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2-01 09:45:31 萬聯網
關注中物聯
2015年的“雙十一”已經落下帷幕,在光鮮亮麗的數據背后,給物流人帶來了重重的考驗。在整體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要素成本持續上升,然而物流運輸的集約化正在加速,中小物流企業艱難度日,特別是小型貨代、專線、車隊的日子非常不好過,“小、散、弱”的物流行業該如何找到突圍之路?
11月27日下午,由亞洲物流雙年展、亞洲生鮮配送展、慕尼黑展覽與物流運輸透明管理研究院聯合主辦“雙11后聊物流——物流智享匯”在深圳舉辦,本次活動由好多車COO楊葉龍主持,邀請了來自快運通戰略發展規劃總監陳煒和易流科技董事長張景濤與近50位物流人一起探討“11”背后物流大考,萬聯網作為本次活動媒體支持參與并進行現場報道!
快運通戰略發展規劃總監陳煒的分享主題是“魔性雙十一,物流之痛定思痛”,陳總認為物流之痛來源于企業管理粗放,對客戶、資源、合作等管理水平低下,另外一方面是宏觀經濟新常態、業態發展新模式帶來了變革,對很多合作都是臨時性非常被動,面對這局勢陳總人應該通過“止痛、應需、順勢、聚能”四個原則去改善,利用互聯網技術(如透明化)去解決巨大交易成本、管理技術(如精益化)去解決巨大流程浪費問題。
來自易流科技董事長張景濤做了“互聯網+”時代物流業如何擁抱互聯網的主題分享,張總說今年淘寶銷售額比去年翻一番,在運力沒有增加的情況下,今年雙十一的配送體驗也比較去年做的更好,也正是物流領域的協同效果。
張總認為衡量物流業的標準也發生變化,不再只是關注“低成本、高效率”,還對準時、安全等更多體驗的關注。物流業互聯網化勢不可擋,對組織方式、管理、運營方式帶來了變革,未來物流與金融、供應鏈、結合會更多,跨界是一個常態,物流企業更應該做好透明、連接、協同!
最后主持人在現場就“雙十一”帶來的利弊問題做了一個調查,大部分參會的物流企業都說是弊大于利的,但不可否認的是,“雙十一”同時也推進了物流業的發展。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