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2-07 09:51:48 四川日報

11月28日,昆蓉歐快鐵首趟返程班列到達昆明。該線路也是繼廈蓉歐返程班列啟動運行以后,蓉歐快鐵成功開行的第二條國內延伸線。
意圖搶占西向國際黃金大通道的,并非只有成都一家。目前,已有18個城市、共34條中歐班列競相投入其中,不少線路交織、重復。群雄逐鹿,全國物流版圖中,最終能留下幾個集結點?
1
18個城市PK“一帶一路”戰略節點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在一共有18個城市、34條中歐班列的線路在通行,這些城市都在廣泛吸收其他城市的貨源,競爭硝煙四起。
那么,誰能成為集結點?
在不久前的“一帶一路”國際物流合作與發展交流會上,美國UPS華東區成都總經理彭旭樂觀地估計,這樣的集結點,全國至少將出現5個,成都算1個。“這樣的預測是因為中國體量大,貿易量大,產業結構各具特色,有產業支撐的才有后發力。”
跨歐亞國際物流有限中國區總經理董萬旭也為這一“集結點猜想”給出思路,“第一是地理位置,這個集結點必須是很好的物流分撥中心;其次是產業,要更適合鐵路運輸,比如汽車行業、電子產品以及服裝行業。”
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背景下,物流樞紐的建設,很大程度上與經濟中心的角色息息相關。“為了完成一個城市經濟中心的建設,需要打造若干個產業布局和發展中心。”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提到,這就需要在“一帶一路”沿線的戰略節點上選擇一批戰略性的物流樞紐節點。
成都早已有所準備。“成都是國務院批準的21個全國性物流節點城市之一,近年來成都作為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的支點城市,加快了航空、鐵路、公路等建設的步伐。”成都市副市長劉守成說。
從2013年開始發運的蓉歐班列,目前已穩定運行兩年多,今年,不僅班列線路延伸到德國和荷蘭,還開通了返程班列;這個月,青白江鐵路口岸汽車整車進口口岸順利通過聯合驗收;而在航空方面,從客流量和貨運量角度,成都在國內僅次于北上廣,今年航空客流量已超過了4200萬。
2
“末端”成前沿成都該怎么干
在成都市物流辦主任陳仲維看來,隨著向西通道的打通,成都由過去的“處于長江經濟帶腹地末端”,“調頭”成為了向西的前沿,“能不能把成都建設成面向歐洲的門戶樞紐,是我們這輪發展中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這樣的歷史機遇中,成都應該做什么?陳仲維給大家展示了一張圖,“成都在向西發展里面要爭當樞紐,不是為了滿足成都自身的需要,也不是滿足西部區域的需要,而是把它構建成一個連接歐洲和泛亞的樞紐。”
全力推進蓉歐快鐵雙向穩定運行,是陳仲維提到的首要任務。
“我們運輸格局里邊有兩個點非常重要,一個是成都,一個是羅茲。”陳仲維設想,蓉歐班列中間任何一個點不能上貨不能卸貨,遵循鐵路運輸是航空的補充,在最大程度上做到時間快。同時,要保證班列穩定運行。陳仲維的想法是,明年力爭每天往返對開。
今年,成都提出了“蓉歐+”的概念,“就是成都作為一個樞紐,與沿海城市連接起來。”陳仲維說,目前已經開通深蓉歐、廈蓉歐、甬蓉歐等班列,近期將開通成都至昆明、南寧、武漢等地班列。在歐洲,則已延伸至荷蘭蒂爾堡、德國紐倫堡。在這樣的戰略下,將形成中國多條班列+歐洲多條班列綜合開展的格局。
陳仲維還提到了國際鐵路港建設。“樞紐是線,通道更關鍵。我們組建了國際鐵路港投資公司,同時公司還把國際上知名的有實力的企業,包括貿易企業帶到成都。”同時,成都還提出“三年之間建成中國最大的國際鐵路港”。
關于成都“怎么做”,汪鳴也給出建議,“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提供更好的服務,不單純是輸出產品,還有幫助沿線沿路國家發展經濟所需要的技術、裝備、資源、生產和后方服務的問題。另一條出路我認為對成都的意義可能更大,就是成為西南地區輻射西部的內需產業的發展中心、研發中心和產業鏈組織中心。”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