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業物流 > 正文

2017中國快遞七大生存法則

發布時間:2017-07-17 08:58:34 物流北京網

說起快遞業,我們曾說過資本市場里的爭先恐后,曾說過快遞企業的傲嬌與不滿,也曾說過末端那些不堪與雀躍……
如今,2017年已過半,有人說這是一個關鍵期,有人說這是一些轉折點,有人說這是一個變革時,我們卻發現那是幾個生存法則……
從快遞業連續4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順豐“牽手”UPS、順豐和菜鳥上演爭(撕)奪(逼)戰等諸多事態百相中,哪些快遞業的生存法則戳中你的點?
法則一:“法不容情”
——保駕護航不只是說說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一系列的國家級“護法”則隨之出臺。
2月份,國家郵政局和公安部等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郵件快件實名收寄信息系統推廣應用的實施方案》,指出從4月起在全國逐步啟動郵件快件實名收寄信息系統推廣應用試點,計劃2018年年底前基本實現實名收寄信息化全覆蓋。
同月,國家郵政局又發布了《快遞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快遞業務量預計將達到700億件,快遞業務收入將達8000億元。
為了加強對快遞市場的監督管理,3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國務院2017年立法工作計劃》指出,快遞條例已經列入今年的立法計劃。
除此之外,今年3月“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到快遞業,這是自2014年以來,快遞業連續4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毋庸置疑,在國家級“護法”的支持力度下,快遞業市場空間仍是非常廣闊,擁有無限可能。
法則二:用“成績”說話
——增速下滑,幾家歡喜幾家愁
國家郵政局公布的快遞業一季度營收數據顯示,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收入累計完成984.6億元,同比增長27.4%,較2016年一季度增速42.1%有所下降。
4月28日,圓通曬出2017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至此,“快遞五虎”都陸續交出了“成績單”。
從營收情況看,順豐的優勢非常明顯,絕對值甚至要超出“三通一達”總和50億。(需要指出的是,順豐的營收是整張直營網絡的營收總額,“三通一達”則未將加盟網點納入統計范圍,只是總部的營收。)
營收增幅是企業經營情況好壞與否的一個直觀反映,韻達在增幅方面的表現最為“強勁”,以42.61%的超高增幅領跑,其次是中通,保持了30%以上的穩健增長。
順豐營收額雖高,但25.55%增幅處在中游水平,比起2016年19.5%的營收增幅,依然取得了“平穩”的進步。
相比之下,申通和圓通則稍顯“沉悶”。不過,在快遞業體量日益龐大的背景下,幾大快遞企業還是保持了增長態勢。
法則三:該“出海”了
——不愿“坐以待斃”,力求“彎道超車”
國家郵政局通報2017年一季度郵政行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同比增速分別下降了24.9%和14.7%,增速放緩,快遞巨頭則紛紛加碼布局國際市場,力求突圍。
5月8日,圓通宣布將以10.4億港元收購香港先達國際61.87%的股權。通過收購先達國際,圓通可獲得其海外網絡布局、干線運輸能力和關務能力,并可協助構建圓通國際化發展的網絡基礎、奠定海外競爭的先發優勢。
無獨有偶,為國際化戰略布局,5月26日,順豐宣布與世界快遞巨頭UPS戰略合作,在香港成立獨立合資公司,旨在“中國國內市場+全球國際市場”的全面合作,聚焦跨境貿易、拓展全球市場。
隨著電商洗牌全球貿易和零售業,國際快遞業市場發展仍會保持高速增長,也許,未來三五年,是我國快遞企業通過海外收購實現“彎道超車”的最佳時間。
法則四:黑馬變“綠色”
——讓快遞蔚然成風
隨著資本涌入,巨頭上市,高速增長的快遞業成為我國經濟的一匹黑馬,但在快遞包裝中,“大材小用”、過度包裝的現象也比較嚴重,回收、使用率極低。同時,海量快遞包裝對環境的破壞也逐漸引起社會關注。
2月13日,國家郵政局發布的《快遞業“十三五”規劃》明確指出,到2020年要建成綠色節能的快遞服務體系,健全快遞業綠色發展法規標準體系,制定快遞業包裝標準。
3月17日,由菜鳥網絡、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發起,多家快遞企業共同出資的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菜鳥綠色聯盟公益基金成立。未來,基金計劃投入3億元,用于開展綠色物流、綠色消費、綠色供應鏈等方面的研究、倡導和推動。
