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方面探討共享單車,結局已定!
發布時間:2017-03-28 09:07:27 非對稱戰略精研社

啟明戰略評論
本期討論的是2016年和2017年創投界最爆款項目——共享單車
《啟明戰略評論》主要觀點:
1、共享單車相當于每輛自行車都是一個移動的小的儲蓄所,從這個角度看,共享單車與其說是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出行,倒不如說是一個移動的互聯網金融項目。
2、共享單車在短期內有兩個收入來源,長期來看可能有五大來源。共享單車究竟什么時候才能夠盈利?至少五年之內看不到盈利的希望。
3、共享單車是一種偽共享模式,實則是一個重資產模式。在資本的推動下,這樣的模式會造成什么結果?就是盈利遙遙無期。
4、從整個產業鏈來看,真正的贏家是有的,目前真正最大贏家是產業鏈的上游,生產自行車的企業。也就是說目前共享單車的真正贏家,并不是基于互聯網創業的這些風投追逐的共享單車企業,而是供應鏈上游生產零配件和生產自行車的企業。
5、從產品本身來看,摩拜的產品質量完勝ofo;從競爭戰略來看ofo比摩拜更好;從供應鏈角度來看ofo比摩拜的優勢更大。
6、在2018年底前,大概率的事件是這兩個品牌的合并,最終會變成中國共享單車壟斷型市場。
共享單車的背景
目前共享單車80%的市場被兩個對手瓜分-摩拜單車和ofo。數據顯示共享單車的主要群體是80、90后,占了80%到85%的市場份額,也就是說這純粹是一個基于年輕人互聯網項目。資本進入的速度非常快,目前摩拜已經拿到了五輪的投資,ofo剛在今年的三月份拿到D輪融資。目前各自品牌的融資額都在三十幾億人民幣,估值都在近百億,所以競爭非常激烈。
摩拜首先在一線城市布局,包括北上廣深,并進入海外市場,首先在新加坡試水。Ofo也嘗試海外市場,比如倫敦硅谷。除一線城市之外,目前這兩個品牌也在二三線城市高速擴張,有將近三十個城市導入了共享單車。
根據紅杉資本“互聯網的180天”理論,如果針對一個年輕人的純互聯網項目,在六個月之內,這個項目如果火不起來,那么這個項目就失敗了。以這個標準來衡量,共享單車在這六個月高速成長,從起步看是一個風險投資非常認可的互聯網項目。
下面將從7個方面探討共享單車
一、共享單車的市場機會是怎么找到的?
中國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大的自行車王國。但是,我們今天年輕人用自行車的人數在共享單車之前越來越少。傳統企業飛鴿和永久等有大量庫存,都面臨利潤大幅度下滑的景象。同時,我們發現在所有出行的人群中,一到五公里的出行比例可以占到30%。設想一個場景:一個年輕人,上午去擠地鐵上班,從家到地鐵這個距離可能是一公里到兩公里,這個距離如果是打車的話,相對比較貴,騎自行車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為什么自行車不能成為最后一公里的代步工具?因為傳統自行車的兩個痛點。第一個痛點是不方便,自行車丟失率非常高,由于擔心丟失,因停放自行車給用戶帶來諸多不便;另外傳統自行車需要日常維護,比如經常掉鏈子等帶來的麻煩。其次傳統自行車并不便宜,上班族出于面子,選擇相對酷的自行車,從3000元到1萬的檔次,比如捷安特、700bike。基于這些情況,傳統的自行車并沒有普及。
共享單車的創意從哪兒來的?實際上就是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把傳統自行車的痛點給解決了。第一點免維護,第二點隨時可以獲取,第三點不怕丟,第四點很便宜,第五點高顏值,第六點不用停車樁。增加這些優勢以后,這個市場是不是會引爆?這是摩拜和ofo在創業之前深度思考過的結果,共享單車要解決中國未來三分之一人群短距離的交通問題。同時也非常符合國家去庫存以及未來環保政策。
二、共享單車產品是如何設計的?
