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路貨運市場研究》報告發布 物流費占GDP16%
發布時間:2017-09-20 11:43:08 浙江物流網

9月19日消息,管理咨詢公司貝恩公司和智慧物聯網公司G7聯合發布《中國公路貨運市場研究》報告。報告指出,中國物流行業正面臨著提升效率的關鍵難題,而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智能化管理工具和技術手段是幫助中國物流企業提升效率的關鍵。
報告顯示,中國公路貨運整體周轉量為610百億噸公里,重型卡車保有量超過500萬輛,輕中型卡車保有量超過1400萬輛,市場規模超過5萬億人民幣,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公路運輸市場。與之相比,中國物流行業的效率卻并不高,物流費用占GDP的16%,同發達國家10%的水平相比差距很大。
貝恩公司全球董事經理成鑫表示:“相比近年來高速發展的快遞業,公路貨運行業的發展相對緩慢。在整體市場增長不溫不火的情況下,優秀的運營效率將對物流企業至關重要。通過研究,我們發現運用大數據管理能夠大幅提升運營水平,幫助企業降本提效。如果物流企業不能充分把握數字技術紅利,他們將錯失一次快速增長的機會。”
G7創始人兼CEO翟學魂表示:“物聯網技術是智慧物流的基礎。過去,物流行業的效率提升主要靠不斷地優化設施,比如車輛、倉儲,投入是非常大的。如果物流行業要進一步提升運營效率,則需要擁有實時數據支持和大數據處理能力,也就是一個基于數字化、可視化升級到如今的智能化物聯網服務平臺。“
貝恩與G7合作,對使用G7系統的50余萬輛貨運車輛的運行數據進行深入分析。研究發現,目前中國物流汽運市場的總體格局呈現以下特征:
以京津、長三角 、珠三角和成渝為樞紐的運輸網絡已經成型。廣東、山東、江蘇、浙江、四川、河北等全國GDP排名靠前的省份也是運輸最繁忙的區域。這些地區制造業較為發達,消費水平較高,同時道路建設狀況也較為完善,催生了大量對于原材料和成品的運輸需求。
線路繁忙,但是平均速度普遍偏低。研究選取了國內最繁忙的10條線路,發現汽運平均運行時速在約50-65公里/小時,相比發達國家約75-80公里/小時的平均水平仍有差距,車輛性能及車況差距、公路擁堵程度、公路路況、收費流程等是導致中國汽運整體平均速度低于發達國家的關鍵因素。
擁堵情況普遍存在并日趨嚴重,且具有較高的隨機性。道路擁堵是制約運輸時效與效率的關鍵因素之一。以進出上海的繁忙線路為例,超過30%的時間車輛是處在擁堵和阻塞狀態的,并且對比2017年上半年與2016年,可以發現堵塞狀況明顯上升。
報告指出, 中國的擁堵情況具有一定客觀原因,如汽車保有量增長的速度超越了公路承載能力的提升。但在車隊實際運行中,物流企業可以通過路由動態規劃優化路徑選擇,規避擁堵,提高效率。動態路由規劃從擁堵預判、路線調整和擁堵成因分析的角度大幅度降低了車隊在擁堵方面的風險。通過對車輛位置及行駛速度的分析,數據平臺可以即時發現擁堵并對車隊進行提前警告,并通過路徑規劃、實時語音交互等手段引導車隊選擇最優的行駛路線,從而大幅度提升運作效率。此外,對擁堵路段司機反饋的整合也能夠協助交通管理部門對擁堵成因進行及時分析,加快對擁堵的處理速度。
報告發現,中國在路由實時監控設備的安裝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2015年,我國僅有9%的車隊車輛完成了路由設備的安裝,遠低于歐美等發達國家20%的裝載率。報告認為,隨著中國向大型車隊的整合,物流科技的完善和車隊管理提供商的發展,動態路由規劃將會日益普及,成為汽運行業的一劑強心針。
本次報告還對中國市場汽運車隊效益進行了分析,并得出了以下發現:
一、車隊規模的擴大有助于車輛行駛效率提升。研究表明,大型車隊對車輛的利用率顯著高于規模較小的車隊。以順豐、圓通、德邦、安能等快遞快運企業為首的大型用車客戶非常注重成本管理和效益提升,從而也從需求端提高了對大型車隊的效率要求。
二、提升服務水平,從需求端提升車輛利用率。車隊可通過數字化管理提高服務質量,并有針對性的提供增值服務以拉動需求端,從而增加單車的行駛里程和運行時間。
三、通過培養良好的駕駛習慣提高油耗效率。在物流汽運的成本組成中,燃油費是最重要的項目之一,其比例將近運營成本的~30%。油耗的降低對于車隊成本節降有重要影響,從之前的節油案例上看,最優秀的單車,可單月通過節油達到2.6萬的成本節降。
四、運用大數據提升運營水平,降低油耗。除了提升車隊本身的管控水平外,大數據對車隊油耗水平的改進也有著顯著作用。車載系統可以探知轉速、剎車、怠速、油感等一系列數據,對司機的駕駛行為實時監控,及時發現偷油等違規行為,并對不良的駕駛習慣并予以糾正。
五、安全行駛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車輛使用效率的提升,在行駛里程更長,空載時間更短的情況下,車況將損耗更快,疲勞駕駛和不規范駕駛的情況也會增加。報告綜合EMS系統統計中的超速、急剎和空檔滑行次數對樣本車輛的安全行駛狀況進行評分,發現自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超速、急剎車等行為的發生概率均有升高的趨勢。
六、通過數據平臺輔助駕駛行為,減少事故率。路由管理中的路線服務可以及時檢測出異常的車輛狀況,通知車隊進行預處理以提高單車安全系數。通過監控可以有效控制超速、急剎等不良駕駛行為,還可對司機行為進行動態比對,及時發現疲勞駕駛、煙酒等風險因素,從而大幅度減少人為事故的發生概率。在歐美國家,通過數字化手段對車輛進行的監控和大數據分析已經相當普遍。以英國為例,官方研究顯示,車載監控設備可以減少高達20%的事故發生率。
基于本次報告的關鍵結論,貝恩向物流與運輸企業提出了進一步提升競爭力的四點建議:
物流企業在進一步布局優化樞紐與運輸網絡時,應充分考慮各大區域的物流中心分布形態的實際情況及差異化;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分析工具對路線進行動態規劃,更合理地規避擁堵,提升物流時效與效益;擴大車隊規模進行規模化運營是降低成本的關鍵之一;利用數字化手段實時監測車況并精確管理駕駛行為,是提升車隊效益的另一關鍵。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