可循環的末端配送裝備是蘇寧發展綠色物流的一個核心方向。4月份,蘇寧物流開始推出的配送“漂流箱”,這種箱子可以代替末端大規模使用的紙箱,快遞員配送完成后可回收循環使用。漂流箱在全國范圍投放后,預計蘇寧物流一年節省下來的快遞盒可繞地球一圈。
綠色快遞這個命題,需要包裝、分揀、投遞環節的共同突破和創新,讓快遞行業的產業鏈更加綠色環保。從免膠紙紙箱到純電動物流車,再到智能分揀系統,各快遞企業各顯神通,共同推動著行業進步和綠色快遞目標的實現。
法則五:乘“整合之風”
——借助資本化解“生存危機”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對于2017年的快遞業來說,“好”的表現在于穩中求進,“壞”的考驗則在于傳統的快遞業務模式已經阻礙其在贏利、持續發展方面的能力,一個變革之年“應運而生”。果不其然,2017年剛剛“開場”,快遞業便上演資本運作大戲,也開啟了行業整合的趨勢。
1月2日,蘇寧云商發布公告,旗下子公司蘇寧物流將以42.5億估值全資收購天天快遞,其中先行支出29.75億元收購70%的股份,余下價值12.75億元的30%股份將在此次交割完成后12個月內完成。蘇寧物流并購天天快遞后,將致力于推進重點網點的直營化,同時提高其加盟商的服務能力。
4月份,青旅聯合物流正式發布了一則《關于集團經營管理層職務聘任和職能分工的決定》。在這紙“人事任命書”中,大家不難發現,全峰快遞與青旅物流的戰略合作,最終還是以被收購和整合收尾。業內人士稱,對于全峰來講,能夠被青旅物流這樣一個“超級接盤俠”整體收購和重組,未嘗不是好事。
春節剛過,國內多家民營快遞企業就遭遇“生存危機”,加之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快遞業必然會出現諸多行業整合、兼并重組的現象。在政策的驅動和資本的大量涌入下,快遞業或將迎來新一輪“洗牌”。
法則六:必須穩定基層
——緣何“冰火兩重天”
上半年,快遞業頻現末端網點、快遞員與快遞企業總部爆發矛盾事件。概括來說,就是加盟網點不賺錢了,欺壓底層員工,致使底層無法生存被迫跳槽,繼而引發網點癱瘓。此類問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相關管理部門和快遞企業也都做出相應對策。
其中,國家郵政局發布了7件實事,其中第七項就是“改善投遞員(快遞員)工作環境”,明確提出要推動寄遞企業規范內部管理,遏制“以罰代管”行為,減輕一線員工負擔。
同時,5月份,多家快遞企業分別在各自企業內網發布全網派件費調整的通知——從6月1日起,將快遞派件費在原有基礎上上調派費0.15元/票。關于上調派件費的初衷,這些快遞企業給出了“提高末端派件服務質量”的解釋。不過,欲知效果究竟如何,還要待下半年見分曉。
插上了資本翅膀的快遞企業可以說前景一片大好,然而企業基層網點的生存狀態相比之前卻更加艱辛;亮眼的財務數據背后頻現矛盾,企業快速增長的利潤與末端網點每況愈下的經營對比越發明顯,也觸發了末端對總部的對立情緒,這些現象到底為何?
法則七:抓信息安全
——加速信息脫離“裸奔”
信息安全被劃入“十三五”重點建設方向,重磅支持政策也加速出臺。隨著國內網絡安全事件地頻繁發生,相關部門和快遞企業對于信息安全防護建設意識逐漸加強,并迅速“放招”加速信息脫離“裸奔”。
為貫徹落實《“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引導全社會資源投向,1月25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2017年第1號《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目錄涉及戰略性新興產業5大領域8個產業,其中一項就是對網絡信息安全產品和服務的指導。
4月下旬到5月上中旬,菜鳥網絡通過聯合EMS、百世、中通、申通、天天、德邦、圓通、韻達等多家快遞企業,上線了新的隱私面單,其中用戶手機號碼不再完整顯示。不過,由于成本較高,以及在快遞員中間推廣需要一定的過程,目前此項服務還未大范圍推廣。
6月初,菜鳥和順豐圍繞數據傳輸和信息安全問題掀起一場爭(撕)奪(逼)戰,雙方各執一詞。隨后,騰訊、京東、美團、圓通、蘇寧等企業迅速上演一場別開生面的“站隊”,混戰局面不亞于當年騰訊“大戰”360。不過,在國家郵政局的出面協調下,雙方“握手言和”,全面恢復業務合作和數據傳輸。
后來,由“豐鳥大戰”衍生出來的后續事件也引發快遞業的大動蕩。隨著快遞快件量的急劇攀升,以豐巢為主導的智能快遞柜和菜鳥驛站在末端市場充滿競爭與博弈,不少玩家更是紛紛入局快遞柜市場,好不熱鬧。
作為我國下一個可預見的萬億元級產業,總體來說,2017年上半年,快遞市場的社會需求仍然旺盛。
快遞業火了,巨大的市場吸力致使其躍入“戰國時代”。
然而,快遞業的“春秋戰國”才剛剛開始,后續精彩值得期待。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