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2-18 09:46:22 經濟日報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近日發布的“2015年鋼鐵行業運行情況和2016年展望”顯示,2015年全國粗鋼產量8.04億噸,同比下降2.3%,為近30年來首次出現下降。同期,中國粗鋼產量占全球比重為49.54%。
2015年,我國鋼鐵消費與產量雙雙進入峰值弧頂區并呈下降態勢,鋼鐵主業從微利經營進入整體虧損,行業進入“嚴冬”期。2015年,國內粗鋼表觀消費7億噸,同比下降5.4%,連續兩年出現下降,降幅擴大1.4個百分點。我國鋼材價格已連續4年下降,2015年跌幅加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由年初的81.91點下跌到56.37點,下降25.54點,降幅31.1%。鋼鐵行業出現全行業虧損。2015年,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8890億元,同比下降19.05%;實現利稅-13億元、利潤-645億元,由盈轉虧。虧損面50.5%,同比上升33.67個百分點。7月份后始終處于虧損,且虧損額逐步擴大。
當前,鋼鐵行業多年積累的問題和矛盾更加凸顯,產能嚴重過剩。近年來我國鋼鐵產能利用率持續下降,目前已降至70%左右,遠低于合理水平。特別是2015年企業普遍出現虧損,部分企業為保持現金流和市場份額,過度低價競爭,甚至低于成本價傾銷,惡性競爭現象嚴重。其次,企業退出渠道不暢導致僵尸企業大幅增加。2015年中鋼協統計的重點大中型企業平均負債率超過70%。部分企業已資不抵債,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但由于資產龐大、就業人員多、社會影響范圍廣,企業資產處置、債務處理困難,一次性關停難度大,退出渠道不暢,僅能依靠貸款維持生產,最終淪為僵尸企業,占用大量社會資源,拖累整個行業轉型升級。此外,公平市場競爭環境有待進一步完善、鋼鐵企業融資貴問題依然突出。
鋼鐵業的嚴冬期,也是調整期。中央提出的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務院出臺的化解鋼鐵過剩產能的財稅金融政策為鋼鐵業徹底擺脫困境提供了歷史機遇。
展望2016年,鋼鐵行業作為化解產能過剩、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領域,國家將集中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加快僵尸企業退出市場速度,助推市場出清,為行業未來發展騰挪出更多市場空間。但是,化解過剩產能不可能一蹴而就,短期內市場仍將供大于求。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下游需求放緩的背景下,鋼材價格難有大幅回升;鐵礦石等原材料降幅減弱,價格基本接近底部;新環保法使企業環保成本普遍提高;企業融資成本短期內難以有效降低,人民幣貶值、呆壞賬風險等也將加大企業財務成本。
在此情況下,2016年鋼鐵行業改革脫困重點工作也已明確。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強調,鋼鐵行業要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扎實完成《國務院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的各項部署和要求。在化解產能過剩的同時,也將注重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通過制定發布《鋼鐵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做好規范企業動態管理、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鋼結構建筑推廣應用等重點工作,引領鋼鐵工業提高綜合競爭力。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