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業物流 > 正文

電動物流車市場有望持續向好

發布時間:2018-03-13 10:21:43 易車號

據相關數據統計,2017年新能源專用車銷量達15萬輛,同比增長152%,而專用車中的物流車占據97%的專用車份額。其中,新能源物流車銷量10強車企累計銷售物流車超9.3萬臺,占總量的60%之多,排名前十車企分別為:東風汽車、陜西通家、湖北新楚風、重慶瑞馳、南京金龍、中通客車、成都大運、奇瑞汽車、成功汽車、吉利商用車。

 

由此可以看出,高增長的同時,新能源物流車行業品牌集中度有了大幅提升,開啟洗牌模式為時不遠。那么,2018年新能源物流車市場能否再現爆發式增長“奇觀”?還有哪些變數?

 

多重利好電動物流車持續高歌猛進

電動物流車主要應用于郵政、快遞、電商和商超配送等短途城市物流配送市場,近5年來,我國快遞業務量年增長率一直保持在50%左右的高速增長。城市內短途派送運力需求持續大增,為具有零排放、適合短途配送等特點的電動物流車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會。

 

有專家指出,未來幾年,純電動物流車的增長來源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一方面是對傳統物流車市場的滲透;另一方面是新增市場對純電動物流車的采購比例將會逐步提升。純電動物流車市場空間巨大,潛在市場在400萬輛以上,年復合增長率將超過50%。到2020年,預計純電動物流車產量將達到32萬輛,市場規模可達上千億元。

 

除了市場的剛需拉動,新能源物流車利好政策的不斷釋放,也進一步催生了市場的火爆熱潮。

 

2017年9月底,多部委聯合發布的《促進道路貨運行業健康穩定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以下簡稱《計劃》),其中明確指出,要加強城市配送車輛技術管理,對于符合標準的新能源配送車輛給予通行便利。與此同時,鼓勵各地創新政策措施,推廣標準化、廂式化、輕量化清潔能源貨運車輛,并將由交通部、公安部、工信部負責組織開展城市綠色貨運配送試點。

 

隨后,交通部、公安部、商務部就聯合發布了《關于組織開展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的通知》,明確指出,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將優化城市配送車輛便利通行政策,推廣應用新能源城市配送車輛,實現城際干線運輸和城市末端配送的有機銜接等。屆時,實現更新一批標準化、專業化、環保型運輸與物流裝備,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占營運載貨汽車比重大幅提升。

 

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工信部發布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中,新能源專用車的占比不斷增多,第1-12批推薦目錄中新能源專用車的比例接近31%。由此可以看出,在政策鼓勵下,車企布局專用車的力度越來越大。2017年全年新能源專用車銷量達15,萬輛,同比增長152%,而專用車中的物流車是主力車型,占據97%的專用車份額。

 

2018年1月2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鼓勵快遞物流領域加快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和滿足更高排放標準的燃油汽車,逐步提高新能源汽車使用比例。

 

在政策的接力推動和市場的剛需拉動下,2018年,新能源物流車市場有望持續向好。

 

新政加持產品質量待提高

2018年2月13日,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國家發改委四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2018版補貼政策從2018年2月12日起實施,2月12日至6月11日為過渡期,期間上牌的純電動物流車按0.4倍執行,6月12日起則正式按照新補貼方案進行補貼。

 

補貼大幅退坡,或將導致2018年純電動物流車市場發生變化。

 

顯然,新政策對純電動物流車的技術要求有所提高,其中能量密度從95Wh/kg提高到115Wh/kg;單位載質量能量消耗量(Ekg),從不高于0.5Wh/km·kg,降低到0.4Wh/km·kg,并分兩檔進行補貼:0.35~0.4Wh/km·kg(含)的按0.2倍補貼,對0.35Wh/km·kg及以下的按1倍補貼。

 

在運營里程要求上,門檻從3萬公里降至2萬公里。此外,補貼資金將在上牌后部分兌付,并在運營企業達到2萬公里后全部撥付。

 

應該說,電動物流車對燃油物流車的替代,需要以品質可靠的電動物流車產品作為前提,但是,如果對當下的市場稍加留意,就不難發現除了少數品牌企業的可靠產品外,當前市場上的絕大多數產品難堪大任。不少產品還是基于傳統燃油車的二次開發,利用老舊技術平臺“油改電”的開發模式,且同樣一款車,純電動物流車是傳統燃油物流車售價的150%甚至更高,并沒有突出的價格優勢。

 

與此同時,行業一直深陷劣幣驅逐良幣的現實困境,"野蠻生長"更是行業抹不去的標簽,主要體現為市場低質低價競爭、產品同質化嚴重、續駛里程不足、電池衰減嚴重、售后服務不完善、車輛故障率高等問題,在用戶心中,這樣的產品能否持續運營都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除上述問題之外,終端用戶同樣關心載貨空間、爬坡能力、制動情況、百公里耗電量等關鍵性能質量。

 

因此,在國內,純電動物流車在加速市場化的過程中化被動為主動,在擺脫政策依賴的基礎上,仍需邁過技術落后、價格偏高的多道坎。在當前補貼退坡的背景下,企業應從不同需求出發,真正針對物流企業、物流場景來設計電動物流車,這樣才能真正贏得廣大用戶的認可和信任。

 

而從2017年10強企業占銷量6成的數據看,新能源物流車行業或將逐步邁入洗牌階段,更有造車新勢力躍躍欲試。目前除了東風、長安、福田、中通客車等傳統企業早已開啟電動物流車布局外,南京金龍、珠海銀隆、陸地方舟、新楚風等新面孔在近年來也在積極加碼這一領域。

 

2018年隨著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天津、杭州、江蘇、南京、西安、哈爾濱、四川廣安、廣元、太原、貴州、甘肅、合肥、廈門、江西、武漢、成都等20省市對電動物流車給予補貼、放開路權并開辟“綠色通道”,新能源物流車市場有望持續紅火。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