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進口糧食示范港落戶大連保稅區
發布時間:2016-09-14 09:39:17 遼寧日報

9月9日,在全國檢驗檢疫機構首次采取“互聯網+全程監管”模式監管下,一輛滿載調運進口大豆的專列從大窯灣北良港發車,前往鐵嶺進行深加工,這標志著全國首個進口糧食示范港在大連保稅區進入試運行階段,也標志著大連保稅區在國家進口糧食示范港口建設中取得重要的監管突破和制度創新,在檢驗檢疫方面實現全程監管、無害化處理,糧食通關時間大大縮短,極大地提高了大連港口的運行效率。
此前,作為亞洲最大的糧食專業口岸,大連口岸受監管模式、通關效率、檢驗檢疫技術等因素影響,產業優勢、港航優勢、貿易優勢未能充分發揮出來,大連糧食產業發展水平一直未能與國際標準接軌。為此,大連保稅區管委會與大窯灣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聯手中國華糧物流集團北良有限公司、大連港集團,向國家質檢總局提出在大連保稅區創建國家進口糧食示范港口的申請。進口糧食示范港區域包括了中國華糧物流集團北良有限公司港口及配套糧食產業園區、大連港散糧碼頭;糧食品種上限定為適用加工、商儲、期貨、保稅目的的進口大豆、小麥、大麥、玉米和高粱。
為推動進口糧食示范港建設,遼寧省及大窯灣檢驗檢疫部門創新監管模式,通過在線實驗室將檢驗檢疫工作前移,縮短檢測時間,提高通關時限;改變以往港口卸糧作業習慣,將粉塵集中收集進行無害化處理,既避免了粉塵回送,防止疫情擴散,又變廢為寶;通過電子信息化手段,實現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對進口糧食申報錨地檢疫、卸船作業、倉儲過程全程監管。
進口糧食示范港正式投入使用后,糧食通關時間將縮短7至10天,預計為大連口岸增加400萬噸的貨物吞吐量,130億元貨值。同時還將進一步促進通關便利化,提高大連口岸的競爭能力,保持對進口糧食的先發優勢,穩定和提高進口糧食份額,保持大連在糧食進口領域的物流中心、貿易中心地位。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