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宏觀經濟 > 正文

從螞蟻金服收購速匯金失敗看阿里的金融帝國

發布時間:2018-01-10 09:57:47 平說財經

收購速匯金,一只小螞蟻哪里來的自信?
目前,阿里巴巴剛邁入成年,螞蟻金服獨立出來以后,也才剛滿三歲,但它們都已經長成了巨頭。
阿里巴巴的市值已經超過了亞馬遜,用了不到20年的時間,就成為了全球估值最高的電商平臺。而螞蟻金服2016年單輪融得45億美元,投后估值超過600億美元,已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獨角獸企業。在胡潤研究院首次發布的《2017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榜單中,已經以超過4000億人民幣估值排名第一。
2004年底,支付寶獨立于淘寶。2005、2006年,淘寶交易額急速擴張,支付寶業務緊緊圍繞著淘寶,也呈幾何級增長。但是慢慢地,新的需求也開始生根發芽。
比如,人們發現小額、多筆、大規模支付需求,還有很多。如果說電子商務擔保交易是傳統信用卡沒有涉及、服務不足的領域,生活繳費等等支付需求也是傳統銀行業務無暇顧及的,但卻是老百姓基本的金融訴求。2007年起,隨著我國互聯網滲透率的顯著提升,因為技術進步以及智能手機的助推作用,觸網的用戶越來越多。而支付寶正是因為其扎根于互聯網,服務廣大 C 端用戶支付訴求,自然而然地就將一些與支付相關的服務都搬到了互聯網上,開始涉足電子商務之外的領域。
而隨著電商業務標準化、規模化,很多買家開始對支付寶本身產生了依賴,原來的第三方擔保需求,演化出來了第三方托管需求,于是虛擬賬戶出生了。托管資金增值需求的出現,帶來了余額寶。與此同時,很多淘寶賣家開始遇到短期融資壓力,支付寶開始聯系傳統金融機構合作,著力解決資金鏈問題,引申出了貸款業務。很多人認為支付寶橫向發展的很多個產品,似乎都充滿著偶然性。但是每一項新業務的出現,都有著用戶的必然需求,有著合理的邏輯——一家運轉在巨量電商業務背后的公司,業務以單筆微小、服務龐大用戶為特點。當更好地服務廣大 C 端用戶成為公司目標后,很多產品的出現,也就成了必然,如果不是出現在某個特定時刻,也將是在這個時間軸附近。
隨著業務線越來越多,新的公司治理框架也在不斷變化。2014年10月,螞蟻金服集團成立,從支付寶、余額寶,到螞蟻花唄、運費險,再到螞蟻云、芝麻信用——包括了第三方支付、財富管理、小微貸款、保險、個人征信在內的幾乎所有“金融”業務范疇。原本支持阿里電商平臺的一個小部門,在業務不斷演化中,已成為估值超過600億美元的數字金融服務獨角獸。
雖然現在螞蟻金服架構上,有全面的金融服務功能,但其早期團隊絕大多數其實是做技術、銷售出身的,支付寶第一任 CEO 陸兆禧也不是金融背景,并非行業專家。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支付寶更沒有想過做金融相關的事。其生長路徑,與典型的傳統金融企業有巨大不同。面對一個又一個新的訴求,這個團隊似乎總是在進行新的嘗試,尋找新的工具,去解決老的矛盾。從業務中生長出來,又在生活場景和用戶痛點夾縫中,逐漸豐滿。
回過頭來審視這家做數字金融服務的巨頭,摸著石頭過河,在夾縫中生長的痕跡異常明顯。一方面,技術日新月異,需求不斷增長,需要不斷去開發、創新、迎合。另一方面,金融市場牽一發而動全身,需要金融服務做到嚴謹、穩定、合規、安全。特別是對螞蟻金服這樣的平臺型企業,平臺運營的任何風險,都會被無限地放大。所以在發展過程中,平衡業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原因在于,數字、金融一旦放在一起,本來就是一對矛盾體。過分強調快速創新,就會積累很多的金融風險;而過分強調金融穩定,則變成了一家傳統金融機構,有所束縛。
這是所有做數字金融服務的企業都將一直面對的癥結。螞蟻金服從業務上、架構上、戰略上,一直在不斷調整、試錯,既敏感于科技和市場的前沿邊界,也敏感于金融監管政策。而從短期來看,我國短期內金融監管趨勢趨嚴,螞蟻也從被忽視的小機構,長成了參天大樹、業界翹楚。大象難以藏在樹后,一舉一動皆被各方密切關注,目前更是面對數字和金融平衡的挑戰。
從螞蟻金服“出海”看阿里金融帝國的野心
特別讓人驚羨的是,螞蟻金服更是讓數以億計的中國人通過支付寶進行日常消費的支付,其中包括了從還房貸到買機票,從繳水電費到在路邊攤買一枚茶雞蛋。甚至個人的資產管理也能通過支付寶進行操作。
在中國成為移動支付首屈一指的大平臺后,顯然馬云已不甘心螞蟻金服業務僅是局限在中國,而希望其能在全球范圍內擴張市場,因為要實現2025年底前擁有20億客戶這一雄心勃勃的計劃,就必須大力開拓海外市場。
