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通道“一帶”與“一路”銜接 破解西部地區物流瓶頸
發布時間:2017-09-20 11:36:54 物流北京網

從中國的西北內陸一路向南,經甘肅、重慶、貴州到廣西北部灣出海,北連絲綢之路經濟帶,南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第14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期間,這樣一條縱向貫通中國西部的新國際大通道成為與會國家交流探討的焦點議題之一。
受訪人士認為,這一通道將對破解西部地區物流“瓶頸”、促進西部大開發、推動“一帶”與“一路”有機銜接產生重要作用。
新通道使“一帶”與“一路”有機銜接
本屆東博會開幕式上,來自新加坡和中國甘肅、重慶、貴州、廣西等西部四省份的企業代表共同按下手印,點亮了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多式聯運”標志性圖案。就在8月底,重慶、廣西、貴州、甘肅四方在重慶簽署了關于合作共建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的框架協議。
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是中國與新加坡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的內容之一。這一國際海鐵聯運通道的大致路徑是:從重慶開行鐵路班列經貴州至廣西,從北部灣出海經海運至新加坡。
與此同時,蘭渝鐵路計劃年內開通,這條縱向貫通甘陜川渝三省一市的新鐵路開通后,將改變西北地區與重慶之間鐵路迂回繞行的歷史。隨著蘭渝鐵路的建成通車,上述通道還延伸至西北內陸,形成一條縱貫中國西部地區的快捷大通道。
更具重要意義的是,這條通道將使“一帶”與“一路”形成有機銜接:向南經廣西北部灣連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向北經中國西北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從而形成“一帶一路”經中國西部的完整環線。
“目前南向通道建設進展迅速”,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丁向群介紹說,廣西已與重慶、貴州、甘肅等省份建立了聯合工作機制,形成了南向通道建設的共同方案,已完成6次重慶至廣西北部灣港的鐵路集裝箱班列試運行,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鐵路總公司等部門也支持將南向通道納入“一帶一路”重點項目庫,加快重點路段鐵路建設,給予運價下浮政策,開展通關一體化合作等。
破解西部物流“瓶頸”激活發展潛力
雖然從地理條件上來看,廣西北部灣是西部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口,但長期以來由于交通基礎設施薄弱、對接不夠、港口集疏運能力不強等,西部地區貨物出海大多走東向通道,即走陸路、長江水路從連云港、上海等地出海。南向通道的建設有望改變這一格局。
從今年5月開始,重慶國際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的部分貨物改變了貨運線路:以往是從重慶沿長江順流而下,從上海轉運海外,現在則可選擇從重慶經廣西北部灣出海至新加坡的南向通道。
根據試運行情況看,重慶方面的貨物向南流通,經貴陽、南寧等地到達北部灣港,在欽州港完成通關手續后,貨物便可裝船等待出海運往新加坡。
丁向群介紹,重慶到北部灣港的海鐵聯運比江海聯運縮短950公里,運輸時間減少近20天,而從蘭州出發,向南經北部灣港出海,也比向東經東部沿海至新加坡減少約5天時間,陸海里程減少一半以上。
新加坡總理公署部長陳振聲表示,打通新的南向物流通道,對于推動中國西部大開發、激活西南地區潛力而言,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戰略部署。
國際多式聯運助推“一帶一路”經貿合作
本屆東博會,哈薩克斯坦作為首個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出任特邀合作伙伴,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東盟國家相會廣西,“一帶”遇見“一路”帶來了無限遐想,南向通道的建設更讓這種遐想有了實現的基礎。
“哈薩克斯坦的面粉、植物油、大豆、肉類、蜂蜜、石油等優勢產品可以通過這一南向通道進入東南亞甚至澳大利亞、歐美,東南亞地區的熱帶水果、橡膠、汽車、機械裝備等也可以通過南向通道接‘渝新歐’運到哈薩克斯坦及中西亞和歐洲。”丁向群說,從而形成一條新的亞歐陸海貿易新通道。
“我們不僅要在中國和哈薩克斯坦之間,更要在歐洲與亞洲之間構建起現代化交通體系。”哈薩克斯坦投資發展部副部長哈伊洛夫也這樣陳述中哈交通物流合作的藍圖。
在暢通通道的基礎上,相關運輸組織、關鍵節點建設等也在協同推進。
受訪人士認為,下一步各方應形成聯合工作機制,加快在硬件、軟件方面的互聯互通,充分發揮多式聯運優勢,通過實施政策扶持、推進通關便利化、加快商貿物流節點建設等,使其成為推動“一帶一路”商貿物流、產能合作、人文交流等多領域合作的示范項目。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