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宏觀經濟 > 正文

國際郵政公司發布最新全球郵政業報告

發布時間:2017-12-11 09:13:39 中國郵政快遞報

近日,國際郵政公司(IPC)發布了最新版的《全球郵政業報告》,報告涵蓋了歐洲、北美、亞太等國家在內的48個郵政指定運營商,以及如聯合包裹服務公司(UPS)和聯邦快遞(FedEx)等綜合性物流服務商。報告稱,2016年,郵政指定運營商平均年收入增長了2%,2017年前半年收入實現1.4%的增長。然而相較2016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業務單元之間的表現差異較大,總的來說,郵件收入下降1.3%,而包裹收入則增加了11.4%,兩個業務單元的營業利潤保持穩健。
 
郵件量下滑 但仍是主要收入來源
過去十年來,數字化顛覆了人們的交往方式,人類變得更加互聯互通,這也帶來了郵政業結構的巨變:函件量全球范圍內下滑,電子商務帶來全球包裹量猛增,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盡管郵件量仍在下滑,但郵政業的收入和盈利仍保持較強勁增長。”IPC首席執行官Holger Winklbauer指出。
報告指出,2006年,全球不到1/5的人口可以上網,電子商務占零售業的比例微乎其微。如今,近一半的人口能夠上網,數字聯通和智能手機的普及打破了傳統業務模式。從2006年開始,一些發達國家的郵政運營商的郵件總量幾乎減少了1/4,有的運營商的郵件量甚至減少了1/2以上。
2016年,優先郵件量減少了6.6%、非優先郵件減少了4.7%、有址和無址的廣告郵件分別減少了3.2%和1.4%。隨著金融、通信和政府部門等傳統郵件大客戶持續選擇電子渠道來郵寄賬單、公文和發票等,郵政開始深入挖掘面向各類型企業的廣告郵件業務,拓展市場。
因此,郵件量雖然在下滑,但郵件收入仍是行業收入的最大貢獻者,2016年郵件收入上漲0.9%,占全球郵政業收入的38%,其中,信函資費提高也有助于提升收入。不過,2011年的占比則是49%。
隨著郵政業務的多元化,郵政運營商也在加大對未來的投資,2016年,郵政業資本支出占總收入的4.7%,而2011年則只有3.9%。
郵政業的另一個重要收入來源就是包裹快遞業務。2016年,郵政業總收入為4253億歐元,比2015年增長了12億歐元。自2016年以來,包裹快遞業務成為收入的重要來源。
 
電商成引擎 產業鏈競合是趨勢
近兩年來,全球網絡零售額平均增長18%左右,2016年超過了1萬億歐元。亞太地區表現最為搶眼,目前約占全球網絡零售額的50%。由于電商發展仍未完全成熟,市場空間廣闊。2016年,郵政運營商的包裹和快遞收入平均增長了6.5%。絕大多數郵政運營商表示,B2C業務拉動了收入增長。
消費者希望可以隨時隨地多渠道購物,零售商希望提供線上線下無縫購物體驗,這就需要寄遞企業為兩者提供更快速、更廉價和更便利的服務。因此,“競合”成為郵政的新思路。
2016年,很多郵政運營商表示面臨來自國內激烈的包裹市場競爭,競爭者市場占有率為35%—90%不等。但郵政運營商也以開放心態,與綜合物流服務商、在線零售商及新創企業共同服務電商市場。有的郵政運營商已經成為電商平臺的合作伙伴;有的則向快遞企業如聯合包裹和聯邦快遞開放“最后一英里”網絡;有的則通過并購新創公司來夯實同日達和眾包派送市場。因此,“郵政仍是電子商務的核心組成部分。”報告指出,隨著消費者跨境網購需求的增加,跨境寄遞成為郵政運營商的新機遇。目前,國際寄遞業務平均只占到郵政包裹總業務量的不到1/5,有的則更少,因此,郵政運營商十分看好跨境寄遞市場。
同時,擺在郵政運營商面前的壓力也不小。一方面有來自大客戶的議價壓力和其他寄遞市場競爭者的壓力;另一方面,郵政運營商在升級優化網絡和分揀設施、安裝快遞柜、升級IT系統和新技術方面的投資也很大。
 
多元化發展 業務帶來更多收入
在多變的形勢下,郵政運營商正在多元化發展,不斷加大其他方面的投資,如物流,擴寬金融服務,強化零售網絡,并購與戰略合作也成為郵政運營商在新興業務領域和國際市場穩住陣腳的“捷徑”。報告稱,郵政運營商一半以上的并購目標是國內企業,超過1/3的并購則發生在周邊國家。而為了專注于經營,自2009年以來,全球大約也發生了139起撤資子公司的案例,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子公司提供的是郵件和信息服務。
盡管2016年郵件仍是郵政的核心收入來源,超過總收入的1/3,但收入多元化的差異也非常明顯。有的郵政運營商的郵件收入超過總收入的90%,有的則已不到10%。總體來看,2011年以來,超過2/3的郵政運營商表示其非郵收入一直在增長。而國際業務方面,過去5年來的收入也保持增長,平均收入幾乎達到總收入的1/4。
一方面是收入增加,另一方面,全球范圍的郵政指定運營商通過現代化改造或購買新創公司等手段,均在加速布局未來。過去4年來,郵政業的資本支出超過25%,2016年的資本支出創紀錄地占總收入的4.7%。其中,郵件相關業務資本支出占1/3,包裹和物流的支出約占1/3。
 
未來較樂觀 包裹業務增速達4%—13%
對于未來,IPC的報告指出,2016—2021年期間,預計全球大多數郵政仍將面臨每年平均2%—11%郵件量下滑的挑戰,而包裹量將以平均每年4%—13%的增速繼續增長。
未來的市場競爭將異常激烈。報告指出,隨著電商業務的增長,全球綜合物流服務商聯邦快遞和聯合包裹正在加大B2C解決方案的投資,調整傳統的B2B經營模式。與此同時,亞馬遜和阿里巴巴等電商平臺也在全球投資物流網絡,以期更深入地參與電商價值鏈,對接客戶。
市場巨變給郵政監管帶來了難題。郵政企業的私有化正在蔓延。在10家已經上市的國有郵政公司中,有5家是在過去5年完成的;政府的數字化戰略也促使郵政推出數字化服務;全球老齡化則為郵政帶來了新的老年看護業務……這些都為政府管理帶來了新課題。
但報告對郵政業的未來也充滿信心。“經濟增長和城市化以及互通性仍是推動世界變革的力量,而電子替代服務和電子商務則是持續推動郵政業結構轉型的因素。”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18年,全球經濟增長將達到3.7%。另據國際研究機構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研究,到2021年,全球電子商務交易額將達1.8萬億歐元,屆時,移動商務則會占據整個網上零售額的一半以上。而新興國家則將成為主要驅動,如亞太區的中國,未來5年的跨境電商交易額或將翻番。值得注意的是,服飾和鞋帽以及媒介、消費電子類產品將是最大的三類電商產品,而餐飲類的交易增長則將為定制快遞服務帶來商機。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