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供應鏈平臺”借一帶一路快速擴張
發布時間:2017-04-19 09:47:29 經濟參考報

日前,中非全供應鏈綜合服務跨境電商平臺(簡稱中非全供應鏈平臺)在北京正式啟動。業界認為,中非全供應鏈平臺將成為中非貿易“信息互通、貿易暢通、文化融通”的高效直通車和“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地工具。自此,中國廣大中小微企業與非洲的國際貿易將變得“簡單、安全、高效、低成本”。
南南合作升級
直接投資占比達20%的非洲已成為中國重要的貿易對象。
日前,中國貿促會會長姜增偉表示,2016年中非貿易額達到1491億美元,中國繼續保持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其中,中國對非洲新增直接投資達到32億美元,涉及工程建設、制造業、服務業、礦業、農業及基礎設施等眾多領域。中非經貿合作樹立了南南合作的典范,有力促進了雙方互利共贏和發展。
事實上,非洲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中非貿易市場前景廣闊。有數據顯示,中非貿易額到2020年有望達到4000億美元,成為中國中小微企業最佳的出口市場之一。
中國駐肯尼亞大使館官網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1月至11月,中國企業對非洲非金融類直接投資流量增長25%,金額超過30億美元;中國企業在非洲新簽承包工程合同額652億美元,同比增長7.2%,非洲繼續穩居中國對外承包工程第二大市場。
此外,由于中國與非洲在產業結構和資源稟賦等方面的差異,勞動密集型產品多年來一直是非洲自中國進口的主要產品;同時,近年來中非不斷加強非洲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合作,使得非洲自中國進口消費類產品、建材、機械設備等產品的數量不斷增加。
供應鏈全體系發展在即
為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中非經貿快速發展,更好地服務中小微企業,北京絲路易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了中非全供應鏈綜合服務跨境電商平臺。
據悉,中非全供應鏈平臺以“供應鏈+互聯網”為核心,憑借信息服務、貿易服務、國際物流、會展商旅以及咨詢培訓五大服務平臺,全球貨運聯盟、全球經銷聯盟、全球服務聯盟三大戰略聯盟,非貿通、絲路驛站兩大貿易工具,以及供應鏈金融方面的優勢,為中國中小微企業提供中非貿易采購信息服務、線上貿易對接服務、中非全程物流服務以及貿易托管、代理銷售、代理結算、商務考察、會展旅游、市場調研、咨詢培訓等一體化綜合服務。
北京絲路易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文勝稱,平臺顛覆了以往國際貿易沒有訂單、沒有渠道、半程服務的傳統業態,讓沒有資質、沒有訂單、沒有渠道、沒有經驗、沒有人才的中國中小微企業足不出戶也能實現以內貿的形式做外貿。
不過,在合作升級的同時,一些痛點也制約了中非貿易的發展。“信息不對稱、貿易渠道和工具不健全、貨物安全無保障以及結算風險高等,一直是中非貿易中的痛點。”張文勝說,平臺的目標便是利用信息交流,消除痛點。
他表示,傳統外向型企業的升級發展必然要經歷線上線下及“互聯網+國際貿易”這兩個融合,因此中非全供應鏈平臺將努力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落地工具和國際貿易全供應鏈閉環式服務的踐行者。
中非貿易或再迎增長期
數據顯示,2015年中非貿易額達2220億美元,中國在非洲的外匯儲備投資為342億美元。根據中國政府提供的信息,未來四年預計對非儲備投資增至1000億美元,進一步加深雙方關系并擴大投資合作。據此,有報告認為,到2020年中非貿易額將達到4000億美元。
“過去中非之間搞貿易只考慮貿易,現在更全面也更加接地氣。”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姚桂梅日前表示,非洲自2000年以來經濟增長顯著,是世界經濟增長最活躍的地區之一。此外,非洲的人口結構使中國對非洲的未來更有信心。統計數據顯示,非洲24歲以下人口占總人口的60%,中產階級約3.7億人,均為潛在消費者,這些因素有利于增強投資者信心。
對此,商務部原部長高虎成表示,從目前來看,中國企業對非投資的積極性很高。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中方企業參與到非洲國家的工業化生產當中,并且為當地創造了大量的稅收和就業機會,越來越多的非洲國家政府,也對中國企業的投資和合作給予了高度重視。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