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1-13 09:15:13 北京日報

11月1日起,根據國家郵政局的要求各地實行快遞實名制。不過,記者近日在多地調查發現,一方面,快遞員不核對客戶信息的情況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一些快遞企業登記、收集客戶信息,引發公眾對個人信息泄露的擔憂。
嫌麻煩
熟人查驗“基本靠臉”
根據國家郵政局下發的《集中開展寄遞渠道清理整頓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自11月1日起,除信件和已有安全保障機制的協議客戶快遞、通過自助郵局(智能快件箱)等交寄的郵件、快件外,一律要求通過對寄件人電話號碼及相關身份信息比對核實后方可收寄。
記者近日在北京、河南、吉林等地采訪,多家公司的快遞員表示仍未接到如何執行實名制的通知。在北京市一高校門外的快遞點,順豐、申通和韻達三家公司的快遞業務員均表示,“沒有收到實名制的通知,不知道實行了這項規定。”
吉林長春一位快遞員告訴記者,公司倒是說了要實行實名制,但一般情況下,對于熟人的查驗“基本靠臉”,查身份證既麻煩也容易讓客戶不高興,只要看起來寄送物品沒有明顯的安全隱患,基本不會過多追問。
記者近日在鄭州市用韻達快遞和圓通快遞寄送郵件,快遞員都未要求記者出示任何有效證件,也并未詢問或登記證件號碼,記者遂利用化名寄出了快遞。甚至,當記者詢問快遞員是否要檢驗身份證或登記身份信息時,還遭到了快遞員的白眼。
鄭州市天天快遞公司快遞員周文強(化名)說,實名制的規定給快遞員帶來了很多麻煩,如果身份證、電話、地址一個個核實下來,加上客戶填表的時間,一個快遞要比平時多3-5分鐘,攬件數量肯定受影響。
泄隱私
身份證號被寫快遞單上
記者發現,對實名制不知情、不執行或要求登記身份信息等情況目前十分普遍。浙江杭州的徐女士告訴記者,她在寄送EMS快遞時被快遞員要求把身份證號寫在快遞單上,否則不給郵寄。雖然徐女士質疑這樣做是否會泄露個人信息,但快遞員表示這是規定,必須執行。公眾質疑,登記身份信息存在信息泄露的安全隱患。
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林虎表示,方案要求企業比對核實客戶信息,而非登記。專項活動期間,并未要求將消費者身份信息記錄在快遞面單上,或者以其他方式記錄消費者身份信息,也不需要登記保存用戶的身份信息,不存在查驗居民身份證問題,只是進行一下比對核實。
“除必要的交寄信息,如交寄人姓名、電話等,郵政管理部門并不要求寄遞企業將涉及用戶隱私的信息填寫在快遞單上。如果有快遞企業將身份證號碼寫在快遞單上,容易造成快遞包裹在流轉過程中的信息泄露,這是不合理的。”林虎說。
重監管
專家建議多部門聯合執法
據上海市郵政管理局統計,為在“雙11”期間落實實名制,上海幾家大型快遞企業在提升人力、安檢機器設備等方面增加投入的資金約15億元。但即便如此,程序麻煩、客戶不理解等問題讓實名制的推行困難重重。
“假如顧客提供了一個虛假的身份證號,我也沒辦法,業務員不可能一一核實。這個事情太麻煩了,我覺得推行很難。”鄭州市韻達快遞一位業務員抱怨道。
總部位于上海的一家快遞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各家快遞執行實名制的態度和方式不同,已經影響了客戶的選擇。“有客戶聽說要查看身份證,就說你們不能寄我再找別的快遞公司。”一些企業負責人表示,如果用戶不配合,單靠企業的力量難以推進。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研究員周漢華認為,郵政部門的執法權相對較弱,應該建立綜合執法機制,由工商、公安等多個部門與郵政部門聯合執法,對泄露客戶個人信息的快遞企業應予以嚴厲處罰。
據悉,國家郵政局將對出現問題較多的小網店店主散件等進行重點監管,國家郵政局還印發了《寄遞服務用戶個人信息安全管理規定》對用戶信息保護做了系統規定,這將是下一步監管的重點。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