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企業信息 > 正文

高端訪談|中國品牌巡禮 沉得住氣的江淮

發布時間:2017-08-21 16:23:05 中國汽車報網

         訪談主持:《中國汽車報》社社長 何偉

 

     訪談嘉賓: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安進

 

“無論在什么情況下,特別是處于順境之時,也要堅持結構調整,堅持均衡發展、協調發展。要始終牢記經營和發展這兩點都不可偏廢,這是企業運營的一種基本狀態。”

何偉:江淮近幾年發展很快,取得了很突出的成績。我們注意到,去年江淮汽車實現了“十三五”開門紅,總銷量實現較大幅度同比增長。尤其是在乘用車方面,雖是后發品牌,勢頭比較猛。但我們也留意到,今年上半年,江淮汽車的銷量有所下降。這是什么原因?關于下半年,江淮是如何謀劃的?

安進:江淮上半年銷量有所下降,這和市場整體走勢有一些不吻合。不像以往,我們基本與行業走勢保持同步。原因很簡單。首先,國內乘用車市場的大環境沒有去年那么好,上半年是微增狀態,甚至終端銷量是同比下降的。整體產能較高,在需求受到抑制的情況下,企業供給能力足,直接引發的就是競爭更激烈。江淮銷量下降原因在小型SUV,在激烈競爭中,產品力顯得不足,我們沒有及時拿出一款新品來適應競爭。當時江淮率先推出小型SUV時,市場上只有兩三款車,可是現在已經增至三四十款。競爭一激烈,價格戰就隨之而來。江淮一向不太愿意跟隨價格戰,于是市場表現受到影響。小型SUV在我們去年的產品結構里占的比例過大,所以它一波動,就把整體“拖累”了。事實上,除了SUV,江淮其他板塊業務表現都比較正常,特別是國際市場,表現突出。下降到底是壞事還是好事?我認為,企業發展肯定有波峰,也有波谷,沒有誰能永遠高歌猛進。困難挫折期來了,大家正好可以清醒清醒。我們經常把“產品結構調整、均衡發展、協調發展”掛在嘴邊,但當某款產品勢頭正猛,研發、營銷、經銷商,各個環節感覺都很好,賣得輕松、供不應求的時候,這些話就不一定聽得進去。現在銷量下降的事實教育了大家,某種意義上是好事。無論在什么情況下,特別是處于順境之時,也要堅持結構調整,堅持均衡發展、協調發展。

當然,我們要做準備,應對速度還需加快。下半年,江淮還有一批產品要推出,而更重要的是,江淮要保持一貫的經營風格,求穩求實、沉得住氣。我一向關注兩個指標,一是庫存。近期關于庫存高企的話題很受關注。但江淮的情況是,既然銷售遇到了困難,那就不再發車,給經銷商減壓。所以目前為止,江淮的總體庫存較去年反而是下降的,這意味著,我們還有不少調整空間。二是現金流,雖然表面上銷量下降,但其他經營指標很正常。

經營和發展,是企業兩大永恒主題。沒有經營就沒有今天,不過要是只盯今天的事,看不見明天,不去謀求發展,那明天又是今天了,所以要把握好這個關系。“十三五”以來,江淮在技術研發、體系建設、能力建設方面從未停止。不能因為上半年銷量上的一點下滑,工作就停下來,要建立以互聯、智能、環保、自動制造為內容的新體系。要始終牢記經營和發展這兩點都不可偏廢,這是企業運營的一種基本狀態。

何偉:這就體現出一種寵辱不驚的定力。好的時候發展,遇到困難的時候不慌,苦練基本功。但企業發展往往也會受到諸多環境的制約,江淮汽車是安徽省屬國有企業,國資委給的考核任務特別是利潤等通常會逐年“加碼”,企業有多大能力自己調控?

安進:雖然我們是省屬國有企業,但在機制、體制上還是很寬松的。政府希望你發展、支持你發展,但如何發展,用什么狀態發展,由企業自己來把握。當然,江淮一直是A類企業,我們要奮勇爭先,要當好這個排頭兵。如果不發展,我們在行業里也不能立足。發展的沖動和決心來源于自己,要實事求是,每走一步都是實實在在的,經得住檢驗,對歷史、對事業、對國有資產負責任。

“江淮要對合資有貢獻,為別人創造價值,也要通過合資學習到東西,得到自己的利益。這與30年前的合資有本質不同。一方面體現了合作,另一方面放眼全球市場。多了‘共同’二字,這是一種徹底的變化。”

何偉:今年可謂江淮的“品牌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與大眾的合資項目。這場合資牽動了汽車行業,也牽動了兩個國家的互惠合作。現在塵埃落定,我們特別想聽聽其中的詳情。與大眾“聯姻”,合作開發新能源汽車,將給江淮帶來什么?也有人認為,自主品牌現在已經不需要合資了,這又怎么看?

