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4-12 09:54:45 中國青年網
關注中物聯
這幾天,哈爾濱市大用鎮沈八村村民林永明坐在家里就收到了從濟南運來的化肥,省去了到火車站取貨搬運的勞累。今年春耕以來,哈爾濱鐵路局提供“鐵路快遞”服務,運送農資21131車,平均每天有15000噸的化肥、農機運往田間地頭,為春耕生產提供了高效的運力支持。
特殊時期提供特殊的運送服務,這是鐵路服務性質與運輸能力共同決定的。這些服務有的大家比較熟悉,就像春節期間運送返鄉回城客流的“春運”和暑期運送回家學生的“暑運”,還有大家不太熟知的,如棉花成熟期間的“棉運”以及現在這樣的“耕運”。這些“專運”給群眾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鐵路的主要貨源一方面是煤炭、石油、礦石等大宗資源性物資,另一方面是電子、零配件、紡織品、藥品等高附加值貨物。大宗物資運輸方面,鐵路占有明顯技術經濟優勢,是鐵路穩定的、基礎的運量。但是,隨著近年來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這些物資的需求增長大幅減緩,于是鐵路進行了貨運改革,和市面上的物流公司一樣,提出了“門到門”服務,以期把前期由于運能緊張而無暇兼顧的小件貨物運輸重拾回來,提高自身的運量。只不過,現在各大物流公司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且深受民眾信賴的配送體系。這種被稱為“快遞”的配送方式,是小貨運市場的“大殺器”,而鐵路服務的涉入,服務模式大部分還停留在傳統的面對面上,從人員管理到操作流程,還沒能形成較為適合市場的方式,服務功能和質量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如今的運輸已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運輸業必然都要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能從現有的運輸業務里拓寬出新的業務,推廣起來肯定更易被接受。此次鐵路以“快遞”模式運送化肥的舉措,是對傳統運輸化肥的深加工,為群眾帶來了很多便利,無疑會受到好評,獲得更多需求。且隨著近年來一大批客運專線和新客站逐步建成,大規模鐵路網建設和高速鐵路的發展,數字化信息網點的逐步成熟,鐵路運輸將釋放巨大的生產力,加上其遍布全國大中小城市的網點,鐵路貨運已初步具備了做深做細的能力,若都能從“春耕時期運化肥”的運輸業務里找出新路子,必定會是既方便民眾又獲得市場的雙贏。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