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8-11 10:20:49 中國經濟周刊

“王同方,要鄭州電線二廠生產的單芯單股阻燃硬銅線14卷,總價2000……”
2015年7月30日上午,河南省汝州市米廟鎮榆陳村村民陳躍峰坐在電腦前,一邊大聲核對,一邊通過淘寶端口為村民們“下單”。圍觀的村民擠成一團,似乎忘記了酷暑。
陳躍峰現在是“馬云的合伙人”——阿里“農村淘寶”(下稱“農淘”)村級服務站合伙人。像他這樣的“小老板”,在當地還有50個。7月29日,農淘在汝州當地剛剛上線,他們便促成交易額521萬元,日交易量位居農淘全國80余個縣(市)試驗區之首。
打造河南“淘寶村”
“陳躍峰他們以幫村民代購為主,收入來源是按代購總金額的百分點提取傭金,廠家不同,返點不同。”7月30日13時,阿里農淘豫南區域經理宋笑康告訴記者,“截至現在,已有3個村級老板返點傭金突破5000元,6個突破4000元。”
當然,他們得盡快進入角色,并想辦法將“O2O、大數據、C2B、移動支付、周期購”這些電商概念,逐漸變成村民們能夠聽懂的語言乃至鮮活的體驗。
據宋笑康透露,首批50個服務站合伙人是從2000余名應聘者中,經過筆試、電腦上機操作、面試三關選拔出來的,“主要是有創業激情、有服務意識的青年、大學生和退伍軍人”。這批服務站目前覆蓋了汝州市8個鄉鎮,但其終極目標是服務站達到200個,覆蓋汝州市15個鄉鎮。
“阿里提出的讓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讓大學生、退伍軍人等年輕人回鄉就業、創業,政府還是肯定的。”河南省商務廳電子商務中心主任吳奇源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下半年,我們將聯合阿里把農淘項目推廣到25個縣,爭取明年上半年覆蓋河南全省108個縣的70%。”
事實上,阿里結緣河南已久。
早在2013年11月27日,河南省政府便與阿里旗下的菜鳥網絡簽署了一系列的合作框架協議。彼時,河南省委書記郭庚茂稱“這是和河南2011年引進富士康一樣的大事,雙方在著力發展電子商務、建設現代物流體系的戰略上有很多契合點”。馬云亦稱,“愿意與河南共同努力,將鄭州打造成為一個國際化的物流中心、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高度融合的戰略支點。”
不過,直至2015年4月21日,阿里副總裁孫利軍在第九屆中國(河南)國際投資洽談會上宣布將與河南共同打造“淘寶村”之后,阿里在河南的“靴子”才告落地。
2015年6月18日,在河南省商務廳和阿里的共同努力下,該省首個農淘電商平臺落戶焦作孟州市,上線當日實現交易額181萬元,創下了阿里農淘戰略啟動以來,全國包括浙江、廣東等省份80多個縣(市)試驗區中首個單日交易量突破百萬元的“大單”。
“孟州的試驗是河南農村電商的一個縮影。”阿里農村淘寶事業部中西部大區總經理馮全昌告訴記者,河南作為全國農業、人口、消費大省,農村電商市場空間潛力巨大,值得深挖和重磅打造。繼孟州之后,汝州實現首日交易量突破500萬元,就是最好的例子和證明。
“菜鳥”進村
對于阿里的“姍姍來遲”,河南地方政府的熱忱并未有絲毫的改變。
記者獲悉,阿里農淘項目落戶汝州之際,當地政府免費提供了1500平方米的集辦公、物流倉儲一體的“縣級服務中心”,供阿里招聘、人才培訓和物流分撥周轉,且一次簽約5年。
2015年7月28日,為了確保農淘項目在當地順利開業,汝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更是親自出席,專門召開了包括各局、鄉鎮、村級干部在內的1400余人參加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動員大會。29日,汝州農淘上線首日,河南省17個縣(市)的縣委書記、縣長、商務局長,共200余人奔赴汝州觀摩、學習。
毫無疑問,河南的戰績堅定了阿里的信心。
“未來的3至5年內,阿里將投資100億元,在全國建立1000個縣級服務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爭取覆蓋全國1/3的縣以及1/6的農村地區。”馮全昌透露。
市場空間廣闊、地方政府力挺,阿里在河南的“靴子”緣何今年才得以落地?
