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5-28 09:21:44 億歐

大家還記得兩年前,那起震驚全國的山東非法疫苗案嗎?價值5.7億元的疫苗未經嚴格的冷鏈運輸就銷往全國24個省份。這給整個行業敲響了警鐘。
藥品的安全問題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您可能不知道,疫苗類制品、注射針劑、酊劑、口服藥品、外用藥品、血液制品等醫藥冷藏品的銷售金額占我國醫藥流通企業總銷售額的10%左右,這些醫藥品一旦出現物流過程不當,將導致嚴重的后果。
根據最新數據,2017年,我國醫藥物流總額3.02萬億元,同比增長11.3%。按照每年8%的增長速度計算,預計到2020年,我國醫藥物流總額將達到3.8萬億元。如此巨大的市場,集中度卻并不高,醫藥分銷網絡較為分散,且地域差異比較明顯。
在全國1.3萬家左右的醫藥批發企業中,大部分是地域企業,覆蓋省份少,市場占有率低。而全國性的流通龍頭企業目前只有國藥集團、華潤醫藥、上海醫藥與九州通4家,占有市場份額約為30%。
醫藥物流門檻高,問題著實不少
醫藥物流在我國起步晚、基礎弱,就目前的發展看仍存在一系列問題,對整個行業尤其是中小醫藥物流企業是極大的挑戰。
物流觀念落后
醫藥流通中的服務觀念、管理水平與市場要求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多數企業領導對物流中心的認識不足,多數醫藥流通企業的倉庫千篇一律,以傳統的運作方式處理貨物,效率低下。
信息化程度滯后
醫藥供應鏈應該是一個閉環的生態鏈,但受技術條件限制,我國醫藥冷鏈物流從供應鏈頂層到底層涉及醫藥制造商、供應商、分銷商、零售商等物流節點,沒有實現完全聯網,各環節采用各自獨立的管理方式,無法實現各環節相互之間各種因素的繼承與組織協調,難以實現信息共享,也就難以對藥品及環境等信息進行跟蹤、預警和追溯。
費用高
冷鏈運輸是醫藥物流的重要部分。和普通運輸的成本相比,冷鏈運輸的成本要高出80%,但冷鏈物流的利潤僅為20%左右。同時,我國醫藥冷鏈物流中的設施建設費用、電費、檢測費等均處于較高水平。
某知名醫藥公司技術人員透露,建立一個冷鏈倉庫至少需要100萬元以上的資金投入,相較于普通倉庫400元/平方米的造價,配備保溫系統的冷庫則需要3000元/平方米以上的造價。并且,為了保持倉庫溫度的均勻性,需要花費高額的電費,1萬平方米的冷庫至少需要20萬元/月的電費。加之每年的檢測費用,即150平米以下的倉庫檢測費為8000元,冷藏箱驗證費用為1200元/個。
專業人才匱乏
近年來我國物流產業蓬勃發展,企業對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但與之相應的物流人才教育卻跟不上產業發展的步伐,既懂物流又懂醫藥的人才偏少,全國各地醫藥物流人才缺口很大,至于物流領域的新興產業——藥品冷鏈物流,人才缺口則更加嚴重。
物流大佬入場,傳統企業有勝算嗎?
無論是配送時效、覆蓋范圍還是物流運作效率,傳統醫藥商業公司都比第三方物流企業遜色,但真正給后者進入醫藥行業自信和動力的是政策。
為加快醫藥物流的發展,2016年2月,國家取消了從事第三方藥品物流業務的行政審批事項,第三方物流符合標準即可進入醫藥配送。隨后,國家又多次發布政策,鼓勵綠色醫藥物流的發展。近日,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明確表示,要引導郵政、快遞企業加快發展冷鏈、醫藥等高附加值業務。這將加快第三方物流進入醫藥領域的步伐。
中國郵政
中國郵政是最早在醫藥物流配送領域布局的第三方物流機構之一。早在2006年,中國郵政就開始在寧夏試點配送藥品,并很快取得GSP認證證書。隨后幾年間,中國郵政又相繼在甘肅、內蒙古、安徽等地試點。中國郵政的網絡優勢目前在國內無人能望其項背,尤其是在一些農村地區,像國藥集團、九州通這種網絡基本覆蓋全國的公司,有時候還得與中國郵政合作才能完成配送。另外,各地郵政與當地政府之間的良好互動,也是其他公司所不具備的。
順豐
2014年3月,順豐單獨成立了醫藥物流事業部。目前,順豐醫藥取得了GSP認證及第三方物流許可,規劃自營醫藥倉7個,已落地4個(廣州、南京、成都、西安),總倉儲面積超過80000平方米;已建成投產26個專業醫藥中轉場,零擔干線網絡覆蓋全國22個省、逾960個區縣;服務客戶有哈藥集團、華潤三九、賽諾菲制藥、廣藥集團等。
京東
京東同樣不甘落后。4月8日,京東醫藥物流與安徽華源醫藥在安徽太和華源物流園區簽署了醫藥云倉合作協議。目前,京東醫藥物流已在山東、湖南、河北、安徽等地開展業務,和國藥集團、紅運堂、華濰藥業、福康藥業、廣林藥業進行合作,可提供符合GSP認證要求的商品驗收、入庫、存儲、養護、出庫等服務,覆蓋干線配送、終端配送等各環節。
DHL
DHL等外資巨頭也踴躍“入伙”。2017年8月,上海醫藥集團與DHL中國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拓展在醫藥、大健康產品、醫療器械領域的第三方物流倉儲、配送及增值服務等業務。
不可否認,物流大佬的進入,會對傳統醫藥配送企業產生巨大威脅。讓諸多中小醫藥流通企業轉型做配送,和這些快遞公司競爭,根本沒有勝算。如果從這個角度看,中小醫藥流通企業衰敗毫無懸念。
但醫藥物流對第三方物流企業來說也存在一定的挑戰。藥品不是普通商品,配送需要有專門通道,普通商品誤投遲投,影響的只是效率,而藥品誤投遲投,影響的則是健康和生命。第三方物流企業若要深度拓展這塊市場,所需要的硬件設施、管理系統、專業人才都是普通的時效性運輸業務所不能比擬的。
在業內人看來,無論是京東還是順豐,業務開展并沒有設想的順利。一方面是專業人才的欠缺,醫藥物流的人才現在還是集中在傳統的醫藥商業公司,盡管上述兩家公司都從行業儲備了不少人才,但總體還是不夠。同時,監管還沒有完全放開、門檻還在。這也是順豐、京東等公司不能單獨進入,而是必須收購當地醫藥公司,或與當地有GSP資質的商業公司合作的原因。
另外,對于藥品運輸和使用環節,藥監局、商務部、交通部還存在監管盲區,這也是制約社會物流徹底進入醫藥行業的因素。
盡管目前還存在這些制約因素,從長遠看,快遞公司全面進入醫藥行業,只是時間問題。或許不久,還會有更多公司進入,比如申通、圓通……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