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12-02 09:27:58

12月1日,京東聯合21世紀經濟研究院發布《2016中國農村電商消費趨勢報告》,報告對京東平臺上農村電商消費區域、用戶畫像、購買行為、支付行為、品牌偏好等維度進行分析,同時也展示了農產品上行、農村金融的現狀和趨勢。
報告顯示,農村電商用戶數量近年來呈爆發式增長。無論是網貨下鄉用戶,還是農產品上行(特產館)用戶,其消費習慣與消費結構均呈現獨特的特征:女性、年輕、重促銷,電商采購行為還有待成熟;從品牌等角度分析,農村電商用戶對品質、品牌需求明確;農資電商成長迅猛,體現明確地域特色。
“農村電商潛力巨大。”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信息服務與電子商務研究室主任李勇堅分析說,當前農民收入增長,農村網購觀念普及,農村消費需求升級對電商需求增加,而且電商模式比現有農村商業模式更有競爭力,因此電商與農村現有商業模式之間合作大于競爭、互補大于替代。李勇堅認為,雖然電商在城鄉之間滲透率存在顯著差異,但差異背后凸顯的是農村電商蘊藏的潛力。
2014年底,京東提出農村電商“3F”戰略,包括農產品進城、工業品進農村戰略和農村金融戰略。
作為“農產品進城”的重要通道,京東的地方特產館旨在帶動當地農特產品上網觸電,拓展銷售渠道,幫助貧困地區優質農副商品擺上城市餐桌。截至2016年9月1日,京東在全國建立特產館376家,分布在7個大區共32個省及直轄市。超過60個貧困縣在京東建立地方特色館,上線單品超過1萬個,每月銷售額超過2000萬元。
報告顯示,無論是從銷量還是銷售額來看,特產館消費者對食品和生鮮產品都呈現出極高的偏好。此外,用戶喜歡購買的品類還包括酒、保健品、具有當地特色的禮品等。
京東農村電商戰略負責人李賀明在對農村電商發展趨勢做介紹時說,京東未來將推進農業品牌化發展,通過政府+京東+龍頭企業、標準+品質+農產品包裝、企業+京東+用戶多方受益的方式加速農產品進城。此外,京東還從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開展全鏈條的幫扶加速農業現代化進程,打造京東農業電商模式。
長期研究農村發展的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認為,移動技術的發展有望讓廣大農村越過PC、固話時代與城市間的落差,拉近與城市間的距離,特別是農村地區資源、環境稟賦良好,在電商推動下其未來的后發優勢潛力巨大。他也建議傳統農業企業,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互聯網+”,結合自身優勢打贏“賣貨”“聚粉”“建平臺”的互聯網化三大戰役。
報告顯示,農村用戶對移動端的依賴,遠遠超過了城市地區,移動端訂單占比比一線城市高出5個百分點。智能手機的高速普及除了讓很多尚未觸網的農村人跳過PC,直接成為了移動互聯網用戶,而且消費更加便捷。
隨著農村地區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的提升,農村電商用戶的消費習慣與消費結構也開始向城市靠攏,開始向品質看齊。
目前,京東農村服務中心已在全國超過1700個縣落地,包括網絡購物、物流、金融在內的各項服務已覆蓋全國28萬行政村,京東幫大件物流服務覆蓋全國44萬個行政村。京東特色的“京東幫”打通了農村電商的“最后一公里”,從根本上解決農村消費者購買大家電價格高、品類少、不送貨、安裝慢、服務難等問題。
精準扶貧對電商企業來說是重大發展機遇。2016年年初,國務院扶貧辦與京東集團簽署了《電商精準扶貧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同探索“產業扶貧、創業扶貧、用工扶貧”三種模式。京東集團大力推行的“農民種地不花錢”的扶貧項目,通過京東農村金融吸引了大量農民加入,并形成了集中連片的京東示范田。
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農民黃元甲既是“農民種地不花錢”的受益者,如今也是該項目在河南地區的推廣人。相比于父輩的傳統農耕勞作方式,更多使用現代耕作和電商手段的黃元甲稱自己為新型農民。由于在購買農資、土壤檢測、化肥配比、無人機噴藥等方面多使用現代科學方法,黃元甲在新型農民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隨著互聯網滲透率的持續提升,農村電商市場規?;虺f億。此外,隨著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費支出的增加,也將進一步提振農村電商消費,成為零售電商市場新的增長點。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