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大宗商品 > 正文

煤炭供給側改革:2017年依舊任重道遠

發布時間:2016-12-27 09:09:36 21世紀經濟報道

 低迷行情中沉寂多年的煤市,在供給側改革開啟之年一改頹勢,煤炭價格大幅上漲、“搶煤潮”再現、多地違規生產至礦難頻發等牛市情景依次登場。

統計局數據顯示,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產量30.5億噸,同比下降10.0%。而全年2.5億噸去產能目標也得以“超額提前”完成。不過,去產能執行過程中可能引起職工的安置、稅收減少、杠桿增加等一系列問題,及煤價快速上漲引起的市場波動影響也同樣值得關注。
今年2月,國務院發布《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明確煤炭去產能目標——“用3年至5年的時間退出產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
隨后,各部委陸續響應供給側改革,印發多個配套文件,對獎補資金、職工安置、財稅支持、金融支持、國土、環保、質量、安全等做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
政策推動下的煤炭去產能效率明顯,7月末僅完成全年去產能目標的38%,到8月底,這一數值上升到60%。而年末,2016年的煤炭2.5億噸去產能目標獲“超額提前”完成,達到《意見》中3到5年的目標的50%。
而“276天工作日”政策的嚴格執行為煤市的爆發點燃了第一把火。7月以來,國內煤炭供給缺口不斷擴大,庫存持續走低,推動價格快速上漲。
煤價回升為低谷掙扎的煤企帶來了盈利上的改善。統計局數據,今年前10月,國內煤炭開采和洗選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為18128.2億元,同比下降6.5%,利潤總額573.1億元,同比增長112.9%。而前三季度,17家上市煤企中有14家盈利,盈利面超過80%。
與此同時,煤炭下游用戶則在煤炭供應緊縮、庫存走低中“驚惶一片”,搶煤潮輪番上演推動煤價持續上漲。電力、鋼鐵等行業利潤也因此受到擠壓,前10月,國內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的利潤下降8.1%。同期,國內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利潤增長1.1倍。
從限產量到保供應,政策風口隨煤價上漲而轉向。9月以來發改委密集召開多次煤炭市場形勢座談會,主要議題均圍繞解決煤炭供應持續偏緊以及煤價非理性上漲等問題。
隨后,煤炭中長協合約相繼簽訂,包括神華、中煤在內16家大型煤炭企業參與其中,對象范圍也擴充至電力、鋼鐵、建材等大型企業。
以往來看,長協合同履約率不容樂觀且違約責任無人買單,如何保障長協合同履約率,從而實現維護煤炭市場穩定的目標需要煤炭及下游企業共同探索。
國內煤炭去產能目標依然艱巨,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在2017年度全國煤炭交易會上直言,煤炭去產能并未到位,“目前煤炭產量在57億噸左右,如順利推進去產能,2020年產量為49億噸,而屆時消費需求也只有41億噸”。
實際上,行業集中度決定了煤炭行業產量控制能力,今年下半年煤價快速上升背景下,國內發生多起煤礦違規生產行為至礦難頻發,慘痛教訓歷歷在目。而隨著行業集中度的提高,供給的控制力度得以加強,市場能夠恢復理性供需,從而避免無序擴張,倒逼落后產能的退出。
連維良也透露,發改委正在研究推進煤企在上下游相關行業跨行業兼并重組的措施,支持打造跨行業、區域、所有制的企業平臺。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