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宏觀經濟 > 正文

農村新金融旋風來了?中央一號文件首提互聯網金融

發布時間:2016-02-03 10:21:47 第一物流網

每年兩會,許多“老大難”問題便會被拿出來反復討論,今年也不例外,農村金融再度成為很多代表委員關心的話題。

終于,2016年,“互聯網金融”一詞首次被中央一號文件提及。互聯網金融在中央一號文件第24節“關于推動金融資源更多向農村傾斜”中出現,其特別強調要發展農村普惠金融,降低融資成本,全面激活農村金融服務鏈條,引導互聯網金融、移動金融在農村規范發展。其全文表述如下:

推動金融資源更多向農村傾斜。加快構建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發展農村普惠金融,降低融資成本,全面激活農村金融服務鏈條。進一步改善存取款、支付等基本金融服務。穩定農村信用社縣域法人地位,提高治理水平和服務能力。開展農村信用社省聯社改革試點,逐步淡出行政管理,強化服務職能。鼓勵國有和股份制金融機構拓展“三農”業務。深化中國農業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加大“三農”金融產品創新和重點領域信貸投入力度。發揮國家開發銀行優勢和作用,加強服務“三農”融資模式創新。強化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政策性職能,加大中長期“三農”信貸投放力度。支持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建立三農金融事業部,打造專業化為農服務體系。創新村鎮銀行設立模式,擴大覆蓋面。引導互聯網金融、移動金融在農村規范發展。擴大在農民合作社內部開展信用合作試點的范圍,健全風險防范化解機制,落實地方政府監管責任。開展農村金融綜合改革試驗,探索創新農村金融組織和服務。發展農村金融租賃業務。在風險可控前提下,穩妥有序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積極發展林權抵押貸款。創設農產品期貨品種,開展農產品期權試點。支持涉農企業依托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加大債券市場服務“三農”力度。

現 狀

中國有8億農村人口,其中絕大多數都沒有享受充分的金融服務,這不僅嚴重阻礙了農民致富和農業現代化,而且影響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

農村新金融旋風來了?中央一號文件首提互聯網金融

據權威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農戶中只有27%的農戶能夠從正規渠道獲得貸款,40%以上有金融需求的農戶不能獲得正規渠道的信貸支持。截至2014年底,中國金融機構本外幣農村貸款余額為19.4萬億元,占各項貸款余額比重不到23%,農村村鎮銀行縣域覆蓋率僅為54%,大量的農村缺乏最基礎的金融服務。

第一,農村金融存在巨大的供求。農村金融一直是金融領域最為薄弱的環節之一,農民貸款難等問題尚未得到根本性解決。農村金融機構覆蓋率低,金融供給供不應求,競爭不充分的局面并沒有打破,農村金融供需缺口較大。

第二,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空間在農村大市場。目前,一線城市是互聯網金融平臺的主戰場,行業競爭十分激烈。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農村互聯網金融還處于起步階段,但呈現快速發展的趨勢。

第三,以互聯網金融釋放農村消費大市場。中國農村消費市場是世界經濟版圖上少有的亮點,但這個巨大的市場潛力真正釋放,重要的依托之一是加快互聯網金融向農村拓展。

原 因

為何農民貸款這么難?專家認為是因為農村金融服務交易成本比較高,農村信貸市場信息不對稱現象較城市更為突出,城市工商業貸款中使用的是傳統意義上的抵押品,在農村嚴重缺乏。

一、金融在農村水土不服?金融這個高富帥的行業,在農村一直水土不服。一來,大多數金融機構不愿意去農村開網點,因為網點成本較高,農村居住密度低,金融業務量不夠,很容易導致這些網點入不敷出。在我們走訪的一些農村,別說ATM機難覓蹤影,就連最基本的攬儲放貸的網點也經常沒有。在不少地區的農村,我們聽到的情況是,最近這些年金融機構的網點一直在收縮。農民存錢取錢匯款,有的還要專程去趟縣城,十分繁瑣。

二來,農民往往沒有抵押物,擔保人,面對這些硬傷,銀行很難把錢放心借給農民。但同時,農民在農業生產、添置房產、婚喪嫁娶時,又有借款需求,我們采訪的農民,八成人的借款都是通過民間借貸,非常不規范。這就很容易引發惡性循環:農民存貸匯的需求越是得不到滿足,他們和金融機構之間的聯系就越少,這樣他們就越是留不下身份家庭信息,消費信貸記錄,現在有數億農民在央行的征信系統里是一片空白。

這樣一來,金融機構更加無法甄別他們的信用,無法提供借貸服務,雙方只有漸行漸遠。長此以往,在農村無法獲得良好收益的金融機構,對于農村業務難免意興闌珊,更遑論設計真正貼合“三農”的支付服務和金融產品。

風 口

以往,農村和農業發展主要是輸血式的輔助。這兩年農村金融在出現了歷史性的破局機會,那就是移動互聯網。很多PC時代無法觸網的農民朋友,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通過手機接觸到了移動互聯網,使農村互聯網金融發展站在了時代的風口之上。

據數據顯示,現在,農村的網民數大概占整個中國總網民數的1/3,有1.7億左右,其中的1.5億是手機網民,其平時手機上網的比率比城市還高3個百分點。在經濟轉型升級倒逼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而借助互聯網可以調整農村的資金投入、發揮創新能力,優勢不言而喻。

