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全國人大代表張近東:構建電商精準扶貧長效機制,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發布時間:2018-03-05 11:09:46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農村貧困人口累計減少6853萬。然而截至2017年末,全國農村貧困人口仍然超過3000萬。精準脫貧是今后三年中央要重點抓好的三大攻堅戰之一。

與此同時,電商在突破地域限制、打通城鄉鴻溝方面,正成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

當精準脫貧遇上電商下鄉,二者之間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建議,構建電商精準扶貧長效機制,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圖片1.png

(圖為全國人大代表張近東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 

重點支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過去有句“要致富先修路”的俗語,這反應了基礎設施建設是貧困地區重要的民生保障,也是發展產業的先決條件,更是脫貧攻堅的前提基礎。

針對國家級貧困縣一般地處偏遠、信息化基礎薄弱、交通物流不暢、農副產品和特色商品上行較為困難的狀況,張近東建議,要加強對貧困縣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對在貧困縣建立物流基地等基礎設施的電商企業給予配套支持,特別是要重點支持冷鏈物流等與農副產品上行息息相關的特色基礎設施的建設。廣大電商企業也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將更多資金和資源投入到貧困縣基礎設施建設中來,從基礎上提高貧困縣的經濟發展能力。

鼓勵創新電商扶貧模式  推動產業、就業、創業扶貧

對于貧困地區而言,捐贈扶貧、銷售扶貧等傳統的“輸血式”扶貧只能“解一時之渴”,無法從根本上扭轉貧困現狀,電商扶貧模式亟待創新和豐富。

對此,張近東提出,應推動電商扶貧從捐贈扶貧、銷售扶貧等傳統扶貧方式向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創業扶貧及集體經濟增收扶貧等模式轉變。對于具有勞動創業能力的,繼續開展就業創業扶貧,對于沒有勞動能力的,從大力推動當地集體經濟發展、提高農村福利事業上扶貧,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綜合考慮扶貧措施,讓貧困地區貧困戶從根本上告別貧困。

圖片2.png

張近東建議,確立一批扶貧成效好、效果可持續的精準扶貧示范地區和示范企業,加快精準扶貧創新模式的推廣。

近年來,隨著精準扶貧的全面推進,全國陸續涌現出了眾多創新型的電商扶貧模式。張近東表示,對事實證明行之有效的農村電商扶貧新模式,政府可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做好引導和扶持,努力提高各扶貧業態盈利能力。

張近東建議,政府、企業共同為貧困戶提供啟動資金安排和服務,讓更多的貧困戶,特別是沒有就業能力的貧困戶能夠邁出脫貧第一步,參與投資和相關產業建設,獲得穩定的收益來源。在政企合資模式中,除歸屬貧困戶的收益外,幫扶方的收益應投入到各類扶貧公益基金中,繼續發揮收益在扶貧中的作用,讓產業扶貧與公益扶貧形成良性循環。

將扶貧與扶志、扶智結合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因此,如何幫助貧困人群樹立起擺脫貧窮的斗志和勇氣,如何提升貧困人群脫貧致富的綜合素質和能力至關重要。

張近東建議,在各種扶貧產業推進過程中,應加強扶志與扶智,將貧困戶的技能培訓和自主意識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積極推動“前店后廠”模式落地,拓展農村電商扶貧生態產業鏈覆蓋范圍。應根據貧困戶自身特點,設計不同的就業和培訓模式,讓更多的貧困戶能夠找到合適的就業、創業方向和崗位。

鏈接

精準扶貧的“蘇寧模式”

張近東對精準扶貧的關注,不僅體現在這份建議上,更深刻地烙印在蘇寧多年來的扶貧探索和成果上。

目前,蘇寧已經探索出一條以“農戶+企業+基地+電商”的O2O雙線“造血式”扶貧路徑,以832個國家級貧困縣為扶貧主體,依托線下蘇寧易購直營店、村級加盟服務站,線上中華特色館、大聚惠、蘇寧物流云及農村電商學院等載體,通過“三化五當”戰略推動農業的產業化發展、農產品的品牌化發展、農村電商人才的專業化發展,實現農村電商銷售當地化、納稅當地化、服務當地化、就業當地化、造富當地化,扶真貧、真扶貧,全面助力精準脫貧。

據介紹,近年來蘇寧全渠道累計實現農產品銷售超60億元,惠及200多萬農民;開展農村電商培訓超20萬人次,帶動回鄉創業就業青年超過1萬人,為1500多萬農民提供了高效優質的服務。

2018年,蘇寧在全國首創的精準扶貧新模式——電商扶貧實訓店模式將在全國100個貧困縣落地,并將成立專項扶貧基金,全面保障實訓店等精準扶貧項目的規模化落地、效益化發展,不斷推動智慧零售“上山下鄉”,真正讓智慧零售扎根貧困地區,扶到根、扶到點、扶到位,實實在在幫助貧困農戶脫貧,扎扎實實推動貧困縣縣域經濟提檔升級,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