與此同時,作為當今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有著十分廣闊的市場前景。2016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金額為5.5萬億美元,同時期美國只有1120億美元。
另有資料顯示,只有近14%的美國年輕人經常使用移動支付軟件,而35%的人表示從未使用過移動支付。這在馬云看來,美國移動支付市場的潛力實在誘人,已是其全球擴張中無法回避的拓展節點了。
馬云看好美國移動支付發展前景,也得到了美國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認可。該公司預測,從現在到2021年中的時間里,移動支付在美國的普及速度將會加快。更有Adobe Analytics的數據顯示,2017年感恩節當天,截至美東部時間下午5點,各大零售網站當天46%的訪問量來自智能手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
當然,建立自己的網絡要比兼并一個網絡困難得多。之前,螞蟻金服在泰國、韓國以及印度等地的擴張都是采用投資或收購當地已有移動支付企業的方式。那這次,螞蟻金服到美國尋求移動支付領域的發展,那就必須要找到最佳“合作者”。
而作為全球第二大匯款機構速匯金則“當仁不讓“的成為馬云團隊的首選“合作伙伴”,速匯金在全球200多個國家擁有35萬個網點以及24億個賬戶。所以,如果兩家并購成功,螞蟻金服可以向速匯金客戶推廣支付寶服務,速匯金也可以就此接入螞蟻金服擁有的4.5億支付寶用戶和印度第三方支付公司Paytm擁有的2億用戶,從而將其業務擴展至亞太地區。
一波三折終失敗,背后邏輯何在?
應該說,螞蟻金服到美國收購速匯金也是“一波三折”。早在2017年1月,螞蟻金服宣布將以13.25美元/股的價格,總計8.8億美元收購美國上市公司速匯金。之后美國公司Euronet加入競購,將收購報價提高到了9.55億美元。螞蟻金服也很快做出反應,將收購價提高到12億美元,Euronet公司并未繼續追加。而在螞蟻金服艱難打敗競爭對手后,本次收購交易最后的阻礙就是CFIUS。
那么,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為何要作出不利于螞蟻金服的抉擇呢?首先,出于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不希望中國的支付寶在美國境內拓寬支付場景。盡管雙方合作是一個雙贏的結果,但如果螞蟻金服與速匯金牽手,在美國全境拓展業務,那就不利于美國本國的移動支付平臺的發展。為了讓美國本土的移協支付企業能夠跟上時代發展步伐,中國轉移支付平臺只能被遏制在美國市場之外。
再者,螞蟻金服一旦可以輕而易舉的拿到美國消費者的各種大數據,這是美國人所忌諱的事情。而在很多美國議員看來,美國人拿不到的大數據,中國螞蟻金服一定也別拿到,甚至于可提升至國家安全的角度上來說事。
同時,美國民眾也不希望本國的技術因兩國企業出現收購案而外泄。CFIUS曾經在2016年批準螞蟻金服收購總部設在堪薩斯城的EyeVerify,后者設計研發了一項移動人眼識別技術。馬上遭到了全國各地的一片反對之聲,因為美國人擔憂。EyeVerify的移動人臉識別技術被中國拿去使用。
這次美國各黨派議員反對螞蟻金服收購速匯金的交易更強烈。他們在寫給CFIUS的信中指出:“毫無疑問,如果中國能夠稱霸全球的支付市場,它將利用信息、技術、智力和經濟實力對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構成危害。”盡管馬云不可能對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構成危害,但是美國人寧愿信之有,絕不信之無。
最后,馬云曾經雄心勃勃,試圖占領全球移動支付市場,但美國人早已習慣于使用信用卡。目前來看,阿里巴巴在美國電子商務服務中幾乎找不到需求空間,因為對于美國年輕人來說,已經習慣使用信用卡,而且信用卡在發達國家滲透率很高,限制了支付寶的擴張可能性。這點馬云在日本拓展支付寶市場時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螞蟻金服要想涉足美國的轉移支付市場將會困難重重,因為這不是單純的商務收購問題,而是被美國提升到國家安全的層面,當然,美國也有暗中保護本國相關產業發展的動機。至于美國的消費市場來看,雖然支付寶的市場潛力是很大,但是發達國家的民眾早已習慣了使用信用卡,再讓其改弦易張又談何容易。所以,馬云想進軍美國移動支付領域的時機還未到來,此事不宜操之過急。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