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6-05 19:10:54

面對新的環境,第三方醫藥物流企業到底應該如何應對? 以下為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醫藥物流分會副會長在2018國際醫藥供應鏈峰會暨第七屆中國藥品冷鏈物流峰會上演講的主要內容:
一、新環境
1.取消三方審批
2016年2月份國務院印發了《關于第二批取消152項中央指定地方實施行政審批事項的決定》(國發〔2016〕9號),決定取消從事第三方藥品物流業務批準等7項中央指定地方實施的食品藥品行政審批事項,很多物流企業都認為春天到來了,但實際上兩年下來之后是相反的,因為藥品的特殊性,我們看到更多地方是把這個門關上了。取消藥品第三方物流審批初衷是鼓勵擁有完整質量體系的大型醫藥商業流通企業、物流企業向供應鏈各方開放其物流資源,降低成本和提高醫藥物流效率。該嘗試是以服務提供方符合國家要求的質量規定為前提。物流行政審批取消并不意味著放棄監管和質量要求。
2.兩票制
“兩票制”對物流的影響是最大的,使得醫藥生產企業的成本迅速上升。原來只需和一家全國總代對接,到現在需要和幾十家上百家代理商對接,人工成本直線上升。運輸部分也是同樣的,送達的下游企業數量的大幅增加帶來的是物流成本直線上升,同時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篩選適合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方面。兩票制對于醫藥制造企業而言,藥品的流通追溯對信息化管理的需求與日俱增,例如企業管理系統、倉儲管理系統、客戶管理系統等投資也將被迫增大。
3.供應鏈創新與應用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7〕84號)要求,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人民銀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決定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希望可以通過試點,使現代供應鏈成為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的重要領域;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成為“一帶一路”建設和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要載體。醫藥的供應鏈是一條特殊的供應鏈,有很多的創新點,希望我們的會員單位關注這個文件,盡快跟自己所在地方的商務部門溝通。在這之前,我們與醫藥物流分會五位會長也與商務部領導針對醫藥供應鏈的事宜進行了座談。
4.“食藥總局”到“藥監局”
盡管食藥監總局的職能被劃入大市場,但仍在其中單設了藥品監督管理局,可以說是“合中有專”。單設體現了藥品監管的重要性、特殊性、專業性,保證了藥品監管的相對獨立性,也是綜合監管與專業監管的一種妥協結果,可以預見接下來的行業監管不會放松,監管只會越來越嚴。
5.營商環境
去年一場大火導致北京所有的非法倉庫都在被陸續拆掉,現在北京注冊一個物流公司都不行了。實際上這是大環境在變,我相信北京的現象不是一個特殊的現象,接下來一線城市的倉儲資源會變得越來越緊張。
6.消費環境
醫藥行業更多的在聊政策,但實際上消費者群體也變了。80后、90后他們的消費行為在變,這些變化將來也會影響整個行業,因為最終行業的發展要靠市場來拉動。再看消費場景,消費場景也在不斷改變,原先從事物流的都是在做B2B業務,就是從廠家到流通然后再到醫院或藥店等終端。但是現在發展新型物流,物流跟消費者直接接觸,這是未來新的消費場景。天士力在這方面做了一些嘗試——門特送藥,我覺得未來上門服務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因為消費者和消費場景都已經發生了變化,或者說消費者已經被現在的電商、外賣,培養了新的消費習慣。
二、新走向