以摩拜產品為例,他有三大特點。第一個特點是免維護,首先免維護輪胎,如果要經常打氣的話,那顯然是很難共享,所以摩拜是一個實心的輪胎;其次是免維護鏈子,把傳統的鏈條去掉,改成傳動的鏈條;再次是不生銹,整個自行車全部采用鋁制材料,同時使用不生銹油漆。摩拜產品第二大特點就是智能鎖,智能鎖申請了多種專利,比如智能鎖里有GPS系統,用戶通過手機app可以查到身邊車輛,還有sim卡和傳感器。智能鎖里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就是當用戶在騎行的過程中智能鎖將自動充電,所以智能鎖實際上是一個比較高的一個技術門檻。最后這款爆款產品還做到了高質量,一輛摩拜自行車最初的成本要達到三千塊錢左右,隨著規模的擴大,成本會減少到一千到兩千的范圍內,這是一輛投入非常大的自行車。
三、共享單車的市場規模
一個好的互聯網項目,要滿足三個原則。第一個原則市場規模足夠大;第二個原則是高成長性;第三個原則是較高的競爭壁壘。共享單車滿足前兩個原則,有足夠大的市場規模和高速成長性,但是競爭壁壘并不強,也就是在短期內會有很多品牌跟進。究竟有多大的市場規模?目前中國短距離出行的人數大概在一億人左右,假如十個人共用一輛自行車,至少需要1000萬輛自行車。目前摩拜和ofo再加上三十多個其他新進的小品牌,目前整個市場的投放量大概是200萬輛左右,還有800萬輛的空檔。假設每年以200到300萬輛的速度投入市場,那未來三年內,在中國市場將會達到飽和,根據摩拜和ofo的目前收入推算,年收入大概是300億左右,如果再加上供應鏈上游的生產,自行車車鎖,未來下游的導流,以及提供的增值服務,整個供應鏈市場規模在1000億左右。
四、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
關于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從兩個方面來分析,首先從成本角度分析,再從收入構成進行分析。總體來看共享單車的成本非常高。摩拜最開始是三千塊錢左右,隨著量產以后,可能會下降到一千到兩千。ofo的整個生產成本相對非常低,從三百到六百左右,因為到現在為止,ofo用的還是鏈條加上機械鎖。
除了產品成本以外,最大的成本是線下運營成本,線下運營成本首先來自分公司的組建。摩拜和ofo都參照了當年uber的做法,每開拓一個城市先派三人團隊進入,在一線城市組建一家分公司需要六十人左右,二線大概需要二十到三十人,平均每個城市要有五十人左右,假如每人每月成本5000元,組建三十家分公司的人員工資成本,一年接近一個億,這是基本成本。
線下運營成本第二項是線下的維護,線下維護主要包括三個內容,一是調度成本,就是每天在不同的小區調度車輛,要雇傭大量的臨時工完成這項工作,這是調度成本。另外是維護成本,包括亂停車,要把沒有放在合適位置的共享單車,集中到政府指定的位置。最后是車輛的維修成本,車輛壞了以后要垃到維修點進行維修,包括掛失。
線下運營成本第三項就是總部的運營成本,就是總部的管理成本。最后一項是推廣成本。無論是目前ofo的廣告推廣,還是摩拜的公關推廣,都涉及到非常高的成本。
共享單車運營成本非常高,那么收入從哪來呢?短期內有兩個收入來源,長期來看可能有五大來源。短期收入來源第一個就是租金,目前摩拜的租金是騎一個小時一塊錢,Ofo的租金是騎一個小時五毛到一塊。第二個收入來源是押金,目前摩拜押金是一個人299塊錢,ofo押金是99塊錢,這是目前兩個收入來源。長遠來看如果量做起來,三十個城市穩定以后,下一步的廣告收入將成為一個很大收入來源,這是第三個收入。第四個收入可能是由于流量變現的收入,也就是摩拜和ofo的app如果產生上千萬會員以后,在這個流量之下,可能銷售一些相關的運動產品去變現。最后一個收入則是大數據變現。目前租金收入是微不足道的,這兩家企業都聲稱用戶量已經突破1000萬。在一線城市如果按一個人一輛車有十個人去騎,如果二線城市只有五個人來騎,即使一個小時收一塊錢,按照這樣的頻率,租金是非常小的收入。目前真正的收入在哪兒?為什么風險投資特別看好這個項目?目前真正有價值的是押金。
傳統的押金模式人和物是對等的,就是一個產品對應一份押金,而共享單車打破了一人一份押金的模式,一輛車可以有多個押金,一輛車可能同時有十個人押金。所以從某種情況下來看,共享單車相當于每輛自行車都是一個移動的小的儲蓄所。這是其他押金模式所沒有的。目前兩個品牌加起來,各自大概是100萬輛車,每輛車平均會有十個人交押金,也就是兩個品牌的用戶量都在1000萬人左右。以摩拜為例,一個人押金299,就是三十億。ofo的押金是99,也就是十億。如果未來變成一個互聯網金融的產品來看,每年的回報率非常可觀。
