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行業面臨“大考” 綠色消費成新關鍵詞
發布時間:2017-11-08 09:15:48 第一物流網

“雙11”購物狂歡即將到來,各家物流業又將面臨“大考”。國家郵政局最新預測,今年“雙11”期間全行業的快遞處理總量將超過10億件,社會各界對于綠色包裝、綠色物流的關注度和呼吁不斷上升。此前,關于“快遞膠帶一年繞地球赤道425圈”“快遞紙箱一年使用量超100億個”更是刺痛了人們的神經。
隨著快遞物流行業從野蠻增長到規模化穩定增長的轉變,越來越多的物流企業正在將綠色物流的意識納入運營過程中,如何打造一個綠色產業鏈,讓綠色環保產生更大的社會效能成了物流從業者們共同的課題。雙11正在引領未來商業潮流,也在改變著人們的觀念和生活。在雙11這個青年消費群體參與最廣的節日里,綠色消費、理性消費正在成為一種主流。
綠色消費,是指以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為特征的消費行為,主要表現為崇尚勤儉節約,減少損失浪費,選擇高效、環保的產品和服務,降低消費過程中的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目前,我國已進入消費需求持續增長、消費拉動經濟作用明顯增強的重要階段,綠色消費等新型消費具有巨大發展空間和潛力。到2020年,我國將基本建立綠色消費長效機制,綠色產品市場占有率大幅提高,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基本形成。
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各行各業秉承綠色發展理念、踐行綠色發展方式。同樣,對于紅紅火火的互聯網經濟而言,也不能缺失“綠色”這一底色。
包裝物料消耗巨大及過度包裝等問題,日益引發社會關注。“綠色物流”成為電商和快遞企業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不少企業和地區開始嘗試綠色包裝。
長期以來,京東物流在倉儲、配送全流程作業、聯動合作伙伴、新型環保材料創新方面進行了長期的探索和實踐。如,在倉儲打包環節推出了瘦身膠帶,膠帶寬度由53mm降至45mm,使京東在2016年減少至少1億米的膠帶使用。在新型環保材料創新方面,京東具有自主發明專利的“防撕包裝袋”應用在物流環節,操作簡單且能重復使用;2017年初,京東推出了共享包裝袋,可循環使用,已在北京進行試點,未來還計劃投用上百萬個。此外,京東物流也在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參與社會化的公益和實踐活動。最近一年來,京東物流發起了舊衣回收、玩具回收、藥品回收以及抗震救災等公益項目。
近日,菜鳥網絡宣布在全球啟用20個“綠倉”,這些綠色倉庫使用的都是免膠帶的快遞箱和100%可降解的快遞袋。此外,菜鳥在雙11期間還將在重點城市的菜鳥驛站全面啟動紙箱回收。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地,以及高校的菜鳥驛站,消費者在收件拆包后,可以將紙箱留在驛站,為環保貢獻力量;京東今年開展的“青流計劃”,計劃在未來3年少用100億個紙箱,以減少對環境負擔。此外,京東在配送環節投入使用以抽拉繩密封的循環包裝袋,客戶取走商品后,包裝袋由配送員回收循環使用;福建省年內預計將投放數百萬個綠色快遞袋,同時,還將打造100個綠色校園和社區,每年回收紙箱上百萬個。
在綠色物流革新的同時,消費者的觀念也在轉變,綠色、環保、節能的品牌產品,開始慢慢受到青睞。近兩年,綠色家電和家居類產品在各大電商的綠色銷售金額中,占比持續提升。
從京東平臺上的綠色消費數據看,此類商品合計占到整體綠色銷售額的比重為79%;依據蘇寧易購方面的數據,尤其是在2015年11月北京市重啟節能補貼政策以來,2017年蘇寧北京地區綠色節能家電產品在全平臺的銷量占比,同比增長110%以上。
去年,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十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促進綠色消費的指導意見》,倡導利用“互聯網+”促進綠色消費,推動電子商務企業直銷或與實體企業合作經營綠色產品和服務,鼓勵利用網絡銷售綠色產品。而今年,“循環、共享、綠色”正在成為互聯網消費新的關鍵詞。走到第九個年頭的雙11早已不單純是年度的購物節,蜂擁而至的包裹讓這個“節日”成了一場關乎綠色的“大考”。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