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1-06 09:49:31 經濟日報
關注中物聯
2015年12月29日,四川南充傳化公路港正式開業。至此,傳化物流實現運營的實體公路港已達到6家。公路港模式,即通過建設大型公路港平臺聚集整合車源、貨源以及中小物流企業這三方資源。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表示,傳化公路港網絡在全國17個省和直轄市已有80多個“公路港”項目推進落地,有大約200萬貨車司機會員。傳化物流的步伐還將加快,計劃2016年將有30個公路港投入運營,到2020年完成全國170個智能公路港網絡的布局。
近年來,伴隨著互聯網風潮,有不少公司試圖通過O2O的方式,參與發展空間巨大的物流業,希望從中分一杯羹。相比純線上輕資產運營模式,公路港模式的優勢何在?
傳化物流相關負責人說,傳化物流實體公路港網絡聚集了區域的貨源與車源,為“陸鯨”“易貨嘀”“傳化運寶”等多個網上平臺業務拓展積累了大量的客戶資源,是平臺用戶開拓和信息發布規模化的基礎,有效縮短了線上平臺的培育期,同時降低了線上平臺的營銷成本,使得O2O物流網絡平臺服務業務具有良好的線下支撐及較高的發展起點。從用戶角度來看,公路港內一般設置信息交易中心、貨運班車總站、管理服務中心等基礎性功能區域,提供信息交易、停車、管理等服務,并通過配套服務中心提供生活配套、汽修汽配等服務,多樣化的線下貨運及增值服務,能夠更好滿足用戶體驗。
在國家政策方面,公路港模式也有章可循。2013年6月,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等五部門肯定了“公路港”利用實體和信息平臺,銜接匹配車貨信息的物流運作模式,要求推廣傳化“公路港”物流經驗。2015年8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加快實施現代物流重大工程的通知》,將“公路港”列為物流信息平臺工程的重點建設項目。
國家政策對公路港模式的肯定,是從物流業在經濟轉型中的重要作用高度來考慮的。在國務院2014年印發的《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中,物流業被定位成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規劃稱,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對于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提高國民經濟競爭力和建設生態文明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規劃將著力提升物流企業規模化、集約化水平,以及著力加強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等作為發展重點。
事實上,以傳化為代表的現代物流企業對于公路港的發展設想并不局限于自身企業。徐冠巨表示,傳化物流公路港模式的可復制性,將確保其公路港網絡建設的有序推進。業內專家表示,單個公路港在發展過程中結合當地區位因素如能夠體現差異性,則既能確保業績的穩定增長,又能實現聯網服務,進而可以提升區域經濟的發展質量。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