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4-26 09:27:42 一財網

中國經濟轉型的時代背景下,物流行業也面臨著從高速發展向追求質量效益的轉型。
4月24日,在2018傳化金融服務創新合作伙伴峰會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稱,以2015年為分界線,在此之前,物流經濟的增速快于GDP增速,之后,增速就跟GDP同步,甚至略低于GDP增速。就卡車的保有量而言,正是在2015年達到了1500萬輛左右的最高峰,如今已經不到1400萬輛。
他認為,這反映出中國經濟的發展,對物流規模和速度的需求,并不像以前那么迫切,更多的是要求其提高質量和效益。從這個角度來講,中國的物流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時代。
發展物流金融是關鍵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社會物流總費用12.1萬億元,占GDP的14.6%。而公路物流作為中國物流的主力軍,承載了77.5%的貨運量。而制約了中國物流行業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金融。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物流金融委員會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物流企業的貸款融資需求保守估計在三萬億元以上,但被傳統金融機構滿足的需求不足10%;僅物流運費墊資一項,約有6000億元的融資需求,而公路運輸公司規模小、分散,傳統金融機構為其貸款的比例不到5%。
這意味著,物流企業絕大部分的融資需求,需要通過其它渠道來實現,其中不規范、不安全的因素也嚴重影響著物流效率的提升。
蔡進表示,要解決物流高效率的問題,推動物流由規模速度型向效率質量型轉變,關鍵就是要發展物流金融。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雖然中國物流業在降成本方面卓有成效,但相對于歐美發達國家還是比較高的。我國未來降物流成本的空間還非常大,通過降成本來推動整個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空間也非常巨大。
蔡進提到,2017年,中國的物流成本占GDP的14.6%。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進入供應鏈模式創新以后,美國、日本基本上就將物流的費用穩定在GDP占比的8%~9%。
在他看來,物流組織模式的創新,特別是供應鏈的創新,將是降低整個經濟運行的成本,特別是物流成本的途徑之一。
物流金融三大發展趨勢
十九大報告中提到,要在現代供應鏈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2017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該文件是國務院首次對供應鏈創新發展作出的部署。日前,商務部等8部門聯合下發《關于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的通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這些文件都提到了,要積極穩妥發展供應鏈金融。
蔡進表示,當前,中國的物流金融有三大發展趨勢需要業內把握。一是物流金融向供應鏈金融轉型升級;二是物流產業和金融產業開始進入到融合階段;三是物流金融的發展已進入到與新技術深度融合的新階段。
近年來,國家也接連出臺供應鏈金融的相關政策。
上述指導意見就提出,鼓勵商業銀行、供應鏈核心企業等建立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為供應鏈上下游中小微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資渠道。
受益于政策鼓勵,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比如傳統的商業銀行、電商平臺、P2P網貸平臺、信息化服務商、物流公司、第三方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等紛紛開始布局供應鏈金融領域。而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0年,國內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將接近15萬億元。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