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供應鏈管理 > 正文

朱獻福代表:加快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發布時間:2018-03-14 10:58:58 第一物流網

2018年全國兩會正在北京如火如荼舉行,今年針對物流、供應鏈等方面的建議也比往年更多。在河南代表團就有一位代表帶來了他的“關于加快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建議”。建議為生鮮產業供應鏈細分領域更好發展建言獻策。這位代表就是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常委、河南眾品食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獻福。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常委、河南眾品食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獻福)

 

以供應鏈為抓手推進供給側改革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黨的十九大報告則指出: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具體來看,加快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正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因為:

 

① 新時代,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和普及應用,為發展供應鏈創造良好的機遇;

 

② 供應鏈從過去簡單的鏈式結構向立體化、網絡化發展,從簡單的信息化向智能化發展,帶動了全球整體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的不斷升級;

 

③ 供應鏈在資源整合和流程優化,促進產業跨界和協同發展,促進生產到消費等各環節的有效對接,降低企業經營和交易成本,推動供需精準匹配和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有著重要意義;

 

④ 供應鏈金融的規范發展,有利于拓寬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確保資金流向實體經濟。

 

生鮮產業供應鏈 多重問題待解決

 

以新經濟背景下的生鮮產業供應鏈細分領域為例,其在國內發展起步較晚,存在諸多問題仍待解決方案。

 

對此,朱獻福通過調查,結合自身行業經驗,歸結了當下生鮮產業供應鏈細分領域發展的主要問題:

 

依然存在區域性發展不均衡;

 

行業基礎標準和宏觀管理缺失;

 

生鮮供應鏈行業整體呈現小、散、亂、差,準入門檻低;

 

存在信息孤島;

 

同時存在“交易”和“交付”監管盲區;

 

全流程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不健全;

 

行業創新動力不足;

 

……

 

正是因為上述問題的存在,其制約了國家生鮮產業的現代化轉型升級。為此,朱獻福才精心準備了本項建議。

 

緊密圍繞供應鏈 四大建議促發展

 

其一,將供應鏈服務行業確定為戰略新興產業。

 

據悉,國家統計局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共同起草的《國民經濟分類》(GB/T 4754-2017)2017年6月30日發布,首次將供應鏈管理服務歸屬為L門類,納入國民經濟統計中。

 

至此,供應鏈服務得以成為一個獨立的行業。而基于其在經濟發展中的戰略意義和在全球化中的戰略價值,朱獻福認為:應盡快將其確認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作為關系民生工程的生鮮食品產業供應鏈,更應率先納入統籌范圍。

 

其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據了解,國家針對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新興產業、國際貿易等制定了一系列產業政策,但由于供應鏈服務產業的復合型、復雜性,歸類困難,從而造成政策的缺失和不適用性,企業在土地、人才、技術、資金、稅收等方面很難獲得政策支持,嚴重制約了行業發展。

 

對此,朱獻福建議:

 

① 引導、支持更多的高端資源要素投入到供應鏈體系發展中,加大供應鏈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建設開放共享的供應鏈服務平臺,引導供應鏈各環節主體向平臺集聚和信息共享;

 

② 在各個領域培育具有共享理念和平臺模式的供應鏈龍頭企業,降低供應鏈運營成本,提高效率。

 

其三,支持鼓勵龍頭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

 

供應鏈服務是集商務、物流、信息、資金服務一體化的生產型服務業。供應鏈通過業務整合與集成為上下游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

 

但是,朱獻福也指出,在目前中國金融體系和服務環境下,供應鏈企業獲取資金的渠道有限,以銀行、保理、小貸、基金等方式融資,限制了他們從資金方面服務上下游企業的空間。

 

朱獻福提出:應在中國金融改革的大棋盤下,嘗試組建物流銀行、供應鏈金融銀行、交易性銀行,通過貼息、無息等政策支持從根本上解決供應鏈服務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使其更好地服務上下游實體企業,讓金融真正回歸實體經濟。

 

其四,加快供應鏈復合型高端人才培養。

 

智慧供應鏈是涵蓋大數據、物聯網、運籌學、人工智能、物流等領域相結合的綜合性學科。行業發展,人才則是必有的儲備。所以,朱獻福建議:

 

① 在各級黨校與行政學院開展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解決思想認識問題;

 

② 在高校、職業院校開設現代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本(專科)碩博專業和課程,建立完善和全面的現代供應鏈管理體系,為供應鏈發展提供各層次的人才儲備,推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人才的培養;

 

③ 在全國、全球遴選具有全球視野和國際水平的供應鏈專家級高級人才,建立專家庫,發揮其在供應鏈創新應用方面的帶頭作用,拓展高級供應鏈人才的發展空間。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