安進:我們跟大眾僅是簽了合資協議,還有很多內容正在商討中,沒有定論,細節問題現在還不方便說。但至少我認為,在傳統汽車發展到今天這樣一個成熟階段,諸如內燃機技術可謂“登峰造極”的時候,能源革命正在逼迫汽車行業轉型。這對全球汽車行業都是挑戰。挑戰面前,加強國際合作,發揮各自優勢,對推動合資雙方都有好處。技術革命往往對原有的生產能力是有破壞性的。傳統汽車與新能源汽車之間的關系,就好比當年的顯像管和平板、膠卷與數碼相機。江淮和大眾合資,這是雙方共贏的一個項目。中國有市場、有政策,江淮有先發優勢、運營經驗,這是大眾看重的。我們看重什么,那就是在造車方面還要向人家學習。

何偉:數十年前談合資時,我們是一張白紙。今時不同往日,中國企業已經有了一定技術和市場基礎,再去談合資,情況已經大不相同。對江淮來說,在這個項目里,更多是要解決技術問題,還是制造管理問題?

安進:各方面都有需求。電動汽車走到今天,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敢說自己能做到像燃油車那樣技術成熟。我們仍在探索,多一個伙伴與我們一起去探索,可以更具廣闊的國際視野,更快掌握先進技術和積累經驗,比單打獨斗強。要問和30年前一樣嗎?當然不一樣,這里面多了“共同”二字,這是一種徹底的變化。雙方都有話語權,且要共同去研究,發揮各自優勢。在此前提下,通過合作加快進度,推進技術更加成熟,推進國際國內兩大市場。

何偉:也就是說,兩家合資的車以后要銷往國際市場?

安進:當然,這是基礎和前提。江淮要對合資有貢獻,為別人創造價值,也要通過合資學習到東西,得到自己的利益。這30年前的合資有本質不同。一方面體現了合作,另一方面放眼全球市場。

何偉:按照這個思路,未來你們共同推出的品牌應該屬于合資自主的范疇。

安進:具體還在一步一步談,風險和機會同時存在。新能源汽車面臨技術不成熟、市場不成熟、政策不成熟、使用環境不成熟的客觀問題。因此對雙方來說都有挑戰,必須合力應對挑戰。一方面對前景充滿信心;另一方面不會一帆風順、一蹴而就,需要克服很多困難,共同探索新的、還不成熟的市場和技術。兩家共擔風險。

何偉:我們聽說大眾方面對江淮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很認可。從你的角度,怎么評判江淮現在的技術水平?這種水平,是同自身相比,還是與國內同行相比,還是同國際競爭對手相比?

安進:江淮有個特別的風格。電動車都干了十幾年了,但是自己不太愛說。具體到技術,哪家都說自己的技術好,我要說我們是最好的,就成了王婆賣瓜。江淮這幾年臥薪嘗膽,不是特別追求市場規模擴大的速度,因為我們知道這其中有風險,所以在核心技術研究上花了很多心思。比如電池有沒有可能發生爆炸,發生爆炸后怎么辦,怎么讓它不發生,怎么讓電池在50℃至-20℃的環境中,有一個最合適的工作狀態,同時能有效地控制熱失控?電池的比能量增大了,對提高續駛里程有好處,但也會帶來負面影響,那么如何在電池熱管理上下功夫?諸如此類的種種問題,我們做了很多研究因此,大眾認為江淮的電動車做得確實很不錯,認為江淮是值得合作的一個伙伴,傳統車技術雖沒有他們成熟,但是效率高、管理扁平。客觀評價,江淮雖然做得不錯,但車輛的可靠性和一些小毛病還存在。基本功還需更扎實。車的本質就是車,只是未來會運用各種新技術,使這個移動過程更愉悅、方便、安全。無論什么類型的車,安全、可靠性是最重要的。這些問題解決不了,品牌的問題就解決不了。

“品牌影響力的提升需要一些機會,有些要靠自己去創造與積累。不必拘泥于某一階段、某一區域的品牌影響力,可以把眼光放開闊一點,有一個更大的時空觀。”

何偉:江淮汽車的產品不錯,但在乘用車領域的品牌認知度需要加強。很多消費者仍然以為江淮主要造商用車。怎么去改變這種現狀?

