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成都兩港三網國際物流樞紐建設三問

發布時間:2017-03-02 10:19:53 四川日報

●何為“兩港三網”?
“兩港”:成都國際鐵路港、成都航空港(雙流國際機場、天府國際機場)
“三網”:以成都為國家門戶樞紐的“空中客流網”,以成都為西部共享樞紐的“空中物流網”,以成都為亞歐中轉樞紐的“陸上物流網”
●“蓉歐+”戰略藍圖
打造一個立體式綜合型國際化物流樞紐,有效提升成都國際物流樞紐全球資源要素配置能力和對外開放發展水平
3月1日,吉利汽車價值近60萬美元的汽車成套散件及零配件產品,搭載中歐班列(蓉歐快鐵)第一條定制班列,一路奔向白俄羅斯明斯克吉利工廠。而這批產自成都和寧波兩地的零配件,將在當地裝配成整車后銷往東歐和中亞。
從過去每周“9去5返”的公共固定班列,到根據企業需求按時出發的定制專列,覆蓋線路從中線(成都-波蘭),擴充到南線(成都-伊斯坦布爾)、北線(成都-俄羅斯),中歐班列(蓉歐快鐵)的國際物流通道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
就在同一天,以中歐班列(蓉歐快鐵)為核心支撐的“蓉歐+”戰略,對外披露了最新動向:成都將深入實施“蓉歐+”戰略,加快建設“兩港三網”國際物流樞紐,加速促進國際產業來往,進一步推動成都參與國際分工。
然而,面對不同體系的物流網絡對接、市場接受程度等現實問題,成都還需回應“兩港三網”國際物流樞紐建設三大問題。
一問
“三張網”如何撐起國際性地位?
根據當天披露的信息,成都將全面建設“兩港三網”國際物流樞紐。“兩港”即成都國際鐵路港、成都航空港(雙流國際機場、天府國際機場),“三網”即以成都為國家門戶樞紐的“空中客流網”,以成都為西部共享樞紐的“空中物流網”,以成都為亞歐中轉樞紐的“陸上物流網”。
將空中網絡和鐵路網絡整合起來,對于這樣的構思,成都市人民政府秘書長張正紅如此闡釋:打造一個立體式綜合型國際化物流樞紐,將有效提升成都國際物流樞紐全球資源要素配置能力和對外開放發展水平,以更廣視角、更高層次、更強能力和更優質量,在經濟產業領域代表國家全面參與全球資源整合和競爭。
然而,利用空中和陸路構建的“三張網”,如何撐起其國際性地位?
張正紅介紹,根據建設目標,空中客流網將加快建設“國際多直達、國內全覆蓋”的航空運輸體系,建立完善2小時航程的國內航空圈、4小時航程的泛亞航空圈和10小時以上航程的洲際航空圈;空中物流網,將重點建設歐洲經成都至北美航空貨運橫向主軸和成都至泛亞地區重點城市的航空貨運縱向主軸,形成“T型”國際航空貨運網絡總體格局;陸上物流網則將穩定開行成都至歐洲、中亞、西亞等地區的西向國際鐵路貨運班列,搶先開通成都至東南亞、南亞等地區的南向“泛亞班列”,力爭到2020年,國際班列主要運行指標居全國領先水平。
二問
擴至1000列以上,班列空載率如何解決?
隨著“兩港三網”加快推進,中歐班列(蓉歐快鐵)開行數量也隨之大幅增加。今年,中歐班列(蓉歐快鐵)計劃開行數量是1000列以上。這一數字,遠遠多于去年開行的460列。
對于這一目標,成都市口岸與物流辦主任陳仲維認為,1000列不多。
數據顯示,中歐班列(蓉歐快鐵)自2013年開通以來,開行數量成倍增長,2016年躍升至460列,位居全國中歐班列首位。然而,與開行數量相比,業界更關心的是空載率。
陳仲維說,中歐班列(蓉歐快鐵)數量和“質量”并不沖突,是兩條平行上揚的曲線。開行初期,不管有貨沒貨,都要開,隨著班列數量增加,開始考慮如何提高班列裝載率。如今,中歐班列(蓉歐快鐵)更重“質量”,“選出最適合鐵路運輸的貨物、高附加值產品,比如快消品、汽車、肉類等。”
如今,中歐班列(蓉歐快鐵)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外國企業開始主動找上門。去年,首批20多噸進口肉類產品通過中歐班列(蓉歐快鐵)從德國紐倫堡運抵成都。去年底,中歐班列(蓉歐快鐵)成功完成路虎、賓利、寶馬汽車5批次92輛整車進口,改寫了成都整車進口依靠海運港口的歷史。
“今年中歐班列(蓉歐快鐵)去返程將有望達到平衡。”陳仲維說,此次發車去白俄羅斯的班列,已經有企業預定返程。另外,成都國際鐵路班列有限公司董事長范軍透露,已有中亞和歐洲中部的企業打算承包回程班列。
三問
聚集適歐產能,如何引來持續動力?
去年,中歐班列(蓉歐快鐵)的“乘客”有點多。除了Dell、TCL、聯想等知名企業成為其戰略合作伙伴外,更不乏全球知名物流企業、貨代企業等。因為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道,格力甚至將部分位于沿海的產能轉移至成都。統計顯示,僅2016年,成都實現相關外貿轉移24億元,產能轉移31億元。
通過物流通道建設,吸引更多高附加值的面向歐洲、泛亞的適鐵產能加速向成都轉移聚集,這正是成都大力推動“蓉歐+”戰略所期待見到的。而隨著“兩港三網”全面建設,無論是航空還是鐵路,開行的路線、數量都將極大擴充。對于急劇增長的通道能力,成都又如何發展與之匹配的產業轉移速度?
“不僅要加快建設境內外樞紐節點、分撥中心、貨物集疏辦事機構和服務網點,而且要搶先開通成都至東南亞、南亞的南向‘泛亞班列’,尋求更廣市場。”陳仲維表示,除開通更多線路外,還將積極推進訂艙中心、箱管中心等多式聯運場站設施和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設,以及推進海鐵、鐵水“一單制”聯運,推動國際鐵路聯運“一票制”互認。
與此同時,成都還將通過做強制造、金融、物流、貿易、信息五大臨港產業,推動面向歐洲、中亞、西亞、南亞等國家和地區以出口為導向的國際先進制造業龍頭企業出口基地、研發中心和結算中心向成都轉移聚集。
力爭到2020年,“兩港”臨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2500億元,實現進出口貿易120億美元以上。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