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5-30 10:04:08 搜狐科技
關注中物聯
互聯網時代的供應鏈金融并不是 1+N 核心企業模式或者 M+1+N 上下游拓展模式,而是一個完整的生態圈。是一種跨企業、跨行業、跨區域的、與政府、企業、行業協會等廣結聯盟、物聯網和互聯網相融合的金融生態平臺。
供應鏈金融現狀
據悉,全國企業的應收賬款規模在 26 萬億以上,到 2020 年,我國供應鏈金融的市場規模可達 14.98 萬億元左右。目前國內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剛突破 8 萬億,這說明未來可以挖掘的空間仍然很大。
當前,供應鏈金融的環境出現了新的變化。
一是供應鏈的全鏈條信息化正在進行;
二是金融服務越來越重視交易數據和行為數據的收集和挖掘;
三是平臺建設越發重要。
在這樣的背景下,商業銀行依托供應鏈,構建“1即N、N即1”的金融服務生態圈,以“數據質押”為核心開展綜合服務將是大勢所趨。
供應鏈數據化:以“數據質押”為核心的生態
構建以“數據質押”為核心、“1即N、N即1”的金融服務生態圈將成為未來供應鏈金融服務的重要趨勢。對于商業銀行而言,應以供應鏈為切入點,以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為基礎,分兩個層次,構建以“數據質押”為核心的金融服務生態圈。
商業銀行能夠獲取客戶足夠時間長度、真實、可持續、可交叉驗證的交易數據和行為數據,從而使用線上“數據質押”為核心與線下實際抵、質押為補充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以客戶為中心的各種金融和非金融服務。
交易標準化:邊界逐漸清晰、接口標準規范
交易標準化可以分為,交易場所標準化,各種交易所,交易平臺將會越來越多;交易接口標準化,與交易對手方的接口會清晰標準;交易合約標準化,保證交易的快速達成,標準合約交易會越來越多,并且這種合約可質押可再次流通;
交易對手標準化;合格交易商制度會規范;交易流程標準化,通過標準嚴格的流程約束交易整個過程,能夠規模化擴張;交易結果標準化,結果可預測,可定義;交易數據標準化,交易過程中的數據內容格式會逐漸統一,保證數據的互通互聯高效。
平臺專業化:出現專業、垂直的供應商
隨著社會分工的精細化、縱深化,將會有更多的專業化、垂直化的業務平臺(包括數據平臺,電商平臺,物流平臺等)產生,專注于各自行業精根細作,集信息咨詢、交易、擔保、投融資等服務于一體。
而銀行等機構將和這些業務平臺緊密支持,提供批發資金,擴大銀行客群,提高銀行收益,與電商共同發展。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