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3-01 08:47:58 北京青年報
關注中物聯
.jpg)
隨著網購規模的壯大,我國快遞業迅速做大,目前已出現了多個年收入達數百億元的企業集團。有關部門應該加緊推出具有約束性的政策法規,促使這些巨頭建立完善快遞綠色包裝全產業鏈體系,逐步解決目前存在的過度包裝、回收利用率低及環境污染問題,保障中國快遞業實現高質量的發展。
在國新辦27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指出,目前中國的快遞已發展到每年400億件,而且每年還在以100億件左右的速度增長。針對快遞垃圾越來越多的問題,馬軍勝表示,這么大量的包裝物怎么處理,是快遞發展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對我們建設美麗中國是有影響的。
去年全國快遞業務量是2007年的33.4倍,十年間年均增長達到42%。中國快遞業務量規模已連續4年位居世界第一,對全球包裹快遞量的增長貢獻率超過50%。中國快遞業由小到大迅猛發展,離不開被稱為“新四大發明”之一的網購。網購的崛起重構了中國人的購物方式,帶動快遞行業高速發展,也帶來了越來越不容忽視的快遞包裝垃圾污染問題。
我國快遞業包裝總量龐大、種類繁多、增長迅速,快遞包裝廢棄物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日益嚴重。同時,為了避免商品在運輸過程中遭到損害,并招來消費者“差評”,大多數商家在快遞包裝上通常都采取“禮多人不怪”的過度包裝策略。在快遞運輸過程中,商品通常先包裹以塑料泡沫或其他填充物,再套上幾層塑料袋,然后放進瓦楞紙箱,紙箱再被膠帶反復纏繞,最終被“五花大綁”地帶到消費者面前。過度包裝的行業“潛規則”,讓快遞垃圾問題雪上加霜。
網購迅猛發展對環境帶來了巨大壓力,快遞垃圾減量已勢在必行。去年底,國家郵政局、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10部門聯合發布了協同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的指導意見。有關意見明確提出綠色快遞的工作目標,到2020年,可降解的綠色包裝材料應用比例將提高到50%。近日,為了實現減量化、綠色化、可循環的行業目標,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發布了新修訂的《快遞封裝用品》系列國家標準。新版國標鼓勵快遞包裝袋采用生物降解塑料,提出在符合標準的前提下快遞包裝箱可重復使用。
近期有關部門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對推動快遞垃圾減量和綠色快遞發展無疑具有重要作用,但遺憾的是相關國標依然是推薦性標準,而非強制性標準。
據測算,2016年我國快遞包裹使用的瓦楞紙箱原紙量約等于消耗7200萬棵樹木,統計還顯示,我國快遞紙箱回收率不到20%。在造成巨量林業資源損耗的同時,快遞垃圾帶來的固體廢物污染問題也是觸目驚心。快遞包裝中的塑料袋、膠帶、泡沫填充物等,基本都是不可降解的“白色垃圾”。這些固體廢物大部分和生活垃圾一起處置,要么焚燒要么填埋,對環境造成嚴重侵蝕。嚴峻的現實期待著有關國家標準在經過一段時間磨合后,迅速轉為強制性標準,從而加速推動綠色快遞的實現。
快遞行業其實并不缺乏綠色環保的創意和善意。去年底,有電商平臺推出可循環使用的“共享快遞盒”替代常用的瓦楞紙箱,此舉已成為綠色快遞發展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快遞行業目前最缺乏的是,來自國家政策法規的環保強制力量。只有外力足夠強大,才能讓更多的綠色創意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才能讓好的創意破除運營模式和成本的障礙,迅速得到普及和推廣。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