“農村有著巨大的、待開發的購買力,但是從縣到村的物流服務能力一直是快遞行業的痛點,我們希望經過兩到三年的努力,投資100個億,做‘千縣萬村’,即我們要把1000個縣、10萬個村的網絡鋪下去。”今年5月28日,菜鳥網絡總裁童文紅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顯然,解決縣城到村級服務站的“二段”物流配送,是橫亙在阿里面前的一道“難題”。
“為解決‘最后一公里’的村級物流配送,菜鳥網絡正協調各省份本土物流公司,以注資、聯合、合作等形式,填補這一網絡缺陷。”阿里河南農淘項目經理韋海林告訴記者,現在農淘的每筆訂單物流配送費,阿里都要倒貼3元左右。
“以汝州市為例,建站初期,以每個服務站每天平均10個訂單為準,50個服務站為500個,也就是每天物流成本在1500元,一個月30天阿里就要倒貼45000元。”韋海林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訂單越多,阿里在物流上的補貼支出就會越大。而根據規劃,其每個村級服務站的最終目標是每天20個訂單。如果算上阿里免費配備給各站的電腦、電視顯示屏等硬件設施,這筆支出更大。
賠本賺吆喝,阿里下的哪盤棋?
阿里的“野心”
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僅僅是阿里的重大戰略訴求之一。
“阿里的戰略是通過農村淘寶項目進軍農村電商,帶動菜鳥物流在全國布局,兩者相互促進和拉動。”鄭州農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CEO郭全松在接受采訪時如是分析,“農村淘寶項目快速擴張后,經過兩到三年的培育,將會形成一定的農村電商購買力,受益最大的最終還是菜鳥。”
不過,依“菜鳥”一家之力,尚無法解決全部問題。
2014年“雙十一”期間,阿里旗下的淘寶、天貓實現總銷售額191億元,產生包裹7200萬件,快遞系統因此幾近“崩盤”,“剁手黨”們半個月之后才收到自己的“雙十一戰利品”的現象屢屢發生。業內人士估計,今年“雙十一”其總銷售額有可能突破300億元,產生包裹1.5億件,物流“崩盤”的劇情極有可能再度上演。
“小、弱、散、亂是河南物流業當前的顯著特點,企業自營物流目前占整個市場規模的六成以上,大部分企業充當著‘雜貨鋪’的角色。”郭全松指出,“菜鳥網絡目前在河南推進的多種模式合作,包括發展縣、鄉、村服務網絡,其實質在落實他們倡導的‘社會化協同’物流網絡建設與運營模式,并通過這一服務平臺與物流生態領域的企業展開競爭與合作。”
菜鳥網絡2014年數據顯示,天貓、淘寶產生的包裹占中國快遞市場份額超過了60%,這張網絡對接了以順豐、中國郵政為代表的15家主流快遞物流企業。據童文紅披露,菜鳥網絡目前“已經建成了完整覆蓋全國的物流網絡,年內將實現50城市的次日必達”,“菜鳥的最終目標是力爭早日實現包裹國內24小時送達,全球72小時必達”。此外,為了滿足“剁手黨”們進軍國際市場,在跨境物流方面,菜鳥網絡亦實現了對全球217個國家和地區的覆蓋。
事實上,“菜鳥”問世之初,馬云即披露了他的“野心”:將投資3000億元,希望在5~8年內,建立一張能支撐日均300億元(年度約10萬億元)網絡零售額的“中國智能物流骨干網”,讓中國任何一個地區做到24小時內送貨必達。
未來一段時間內,快遞、倉配、跨境、農村和驛站將成為菜鳥網絡的五大戰略方向,“而其中最為重要的兩個方向便是下沉農村和邁向全球。”童文紅坦言。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