安進:我們的心態要調整好。過去江淮造商用車,那就繼續把商用車做好,這也是品牌;在乘用車領域,我們給客戶提供更多價值,讓客戶更多地了解我們,最終達成認知。事實上近一兩年情況已經好很多了。品牌影響力的提升需要一些機會,有些要靠自己去創造與積累。比如,中國的汽車品牌很多,消費者買車時不一定想到江淮,但在國際市場上,在國際客戶對中國品牌的整體認知中,江淮是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江淮SUV在中國銷量不是最高的,但今年上半年,江淮出口SUV 最多。這也提醒了我們,不必拘泥于某一階段、某一區域的品牌影響力,可以把眼光放開闊一點,以一個更大的時空觀來塑造品牌。此外,在電動車領域,江淮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品牌影響力。與大眾的合資,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提高消費者對江淮品牌的認知。一個品牌必須要給客戶帶來更多使用價值、心理價值,只要持續不斷地去做,再利用好機會,影響力一定能逐步提升。天道酬勤。

“我們是一個真正搞制造的企業。江淮堅決不依靠購買來生產汽車,而是以制造為主體贏得發展。江淮的核心就是制造,一定要制造,不制造不行;同時也不是關門制造,我們實行開放合作。”

何偉:江淮的產品很全,覆蓋了幾乎所有的子品類。SUV品類中也曾打造出爆款車,但在轎車方面,給外界的感覺是似乎沒有實質性突破。怎樣把諸如江淮A60這類代表江淮高技術水準的產品真正推向市場?

安進:我更注重的是平臺。把平臺打造好了,既能做SUV、也能做MPV、轎車。如果對手在某個產品上很強大,我可以避一避;在需求有強烈趨向的時候,我就往那個方向走。現在市場上的實際趨勢是,轎車份額下降,SUV上升。自主品牌轎車整體都比較弱勢。因為轎車給客戶的感官是更經典、更豪華。我們現在做好SUV,也是一種路徑。其實SUV一點也不比轎車好做。車的造型是一個幾何概念,這不是最關鍵的。其根本是企業做了什么努力,有什么技術。

何偉:汽車領域的“打法”多種多樣,有從低往高走、有從高向低延伸;有聚焦戰略,也有分散經營。江淮的特點很明顯,是商乘并舉,且子品類齊全。這會影響注意力、分散精力嗎?

安進:這個話題存在了二十多年,一直有爭論,我認為企業的形態是由歷史形成的,如果它不適應,會做出相應的調整。以江淮為例,把輕卡做到極致就可以了嗎?估計不行,外界可能會批評:你們的規模上不來,為什么不創新突破?突破了之后,又有人批評:不集中資源、不聚焦。其實都對,也都不對。江淮從輕卡起步,且多年來在輕卡方面沒有退步,始終保持國內外市場的優勢競爭力。在我看來,其實江淮沒有更多產品,只有兩類產品:商用車和乘用車。不同的品種,看上去琳瑯滿目,其實都是產品開發的范疇,不同的“幾何體”。值得一提的是,不止是整車,江淮把最難做的發動機、自動變速器都干出來了。當我們明白什么是自動變速器、怎么造自動變速器的那一刻,我們的整體技術儲備得到了升華,站到了一個更高的平臺上。現在,江淮在發動機、變速器、車橋、車身、底盤等諸多方面的主要模塊都可以進行自主制造。

我們是一個真正搞制造的企業。江淮堅決不依靠購買來生產汽車,而是以制造為主體贏得發展。江淮的核心就是制造,一定要制造,不制造不行;同時也不是關門制造,我們的理念是開放性的。“比起賣了多少輛車,我更關心賣多少錢、賣到什么地方去了。這是江淮所理解的品牌向上之路,道理很簡單,做起來不容易。”

何偉:你曾多次提到自主車企品牌向上的問題。從江淮的角度,品牌向上的路應該怎么走?

安進:第一,把質量做好;第二,不要滿足于靠價格戰獲得優勢,靠低端占市場,而是要在產品上使用更多新技術。現在我們談的新技術已經不是簡單的、可以用口頭描述的了,至少有幾個方面一定要過關,如油耗、排放標準要過關,車輛智能化要過關。高質量且運用先進技術的車就是好車。好車就意味著價格可以賣上去,同時體現了品牌。

我們常說,汽車強國有兩個硬指標,一是規模、二是價格。我認為還應該加上一條 ——出口量,能不能占據總銷量的20%?更進一步說,能不能把產品賣到世界經濟第二梯隊以上的市場去?所以比起賣了多少輛車,我更關心賣多少錢、賣到什么地方去了。這是江淮所理解的品牌向上之路,道理很簡單,做起來不容易。

何偉:現在江淮的出口量占總銷售的10%左右,什么時候能達到20%的指標?這其中,乘用車和商用車各自占據多大的比重?

安進:對,目前大概是11%~12%。我們的規劃是2020年要達到20%,比例上,商用車大概30%,乘用車70%左右。

何偉:如何評價江淮的性格?在未來白熱化的競爭中,“馬太效應”將凸顯,強者恒強,弱者愈弱。怎么看江淮的未來?

安進:企業和人一樣,人的能力有大小、能力有高低,但人格是平等的。這是社會的普世價值。如果把企業擬人化,那么企業也是平等的,同時大多數都是有追求的、高尚的。從江淮來說,我們內心充滿對未來發展的憧憬,我們也始終保持不斷發展的沖動,但是我們很少去表達豪言壯語,而是用行動體現自己實現汽車強國夢的志向。因為我們深知,決定命運的是自己。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