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0-10 09:19:29 中國科技網
關注中物聯
烏魯木齊鐵路局昌吉貨運中心生產技術部技術員劉永健,從1986年開始從事與鐵路貨物運輸相關的工作,和鐵路貨運打了30年的交道,明年就要退休的她感受最深的變化,就是身份的變化。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物流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從淘寶開始,天貓、京東等網絡購物走進千家萬戶,隨之而來的就是巨大的快遞市場,圓通、中通、申通等各種快遞公司如雨后春筍般的出現在我們身邊,許多客戶會選擇家門口的快遞站,而曾經的“鐵老大”,似乎漸漸被人遺忘,“以前都是我們坐等客戶上門,因為那個時候公路物流不發達,很多客貨都沒得選擇,對于我們而言,很多貨發不發和我們自身并沒有多大關系!”劉永健告訴記者,近年來,隨著物流企業的發展壯大,市場競爭越來越激勵,作為多年從事貨運工作的鐵路人來說,感覺很明顯。“以前都是他們主動找我們,現在需要我們主動去跑市場了!”
今年,南昌鐵路局開展 “危機意識、服務意識、市場意識、成本意識”大討論活動,彰顯了南鐵人清醒的憂患意識和自覺的責任擔當。對照四個意識,讓我們充分意識到鐵路物流缺失的是什么,發展的方向是什么,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講的是充分競爭,叢林法則;講的是市場細分,確定市場目標;講的是追求創新,合理配置資源;講的是量入為出,追求效益最大化;講的是服務至上、合作共贏。
就像劉永健所在的烏魯木齊鐵路局,為貨主量身定制“門到門、門到站、站到門”等個性化物流解決方案,變坐商為行商,主動上門服務,站在客戶角度,量身打造貨運產品,簡化辦理手續,提升服務質量,從而降低物流成本,縮短運到時限,最終達到了鐵企共贏的效果。很多客貨說,我們不怕多花一些錢,就是為了圖個省事放心,買個服務。”這句話對劉永健的觸動很大,“要想在這么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服務很關鍵!”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