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6-15 09:43:53 電商報

一年一度的618全民年中購物節進展得如火如荼,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618已經成為了新零售的天下。電商巨頭們不但一舉打通線上線下,還引入了即時配送企業充分發揮物流優勢,發起618期間獨特的新零售爭奪戰。
盡管巨頭們的布局給即時配送帶來了不少向上的變量,但直至目前為止即時配送領域卻依然存在企業邊界混亂、服務質量遭質疑甚至配送安全等行業問題,未來誰能優先解決這一系列痛點,將最有可能搶占新零售的跑道。
即時物流參戰618
6月11日,達達-京東到家CEO蒯佳祺發布全員郵件,蒯佳祺在郵件中透露,“6.18”期間,達達-京東到家的日單量將超過1000萬,交易總額將為去年5倍。通過技術能力和AI智能算法等黑科技,為618期間的商品銷售提供物流支持。
據京東方面數據顯示,達達-京東的物流業務已經覆蓋全國400座城市中的100多萬家商戶和數億消費者,并與10萬多門店進行了合作。大賣場、超市、社區生鮮店、便利店、藥店等多種業態的10萬多家門店將同達達-京東到家一同聯動。
據《》了解,京東旗下O2O子公司京東到家,自2015年上線以來,一直致力于打造生活服務一體化平臺,而之前也早就參與過京東不少大型促銷活動。2016年4月,京東到家和眾包物流平臺達達正式合并,京東占股47.4%成單一最大股東。雙方合并后,達達-京東到家一直保持著獨立運營。
事實上,京東并不是618期間唯一一家調用即時配送搶占市場的電商企業。蘇寧早在6月1日就打出“提前搶”的口號,蘇寧物流多個 AGV機器人倉庫也同步投入使用。據蘇寧透露,機器人倉庫群平均每小時揀選超過5000個包裹,最快只需10分鐘包裹即可揀選出庫。
6月6日,阿里旗下的菜鳥網絡便宣布“新物流”將全面迎接天貓618的首場“大閱兵”。新物流的“尖子兵”包括盒馬30分鐘達、天貓超市1小時達、菜鳥“門店發貨”2小時達成為大促的標準服務,分鐘級配送已經涵蓋生鮮、美妝、母嬰、快消、服飾、醫藥等多個品類,并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拓展。
不難發現,在今年的618大促期間,即時配送在各大電商平臺大放光彩。實際上,隨著消費者對于網購時效性的要求逐步提高,以無人零售和智能物流等概念引領的新零售大潮的席卷之下,即時配送的地位在未來電商格局中將會越來越突出。
即時配送潛力巨大
自點我達創始人趙劍鋒2009年提出即時物流這一概念以來,致力于為用戶提供極速、準時的門到門末端配送服務,在近幾年來外賣的拉動之下,似乎終于迎來了春天。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即時配送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報告顯示,在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即時配送市場交易規模方面,達到436.28億元,增長24.5%。
在用戶規模方面,據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即時配送用戶規模達到3.93億人,增長7.0%,隨著人口紅利的消退,增速將有所放緩,各平臺將服務標準化、系統化作為重點,提升用戶體驗,增強舊用戶粘性和吸引新用戶。
據艾媒咨詢發布的《中國即時物流行業研究報告》預測,2018年和2019年國內即時物流行業訂單分別會達到124億單和159.2億單,訂單增速分別為39%以及28.4%。分析師認為,用戶消費升級,消費者對消費體驗期望值增加,即時配送由于快捷、便利的優勢受到消費者追捧,新零售的發展帶動即時配送行業需求提升,未來即時配送行業用戶規模仍有較大發展潛力。
巨大的發展潛力引來了資本的目光,快遞巨頭和零售巨頭紛紛布局即時配送。值得注意的是,巨頭們的入局也極大地引導了即時配送的發展,進一步擴大了后者的影響力。
巨頭紛紛開展布局
早在2016年,順豐就承包了百度外賣國貿商圈的配送服務;一年后,順豐更一舉拿下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等快餐品牌以及天虹、華潤萬家、家樂福等零售品牌的配送服務,組建近4000人規模的專職配送團隊。
與此同時,不甘落后的圓通也順勢推出了“計時達”,這項服務包括即時配送、同城限時、省際限時3款產品,主要提供針對貴重物品、3C產品遞送以及個性化配送等高質量、高時效服務。時至今年3月,韻達也終于傳出消息稱,即將推出“云遞配”切入即時配送領域,首批開放城市在上海,其他城市將陸續開放。
除了物流巨頭,電商零售巨頭也紛紛殺入即時配送市場。先是京東推出和順豐類似的快送服務“閃電送”;然后便是蘇寧提供的極速配送“分鐘級”和今年5月推出的精準送達服務“準時達”, 二者配送能力形成有效互補。不難發現,各大企業如此急于殺入即時配送,除了完善自身的物流服務之外,更在乎的無非是趁著市場尚未出現巨頭之前,提前占領用戶和市場,為接下來的發展打下根基。
盡管即時配送已經發展多年,但直至目前為止卻依然存在企業邊界混亂、服務質量遭質疑甚至配送安全等行業問題。即時配送自出現以來便被強調:快、迅速、及時,但對于配送員的人身安全以及城市的交通安全而言,存在著極大的隱患。
今年3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強調,各地公安交管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快遞暫行條例》要求,嚴查嚴管配送員闖紅燈、逆行、占用機動車道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加強源頭管理,提高配送員行車安全。
5月,深圳交警指導深圳市食品行業協會、電動自行車行業協會及各外賣企業建立“即時配送行業交通安全聯盟”,規范行業自身管理,種種跡象顯示,有關部門對即時配送的監管正呈現嚴管的趨勢。
雖然巨頭們的布局給即時配送帶來了不少向上的變量,但即時配送領域所存在的一系列行業問題卻不容忽視,而未來誰能優先解決這一系列痛點,將最有可能搶占新零售的跑道。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