第一,農村信息化正在加快。當前我們的信息化社會建設,不僅在城鎮中初步實現,而且在農村中也在加快推進。據相關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12月,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28.8%,相比2013年提高了0.7個百分點。尤其是農村移動端網民增速更快,2013年農村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已達到84.6%,高出城鎮5個百分點。

第二,農村經濟正走向互聯網化。首先,過去幾年,農村居民對網購模式接受度達到84.41%,人均網購消費金額在500至2000元之間,并且仍有增長空間。一些地方的淘寶村、淘寶鎮發展迅速,已經成為農村新的經濟形態。其次,全國電商巨頭正在布局農村電商,有許多地方正在加快打造互聯網小鎮。由此看來,農村經濟的電商化將會持續加速,并加快推動農村經濟的信息化進程。

第三,農村互聯網金融發展方興未艾,估計未來幾年,農村互聯網金融將迎來巨大的歷史機遇,發展潛力巨大。一方面,農村互聯網金融適應了農村非標準化的金融需求。依托大數據,農村互聯網金融可以為農戶提供更多的增信服務,為解決農村市場主體貸款難的問題提供新的方案。另一方面,農村互聯網金融可以低成本地推廣。農村互聯網金融以手機為金融基礎設施,覆蓋同樣規模的農村人群,邊際成本較低。

監 管

近期,“e租寶”非法集資事件觸目驚心,令P2P行業再度成為輿論焦點。因此,這提醒我們加快農村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同時,需要有相應的制度保障。除了加大相關的政策支持外,更需要加快“互聯網+”時代的金融體制改革。

第一,加快市場導向的農村金融改革。發展農村互聯網金融,最為重要的是市場開放。

如,加快推進農村金融開放,鼓勵社會資本進入農村,依托互聯網、大數據等為農民提供新型金融服務;鼓勵傳統電商在為農村提供商品服務的同時,加快農村互聯網金融的產品創新、模式創新,充分發揮互聯網金融多樣化、個性化等方面的突出優勢,豐富農村金融市場等。

第二,完善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機制。這個監管是以市場開放為基礎,以事中、事后為主。這就需要明確互聯網金融的監管主體,實施統一監管。

第三,加快互聯網金融相關立法。通過立法規范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厘清互聯網金融發展涉及的主體地位、業務范疇、發展方向、監管體制機制等基本問題,系統構建相關的配套法律制度。

巨頭分食

此次,互聯網金融在中央一號文件中出現,無疑為整個農村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注入了催化劑。未來,隨著監管政策的逐步完善,農村互聯網金融將進入高速發展期。

以新希望集團為例,新希望集團是首批中國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之一,也是最早一批探索農村產業融合的農牧企業。2015年初,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與南方希望實業有限公司、北京首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新希望慧農(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推出名為“希望金融”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深耕農村互聯網金融領域。

另外,其實近年來,已經有不少互聯網企業已經先行先試在農村互聯網金融領域小試牛刀,如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紛紛將業務向農村加快拓展,正是看到了農村巨大的消費潛力。因此,農村金融市場或將成為“互聯網+”金融巨頭們的下一個戰場,且經過去一年內爆發式增長之后,這一市場將進一步加速規范與洗牌。

【阿里巴巴】作為中國典型的電子商務平臺,在農村金融領域也實現了花樣布局。2014年阿里就推出“千縣萬村”計劃,后來又承諾在3-5年內斥資100億,在全國23個省份1000多個縣、10萬個村建立村級服務站。

阿里淘寶村

在生鮮電商領域,阿里2013年正式上線喵生鮮,同年阿里千萬美金投資老牌生鮮電商易果生鮮。最近,阿里巴巴還推出了村淘APP,阿里內部發動全體員工,在家鄉尋找“村淘合伙人”等。不過,由于阿里一直認為物流是重資產,所以雖然提出“千縣萬村”計劃很早,但落地效果一直不明顯。

阿里2013年正式上線喵生鮮,同年阿里千萬美金投資老牌生鮮電商易果生鮮。最近,阿里巴巴還推出了村淘APP,阿里內部發動全體員工,在家鄉尋找“村淘合伙人”等。不過,由于阿里一直認為物流是重資產,所以雖然提出“千縣萬村”計劃很早,但落地效果一直不明顯。

【京東】2015年3月,京東提出農村電商“3F戰略”,即工業品進農村戰略,生鮮電商戰略,和農村金融戰略;9月18日,京東金融發布農村金融戰略,構建全產業鏈產品鏈農村金融服務。通過提供完整的,針對農村全產業鏈的金融服務,加速、優化了整個農村經濟鏈條的建設,構建全產業鏈農村金融服務,京東金融就是針對農村特點和農民需求,將逐漸成熟的理財、消費金融、保險、眾籌等多條業務通過創新,應用到廣大農村地區。2015年12月,京東農村金融開啟“尋找最牛鄉村理財達人”活動,活動涉及全國七大區域,廣大鄉村推廣員和農戶可以通過京東金融理財活動頁購買理財產品,參加評比。此次活動,通過吸引更多的鄉村推廣員和農戶參加,培養廣大農民的理財意識,教授農民理財知識。

京東農村金融

除“京農貸”解決涉農企業融資外,還通過農村支付、鄉村白條讓農民更好地享受消費,此外,還向農民提供符合需求的農民理財、農業保險和農產品眾籌等金融服務。未來,還將根據農村經濟發展和市場需求,探索將多元化的、定制化的金融服務帶到農村。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