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2-23 09:22:04 第一物流網

12月16~18日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已經在烏鎮這個小橋流水、青磚黛瓦的水鄉古鎮落下帷幕。在“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的時代背景下,“互聯網+物流”在此次大會上也得到精彩的展現。
首先是農村電商物流因為“寬帶中國”戰略的逐步實施,作為最終痛點,或將在未來受到極大關注與發展支持。以阿里、京東為代表的企業已經在農村物流上重點部署,大農村物流體系建設、無人機新科技的投入都是未來的趨勢。
其次,物流倉儲智能化成為大會亮點。結合“中國制造2025”與“工業4.0”的未來,無論是物流倉儲,還是物流操作、運輸等走向自動化、智能化是大勢所趨。
再者,跨境物流在未來還大有可為。互聯網促進了各國間的聯系合作,推動了全球數字經濟。跨境物流是線下對線上互聯的維系紐帶,隨著共享互通的加深,未來極具發展空間。
最后是五花八門的物流運輸平臺與APP在會上將“互聯網+運輸”的新模式淋漓盡致地展現。差異化、服務質量等或將帶給這類新模式不一樣的未來。
互聯網大會上炫絕技 不只是BAT在過招物流
作者:周艷青
12月16日,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舉辦。大會召開3天,從16號到18日。會議主題定為:“互聯互通·共享共治——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圍繞全球互聯網治理、互聯網與可持續發展、技術創新等諸多議題探討交流。
今年,“互聯網+”成為最火爆的話題,沒有之一。而其中“互聯網+物流”作為線上線下協同合作的重要組合部分,也一直為業內關注。此次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也少不得物流元素。
世界互聯網大會傳遞了哪些物流科技創新趨勢?
網絡 “最后一公里”刺激農村物流加碼?
習大大在主旨演講中提及5大主張,最先提及的就是加快全球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其中他重點提到中國正在實施的“寬帶中國”戰略。“預計到2020年,中國寬帶網絡將基本覆蓋所有行政村,打通網絡基礎設施‘最后一公里’,讓更多人用上互聯網。”
農村網絡基礎設施的布局必然帶來農村信息壁壘的瓦解,縮短不同地域、人群之間的信息鴻溝。同時,這也意味著線下需要緊跟線上步伐,以技術手段縮短行政地理之間的距離,破除遠距離帶來的隔閡。交通與物流在其中的影響不言而喻。
農村電商從提出,到受關注,再到因互聯網普及度小、物流困境等因素發展緩慢,其熱度有增無減。此次習大大主張加速農村互聯網覆蓋,對農村電商是極大利好,此時僅剩農村物流這塊最大短板,就更見物流的重要性。未來在推動農村互聯網化建設中,各地方政府對于農村物流建設的扶持力度或會加大。
阿里、京東都盯上農村電商物流
企業的嗅覺無疑是敏銳的,早在幾年前,業內大型的電商平臺就已經瞄上了農村電商這塊肥肉。此次世界互聯網大會,馬云、劉強東就在習大大參觀企業展臺過程中,極力向大大兜售自家企業在農村電商上,尤其是物流上做出的努力。
阿里巴巴從2014年7月開始啟動“千縣萬村”計劃,目前已經在全國落地200多個縣,9600多個村。阿里巴巴農村淘寶事業部總經理孫利軍介紹:阿里巴巴的農村戰略承載了很多的意義,一方面幫助農村享受跟城里人一樣的商業便利和服務,另一方面發展農村的整個物流體系,同時帶動更多人回到農村創業,進而改善整個農村的生態圈。
