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業物流 > 正文

“亞太綠色港口獎勵計劃”啟動

發布時間:2016-03-30 09:30:30 中國水運網

3月8日,亞太港口服務組織(APSN)2016年第一次主席工作會議在成都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秘書處提交的《亞太綠色港口獎勵計劃實施方案》,標志著籌備四年的“亞太綠色港口獎勵計劃”(GPAS)正式啟動。
作為首個亞太地區綠色港口評估標準,GPAS將如何引領可持續發展?認證激勵標準如何形成?碼頭和港口應如何申請參與?圍繞這些問題,APSN秘書長費維軍接受了本報專訪。
APSN:服務亞太港口發展
APSN成立于2008年,是APEC框架下,亞太地區第一個服務于港口的非盈利國際組織。
2006年,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在APEC第14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提出倡議,成立亞太港口服務網絡,以加強亞太地區港口及相關產業的交流與合作,推動投資和貿易的自由化與便利化,實現成員經濟體的共同繁榮。這一倡議得到了與會其他經濟體領導人的一致贊同并最終被寫入《河內宣言》。此后,經過兩年的談判和大量細致艱苦的工作,APSN成立大會于2008年11月在寧波召開,14個經濟體成為初始會員。
“成立這個組織,首先是基于港口在亞太乃至全球經濟發展中具有的重要作用。”費維軍表示,亞太地區人口占全球的40%以上,經濟總量占全球的56%以上,進出口貿易占全球的50%以上,是世界經濟發展最快和最具活力的地區。其中,作為貿易樞紐的港口占全球港口的2/3以上,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但同時,區域經濟和港口間發展不平衡、港口承載力與國際貿易發展需求不相適應、港口管理與服務發展滯后等問題日益突出,建立一個聯動層次高、覆蓋層面廣、服務功能強的非盈利性國際組織,搭建港口及相關領域交流合作的平臺成為成員經濟體創建APSN的共同目標。”
此后,圍繞“立足交通運輸發展、服務區域經貿增長”的既定目標,APSN開啟了一系列會議研討和交流活動,其中“亞太門戶港互通互聯”成為首個重點研究項目。該項目將港口作為區域互通互聯的重要節點,對港口間基礎設施匹配、單證信息匹配以及港口與腹地聯通問題等進行了深入研究,受到了成員國的廣泛好評。
“作為非政府組織,APSN發揮作用的途徑,主要通過推廣、共享促進最佳實踐,通過交流、合作促進達成共識,最終推動互聯互通、經濟融合。”據悉,經過8年卓有成效的工作,APSN的經濟體成員已由最初的14個增加為18個;且經濟體成員爭相承辦相關會議、活動,呈現出較高的積極性和活躍度。
GPAS:聚焦港口綠色“增速”
GPAS是APSN推出的第二個重點項目。
“獎勵計劃將搭建交流分享和協調合作平臺,使區域港口綠色發展有章可循。”為了幫助港口確定明確的發展目標和道路,該計劃邀請了來自亞、非、歐、美各大洲政界、業界、學界背景的港口發展專家進行評估和指導,并推出了適用于亞太地區的綠色港口評估標準與發展指南。
事實上,由于發展不均衡,形成一個各方認可的標準并不容易。資料顯示,GPAS的指標體系確立前后共花費了四年時間,其中包含兩年的試運行。
“最初提出的指標體系中,包含權重很小的‘水平’評價,即某個港口與其它港口相比綠色發展的效果和程度。設計有意把這部分的權重放很小,就是考慮到不同經濟體港口綠色發展程度不同,不同經濟水平可以在綠色發展中投入的成本也不同等因素。”但費維軍坦言,這樣的設計還是遭到了反對。“個別發展中經濟體擔憂,這樣的橫向比較會降低港口競爭力,影響發展中經濟體所屬港口的健康發展。”
經過多輪研究,橫向比較被拿掉了。最終GPAS的評價指標體系共包含三個一級指標,分別是綠色發展意愿與決心、綠色發展行動與實施、綠色發展效率與有效性。在一級指標之下,還設多個二級指標,涵蓋了綠色港口發展策略和具體方案、資金支持、環保節能技術應用和環境管理體系等各個方面,這些具體的二級指標正是當前國際在該領域最為關注的主要參考指標。
與國際上另兩個已形成一定影響力的綠色港口認證體系相比,GPAS也顯示出了獨特的亞太風格。歐洲生態港(Ecoports)是由歐洲若干個港口管理局共同發起的解決港口環境問題的項目,目前在綠色港口評價中影響力最大。“由于成員經濟體發展水平相對平衡,該體系不僅對港口間綠色發展的水平進行橫向比較、等級劃分,同時這些評價、審核、認證均由專業機構嚴格考核完成。”北美Green Marine則面對更廣泛的對象,根據其實施細則,航運、港口、船廠等企業均可納入評價范圍。
“GPAS的特點就是港口自身綠色發展的縱向評價,是一種激勵機制,發展步伐越快,就越容易被評選入圍。”費維軍表示,這也說明GPAS已經不是等級評價,而是對綠色發展的肯定、支持以及對相關努力賦予的榮譽。
精神榮譽何以散發吸引力?
至少眼下,GPAS對綠色港口的“獎勵”還僅限于精神鼓勵。
“從長遠來看,APSN會考慮與銀行、金融機構合作,建立綠色港口的獎勵基金,給綠色港口在綠色工程建設、項目或貸款等方面給予更多的支持;但現階段,我們能做的首先是通過更加規范、嚴謹的體系設計,更加嚴格的組織管理打造GPAS的權威性。”費維軍表示,短期內對于企業來說獲評綠色港口更多的還是一種社會認可和精神層面的獎勵。
不過,由此得出GPAS吸引力不足的結論可能并不明智:
一方面,日益惡化的全球環境使得企業不得不更加注重環境影響,寄希望于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有了更多承擔環境責任的自覺,來自政府的監督、公眾的輿論壓力也對港口企業綠色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綠色發展已經成為必然選擇,來自國際組織的認可無疑是對相關努力的有力肯定。另一方面,來自APSN這一國際組織的肯定將有助于港口擴大影響力以及提高國際地位,最終提升港口競爭的“軟實力”。
此外,一些大型的航運公司或貨主在掛靠碼頭時,越來越傾向于選擇那些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港口,而綠色發展及對環境的貢獻正在成為社會責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獲得綠色港口的稱號能讓企業在此類競爭中更具優勢。
“申請GPAS綠色港口獎勵的企業,可以得到我們專家組的評估、反饋和交流,在此過程中實現對標國際、總結提升。”費維軍認為,對于那些致力于走綠色發展道路的港口,GPAS所搭建的共享區域綠色發展經驗的平臺,將成為有力吸引,“因為這些港口將得到來自區域最頂級專家的指導。”
據了解,APEC中過去兩年內在綠色港口發展方面取得進展的所有港口或港務管理機構都可作為申請主體參與GPAS申請。首屆申請現已開放并將于6月30日截止,申請者需先完成自評估,并對照申請表要求附上相關證明文件。最終,每個申請案例將按照避免利益關聯的原則,由從專家庫中隨機抽取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完成評估。
費維軍表示,首批綠色港口名單將于今年11月公布,未來APSN秘書處將每年發布亞太綠色港口白皮書,報告和分享亞太綠色港口的先進理念、典型經驗、環保技術和取得的豐碩成果。“打造亞太地區綠色港口最權威的評估體系是APSN給GPAS設定的發展目標,為此我們將全力以赴。”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