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企業”與“地條鋼”不除 則去產能無望
發布時間:2017-02-07 10:54:11 現代物流報

2016年中國GDP增速預計在6.7%左右,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同時,“三去一降一補”的重點任務已經取得初步成效,去產能的年度任務已經提前超額完成,重新安置職工已近70萬人。而2017年去產能的任務要求會更高,“三去一降一補”任務會更重,壓力也會更大。
“僵尸企業”與“地條鋼”不除 則去產能無望
毫無疑問,2017年去產能形勢更加嚴峻,總量不少于2016年,是鋼企去產能攻堅克難的階段。重點是要淘汰落后產能,非規范的企業要多壓減,通過結構調整優化,使行業往規范化方向發展。對于2016年產能置換未達要求的企業,有的地方也發出了整改通知。鋼產占全國一半的河北省,將2017年任務指標提高到壓減煉鐵產能1714萬噸、煉鋼產能1986萬噸。要求產能置換比例不足1.1.25的已備案鋼鐵冶煉項目立即停建整改,已開工項目停工、未開工項目不得開工建設,違者將被嚴肅查處。這種做法,值得各地借鑒。
筆者認為,“僵尸企業”與“地條鋼”不除,則去產能無望。作為鋼鐵去產能的攻堅之年,2017年鋼鐵去產能的三大抓手是,以行政手段與市場手段相結合,嚴控違規新增產能、大力淘汰落后產能、調整合規產能結構。因此,各地確保完成鋼鐵去產能任務,應重點把握三點:
其一,進一步強化去掉在產產能,“僵尸企業”要加快關停退出。
2016年中國淘汰鋼鐵產能總規模為7000萬噸,但被關停的處于運轉狀態的生產設備僅占20%,產能為1400萬噸。今年若僅減產無效產能即長期停產的閑置產能,對現有市場影響不大,難以實現優勝劣汰。根據中央精神,今年應關停更多處于生產狀態的有效設備,與在產產能“拼刺刀”,同時,特別是要把加快關停退出“僵尸企業”,作為2017年去產能的首要任務,使有效產能退出量占比提高,以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這里,要重點處理好“僵尸企業”的債務和職工安置兩大難題。
其二,徹底清理地條鋼,中頻爐產能上半年全部出局。
“地條鋼”是指以廢鋼為原料,采用感應爐(中頻爐、工頻爐)熔化,生產建筑用鋼材及生產建筑用鋼材鋼坯的裝備。按照中央要求,困擾行業已久的“地條鋼”非法產能大限將至,在2017年6月30日前全部清除。這里特別要注意,一些企業名稱和鋼鐵生產無關,容易在排查中被遺漏。另外,除非徹底銷毀,否則僅是簡單地拆除中頻爐設備還可以重裝,“地條鋼”將會死灰復燃。
其三,持續高壓監管態勢,對違規企業零容忍。
2016年之所以各地完成鋼鐵去產能任務,高壓監管態勢起到了關鍵作用。2017年,這種態勢只能加強,不可削弱。正如李克強總理所強調:“對于那些頂風違規、想要火中取栗的個別企業,要抓典型、嚴肅處理,不能讓‘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對違規地方政府和企業,必須繼續嚴厲追責問責,真正使落后產能“不敢、不能、不想”再活在這個世界上。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