量才能保證規模效應。中小型電商的貨單量不足以維持物流體系效率,國內如蘇寧、京東、國美規模的電商建設自有物流才有價值。同時,如天貓、淘寶這樣的電商平臺,絕非一家物流企業可以保障運輸能力。因此,更適合社會化物流。
然而,隨著自建物流體系的運作,電商平臺要保障源源不斷的交易量,才能使物流體系正常運作。一旦平臺交易量下滑,所帶來的物流系統閑置或者低效率運作,將可能給企業帶來虧損。
長期看來,自建物流體系都面臨著向第三方轉型的內在需求。鑒于同行間的競爭關系,其他電商對將貨單外包給同行企業所屬第三方物流會比較被動。從而,在發展上存在一定的困境。
3、人員 電商物流是個勞動密集型行業,全國布局的快遞公司,員工數量都在10萬以上。即使通過技術手段,可以提高分撥中心和運輸線路上的技術替代率,但是末端配送環節的人員需求量也會很大。加之,這個環節人員流動性高,那么,一線從業人員的管理、培訓,基層管理人才的培養、選用,以及涉及人力資源的流程管理都會有很大壓力。
三、運營模式
1、橫向阿里平臺 艾瑞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天貓、京東市場地位穩固,其他企業積極跟進。B2C市場中,天貓市場份額占比為58.6%,京東占比超過20%,其余B2C企業中唯品會、蘇寧易購、國美在線的同比增速均高于B2C市場整體增速。
天貓和淘寶實際上是一個匯集電商的交易平臺,其業界的市場份額毋庸置疑,海量貨單也需要聯合多家力量進行配送,自建實體物流并不是明智的選擇。于是,阿里巴巴集團于2013年5月28日啟動中國智能物流骨干網(簡稱:CSN)項目,成為第四方物流提供商,搭建社會化物流平臺。平臺以大數據網、戰略倉庫和終端代收點為支撐,為采購、銷售、物流、生產等供應鏈上各方提供支持和服務,橫向布局電商生態體系。
2、縱向京東模式 艾瑞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從自主銷售為主B2C市場來看,京東占比為56.3%,唯品會占比近10%,蘇寧易購占比近7%,其他項中,小米手機官網繼續保持平穩快速增長。整體上,各家企業對市場布局態勢積極,整個市場活躍度高漲。
京東自建物流已經日益受到業界認可,其后也不乏跟風自建的后來者。京東物流與其他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在業務模式上沒有本質差別,只是更專注自身的專業化,提高了配送效率和客戶滿意度,從而增強了供應鏈競爭優勢。京東構建了縱向的戰略物流體系,隨著業務的發展,必然面臨兩種選擇。一是電商交易量發展迅速,自建物流難以承載,就需要第三方物流補充服務,呈現出兩種模式體內運營,并且實力相當的格局;二是電商交易量不足以支持物流體系運營,那么自建物流就需要向第三方物流過度。
3、蘇寧O+O 蘇寧創辦于1990年,2004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2014年通過國家郵政局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審核,擁有線下1696家連鎖門店和線上蘇寧易購,實現了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
從線下實體交易成長起來的蘇寧,在發展過程中就在不斷建設和完善自身物流體系,恰逢電商、快遞發展的契機,對線下門店和物流體系進行互聯網式轉型、升級。因此,在一、二線城市的布局上,蘇寧具有先天優勢。隨著三、四線城市門店的繼續滲透,蘇寧物流也逐步深入。
蘇寧對云計算、大數據、O2O、開放平臺等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使蘇寧物流成為服務于O2O體驗式購物的生活物流。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電商,實體脫胎的蘇寧物流對門店、超市、社區等本地生活服務將更具有針對性。
四、評價
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事物的發展是螺旋式上升的。電商和快遞的對立統一是行業發展的訴求,也是一方倒逼另一方進步的過程。
1、反觀自省 自電商進軍快遞行業伊始,快遞業巨頭就頗有意見。事實上,電商自建物流的直接原因當然是快遞業無法滿足發展要求,而自建物流帶來的綜合效應也證明了決策的階段性成功。快遞企業應認真思考自身的不足,分析電商發展的切膚之痛,跳出價格戰的同質化怪圈,走差異化、專業化的道路,在細分市場上找到自己的定位。
隨著電商經營范圍的進一步拓展,奢侈品、科技產品、生物制品等高附加值產品陸續在線上交易中成長,更多的細分市場和專業需求將對快遞企業敞開,能不能接下訂單,就要看快遞企業的眼光和魄力了。
2、術業專攻 諾大的市場,沒有人能一家獨大。長期來看,社會分工進一步細化,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產業鏈的社會化運作是大勢所趨。所謂術業有專攻,電商與快遞的核心業務不言而喻,但發展軌跡還需要市場來決定。
物流體系的高效運作,需要龐大的、源源不斷的貨源,一家業務總是不足以支撐,那么就需要到市場上找貨源。電商的核心業務是致力于拓展廣闊的消費市場,還是優化物流體系,將會成為一種內部博弈。因此,電商有所側重的開拓新業務,在核心領域深耕細作,才能博得自身在電子商務社會化體系中的位置。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