所以從目前的盈利上來看,實際上不是租金,而是押金模式。如果服務足夠好,退押金的比例控制在一個很小的比例,以這么大的資金池,未來會產生一個非常優秀的互聯網金融項目。從這個角度上來分析,共享單車與其說是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出行,倒不如說是一個移動的互聯網金融項目。從這個角度來看,押金模式是得到風投非常看重的一種互聯網金融模式。共享單車究竟什么時候才能夠盈利?至少五年之內看不到盈利希望。仔細測算一下,2017年這兩個品牌都要虧損,大概是三十到五十億人民幣的虧損。到2018年以后,隨著規模的加大整個虧損會減半。五年以后等五個收入點都有收益的時候,將有盈利的可能。
五、共享單車的痛:重資產模式的擴張
共享單車最大的痛點,實際上他仍然是一種重資產模式。雖然所有的媒體包括投資人把現在的模式叫做共享單車,但實際上這種說法是錯的。目前共享單車的模式,只是一個基于互聯網的租賃模式。什么叫做共享,目前全球做的共享的,一個是uber,還有一個是Airbnb,像Uber公司是沒有任何車的,共享就是撮合兩端,把私家車跟個人進行撮合。Uber是輕資產。美國的Airbnb沒有去建任何一家酒店,所有房間出售都是個人的。所以共享的概念一定是輕資產的概念,就是他不擁有產權。
那目前中國的共享單車,無論是摩拜還是ofo,實際上都不是共享,都是一個很重的資產模式。也就是所有的車輛全是企業自己投資,企業百分之百擁有產權,租賃給那些需要最后一公里的用戶。所以從這個意義上看,共享單車是一種偽共享模式,實則是一個重資產模式。在資本的推動下,這樣的產業鏈會造成什么結果,就是盈利遙遙無期。比如說摩拜每輛車成本在一千到三千左右,在生產大量自行車以后,則現金短缺,解決現金的方式就是融資,融資完以后再開始投入生產,生產完以后現金流又斷,又開始融資,進入不斷循環生產融資融資生產這樣的怪圈。盈利會變得遙遙無期,在目前這種重資產之下,如何解決盈利是下一步非常關鍵的話題。
六、誰是目前共享單車的真正贏家
目前共享單車的偽共享的特性,他是一個重資產的模式。但是從整個產業鏈來看,真正的贏家是有的,目前真正的最大贏家是產業鏈的上游,生產自行車的企業。這些企業原來的庫存及虧損,由于中國共享單車這一輪的熱潮,導致他們成為真正的贏家。這里找了兩家代表企業,都在中國主板上市的兩家公司,中路股份和信隆股份。中路其中一個大股東就是永久自行車。信隆是中國非常著名的自行車零配件生產企業。這兩家企業2015年的財務數據,無論是銷售額還是利潤,都出現比較大規模的下滑,而在2016年的財務數據顯示,中路股份凈利潤在9000萬以上。信隆股份凈利潤也在3000萬以上。這兩家企業的凈利潤率分別比2015年增長了74%和123%,也就是目前共享單車的真正贏家,并不是基于互聯網創業的風投追逐的共享單車企業,而是供應鏈上游生產零配件和生產自行車的企業,這些傳統企業在第一時間內掙得了非常大利潤。
七、摩拜單車和OfO,1-2年后的未來
對未來格局的預測際上是難度非常大的,我們只能基于趨勢和經驗看這兩個品牌未來。首先比較一下這兩個品牌,從產品本身來看,摩拜的產品質量應該完勝ofo。這兩個產品,未來的趨勢是融合。就是ofo未來的產品越來越像摩拜去靠攏,摩拜越來越像ofo。最后在量產以后這兩款車的成本都會在一千元左右。
從競爭戰略來看ofo比摩拜更好。因為在共享單車的前期,由于用戶沒有品牌意識,最大的競爭優勢是什么?未來的真正的競爭壁壘是覆蓋率,就是用戶要看到誰的品牌更方便。所以目前最大的競爭壁壘就是誰能把分公司開的越多,車的數量越多,也就是兩個公司的融資能力,從這點來看,ofo雖然產品落后于摩拜,但是他的成長速度已經開始超越摩拜。它的整個競爭戰略是如何設計的?把租金降到摩拜的一半,押金降到1/3。騎一小時摩拜租金一塊錢,ofo租金五毛錢。ofo還做了大量的免費的促銷。另外機械鎖有一個好處,就是即使騎車騎到一個多小時也是按五毛錢來算。ofo以非常低的成本導入先搶占市場。ofo在前期以拉流量為主的方式,更符合互聯網爆品做法。所以在戰略上ofo更勝一籌。
從供應鏈角度來看競爭優勢,摩拜生產合作方最大的是富士康,ofo合作方的是老牌自行車企業,比如永久,飛鴿,700bike這些傳統企業。富士康對比傳統的自行車生產企業,其在運動產品優勢是不夠的,富士康原來的產品都是非運動型,而永久、飛鴿和700bike這些都是傳統大牌的自行車企業,他們就在自行車創新和研發領域中不輸富士康。因此從供應鏈角度來看ofo比摩拜的優勢更大。
兩家企業未來走向將如何?做一個大膽的預測,那兩家企業誰也不可能在短期內戰勝誰,五年后才能盈利,最后都是資本方的博弈,資本方的最大的特點,是讓資本怎么樣獲取更好的價值。所以從最終的用戶體驗跟價值創造的角度來看,在2018年底前,大概率的事件是這兩個品牌的合并(滴滴和uber的并購也是一樣道理),最終會變成中國共享單車壟斷型市場。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