跟隨阿里巴巴農村淘寶大戰略,菜鳥網絡正在構建起物流時效穩定、增值服務多元的農村物流服務平臺。第一階段將形成一張以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為骨干,10萬個村級服務站為末梢的農村物流服務網絡。具體做法是,通過整合縣內的貨運及落地配資源,打通縣到村的二段物流,快遞公司將包裹投遞到菜鳥在縣城設立的縣物流服務中心后,由當地物流服務商送往農村。目前,菜鳥農村物流項目可實現媲美城市的配送時效,到達縣城的農村包裹,次日將送達至村物流站點。從實際數據來看,目前30%左右的包裹能實現當日到縣城當天派進村,絕大部分的快遞,能在商家發貨四日送達農村消費者手中。
京東則是選擇用高格調的無人機送貨來解決偏僻地區的最后一公里問題。劉強東在互聯網大會現場向習大大介紹京東農村電商無人機計劃時表示:“為了滿足高速成長的農村電商需求,京東在積極推動無人機配送的研發。一方面選擇具備高負荷、長續航、高可靠的無人機合作伙伴,另一方面進行無人機配送和京東物流系統的對接。”
物流倉儲智能化、自動化受認可
京東的自動化場景展示也成為亮點。
京東現場展示了未來自動化物流中心場景。劉強東介紹,正在用機器人、自動化立體倉庫等技術,提高存儲密度與生產效率,有效降低人工的勞動負荷。在京東的未來物流中心內,機械手臂機器人會完成自動拆包、自動驗貨、自動點數、碼盤等工序。存儲將采用料箱堆垛機和立體倉庫實現高密度存儲。在分揀環節,將采取揀選用貨到人設備和揀貨機械手臂,實現訂單的揀選和合流。現場領導與嘉賓都對物流倉儲自動化的未來表示認可。
京東“亞洲一號”作為京東的旗艦工程和“秘密武器”,一直是業內倉儲自動化、智能化的代表。已經曝光并且在今年“雙11”前投入使用的上海“亞洲一號”就已經有90%以上的操作實現自動化。而從之前牽手法浮來看,雙方圍繞極具戰略意義的“工業4.0”以及“中國制造2025”展開合作,京東是將目光瞄準了世界級智能物流中心。
融入全球數字經濟大潮 跨境電商物流正紅火
習大大在主旨演講中的第三點主張中提到,希望加強各國間合作,通過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等促進世界范圍內投資和貿易發展,推動全球數字經濟發展。
跨境電商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發展,在最近兩年受到市場和資本的熱捧。“黑五”“雙11”等調動了全球消費者以及商家們的熱情。同樣的,上海、天津等自貿區建設、杭州設立跨境電商綜試區以及多個城市成為跨境電商進出口試點城市,政府層面對于跨境電商的支持不可謂不多。
與農村電商相似,互聯網能夠縮短地域、人群間的信息鴻溝,但依然無法打破地理距離帶來的互聯互通困難。信息化走得越快、互聯網覆蓋范圍越大,線下物流的緊迫性就越深,物流的高效、便捷、高速就更顯價值。就像在此次互聯網大會上,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會見中國企業家時,馬云坦言阿里巴巴曾給俄羅斯的快遞行業帶來不小的麻煩,但有痛點就有機會。這幾年中國快遞行業癱瘓倒逼了商業基礎設施的升級,中國快遞業也更顯繁盛。
未來,在跨境電商勢頭繼續上升的幾年,跨境物流也會更加紅火,但如何在百舸爭流中獨占鰲頭值得思考。
物流貨運平臺展現“互聯網+物流”新成績
在此次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幾家物流運輸平臺也頗具亮點。
oTMS展示了中國“互聯網+運輸”的最新成果,通過物流運輸互聯互通為解決中國運輸市場長久以來的難題帶來新思路、新舉措。
貨車幫作為一個新興的貨車司機的互聯網平臺,獲得了50平方米的免費展位,僅次于阿里和騰訊,潛力之大可以想象。貨車幫通過共享運力池、大數據,進行車貨匹配,重構中國公路物流產業生態。
快貨運既參加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國家交通物流平臺發布會并發表演講,還在“中美青年論壇”發表講話、參與了討論。這家致力于“貨運滴滴+運力淘寶”模式的物流平臺,希望把運力交易推向電商時代。
羅計物流則是在世界物流網大會上拿了獎,成為“2015年度中國創客”十佳。羅計物流為用戶免費提供便捷、智能、綜合的物流服務,形成線上物流生態圈。羅計物流創始人兼CEO宋睿表示,實踐證明,這樣的模式接地氣。