1.運營規范化
醫藥物流與傳統物流的區別就是政策影響特別大,醫藥物流企業隨時要對當下政策有一個深度的解讀。社會物流企業要進入這個行業,還要把醫藥物流質量抓起來,總之規范化是從事醫藥物流最基本的底線。
2.管理精細化
降本增效一直是所有企業都關注且持續進行的一個事情,對于醫藥物流行業企業來講更是這樣,尤其是在上層政策變化不斷、毛利率持續下滑的大環境影響下。倉儲物流作為醫藥商業企業重要的成本中心,通過更加精細的管理方式來降本增效是每個企業都將面對的。
3.分工專業化
在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里面,也提出企業應該走向專業化、特色化。今后專業化的分工將會越來越明確,現在很多企業都想把所有的事全干完,實際是很難的,比如企業都需要做驗證,但驗證是很專業的工作,應該由專業的公司去做,但我看到企業更多的是自己在做,大家的驗證互相不認,造成了大量的浪費和不必要的成本。
4.服務社區化、訂單碎片化
新醫改中很重要的一個方向是分級診療,走向社區化,離患者更近。接下來很多工作都要在社區里進行,最近我見的投資商說要把社區的所有服務打通,洗衣、便利店、健身房、藥店、菜市場等等,這背后還有共同配送的市場。社區化的背后是物流的訂單越來越碎片化,對傳統物流配送中心來說是一個挑戰。我們在臺灣考察的時候處方藥是按片來管理的,這對于物流來說操作難度會越來越大。
5.網絡深度化
現在很多企業都已經實現了一二線城市的物流網絡,接下來三四線城市、四五線城市的網絡,包括鄉村怎么去實現呢?現在越往下配送成本越高,這就講到了共享,大家的網絡共享才能讓成本真正的降低。我上個月在南京開了一個餐飲供應鏈峰會,麥當勞、肯德基的老總說他們特別希望聽到的就是北上廣又開了一家店,每開一家店物流成本就降低了一些,現在最害怕的是在三四線城市開店,因為成本是很高的。所以我們看到肯德基在開店的時候,往往會一個城市開出四五家來。
6.信息共享和技術化
信息化背后是標準化,但是現在很多企業是信息孤島,沒有互聯互通。雖然企業在全國有很多家公司,但實際上信息還是孤立的,系統并沒有完全打通,更不用說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信息共享,所以未來信息的互聯互通很重要?,F在人工成本越來越高,技術對一個行業的影響很大,有時候會顛覆整個行業。在我們這個領域也一樣,我們現在也看到越來越多的自動化的、無人的倉儲設施,包括還有一些新的保溫技術。在醫藥冷鏈行業,箱子有各種各樣的材料,一個新型材料出來就有可能把整個行業都顛覆了。
7.人才戰略化
人才一定會成為企業發展的戰略。我覺得所有的企業負責人都應該把人才當成戰略去做,我們推出了醫藥物流大講堂,跟有物流專業的高校進行合作,我們愿意跟大家一起來推動校企合作,提前把人才戰略布局到學校。在人才化方面做得比較好的是德邦,因為在德邦的公司架構里面,副總裁級的有好幾個都是30歲左右,德邦在管培生戰略里做得也是非常好的。
8.數據化
實際上在傳統的快銷行業里面已經實現了數據化,是靠什么?靠預測。比如今天要買一個牙膏,一定是系統早就知道我需要牙膏,早在我家附近備了。以前叫B2C,生產企業生產什么,消費者買什么,以前叫人找貨,現在叫貨找人,現在叫C2B,倒回來了。醫藥領域是一個相對特殊的領域,預測訂單是比較難的一件事,但是慢病管理部分完全是可以與大數據相結合的。也會有更多常態的需求是可以預測的。
9.供應鏈化
無論是醫藥流通企業還是醫藥物流企業,將來一定會走向供應鏈化,也就是上下游的協同發展。我們在歐洲看過一家醫藥流通企業,他們跟生產企業高度協同,生產企業生產什么,是流通企業告訴他的,這就是供應鏈的一體化發展。我們也會在醫藥領域推動醫藥供應鏈的發展,希望大家能夠參與到我們首批的試點企業當中來。
10.國際化
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醫藥消費市場、第一大原料藥出口國,已經受到全球的關注。隨著國力的增強以及“一帶一路”等戰略的實施,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已經是必然趨勢,醫藥物流市場的國際化也同樣值得關注。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