傳化物流是第二次參加世界互聯網大會,傳化創新“物流+互聯網+金融”模式,結合城市區域共享平臺實體公路港網絡、共享信息系統、互聯網產品與金融產品,希望構建一個中國公路物流的O2O生態圈。
物流貨運平臺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提高物流效率是未來創新發展的主要模式之一。不過,前期資金頻繁注入,目前市場上的貨運物流APP與線上平臺多不勝數。雖然世界互聯網大會為“互聯網+物流”的未來展現了“互聯網之光”,但未來如何在百團大戰中存活下來,還需要在差異化、服務質量上下功夫。
八大“平臺+”應用產品亮相烏鎮大會國家平臺構建“物流命運共同體”
作者:康信茂 王珍珍 孫理科
“互聯互通·共享共治——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是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主題。12月17日,“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簡稱國家交通物流平臺)舉行產品發布會,與合作伙伴共建“物流命運共同體”。
在這場主題為“連接,改變物流”的發布會上,國家交通物流平臺攜多家合作伙伴共同對外發布八款“平臺+”應用產品:四方物流、要發貨、園區通、易代收、快貨運、跨境電子商務、寧波航交所“海上絲路指數”、億海藍。八款產品分布于供應鏈上生產、流通、消費、服務等重要環節,抓住關鍵痛點,解決市場剛需,給用戶帶來了全新的體驗。
對于很多制造企業來說,物流管理一直是個難點。當平臺連接了生產,物流管理變得不再復雜。寧波四方物流平臺盯住上下游供應鏈協同的剛需,開發了供應鏈協同管理系統,通過國家交通物流平臺標準交換,打通了上下游供應鏈。這僅僅是起步,據四方物流副總經理徐偉介紹,今后,依靠大數據分析,還可以反向優化制造企業的原材料采購和定制商品的生產,大大提升制造企業的競爭力。
完成生產,進入流通環節,如何讓貨物流通更順暢、更高效、更安全是貨主不得不面對的問題。要發貨、園區通、易代收等“平臺+”應用產品讓流通沒有障礙。以園區通為例,傳化物流集團物流智能化中心總經理助理于航介紹,有了園區通,物流園區既可以使用“單機版”,復制傳化“公路港”成熟的管理流程,提升信息化服務;也可以使用“聯網版”,通過國家交通物流平臺的交換,實現園區間信息的互聯互通,形成園區間貨車返程配貨的合作聯盟。
消費作為動力,直接決定著整個供應鏈能否實現良性循環。“平臺+”跨境電子商務、物流電商的產品在會場分外搶眼。快貨運作為“平臺+”物流電商的“杰作”,拿到了今年首屆中國青年互聯網創業大賽冠軍。點擊鼠標、確認交易;通過物流,完成交易,給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消費體驗。
公益、開放、共享是國家交通物流平臺的定位,服務環節必不可少。寧波航交所“海上絲路指數”、億海藍等品牌因連接平臺而為業內熟知。10月23日,“海上絲路指數”在波羅的海交易所官方網站正式發布。這是波羅的海交易所自1744年成立以來,第一次發布其他機構的指數。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國家交通物流平臺的大數據支撐。“國家交通物流平臺是連接政府與市場的雙向紐帶,我們與國家交通物流平臺合作是多方位的,國家交通物流平臺與行業、政府的對接數據將有效提升航交所電子商務平臺的服務價值。”寧波航交所副總經理許曉蓉在發布會上如是說。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一條路修通后,先是帶來了客源,慢慢地路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店。國家交通物流平臺就像這樣一條路,連接帶動交換,交換帶來流量,流量帶動應用,應用吸引服務。一個個“平臺+”產品的應用,正在給中國物流業生態帶來深刻變化。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