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6-29 10:06:00 金羊網

快遞封單、封套、填充物、塑料袋、編織袋、包裝箱、膠帶……如今,快遞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經常接觸的事物。2017年,廣東的快遞業務量達到了上百億件之巨,連續六年居全國第一。在快遞業繁榮的同時,海量的快遞包裝如何處理,如何實現綠色化,成為了重要環保課題。
昨日,由廣東省環保廳牽頭,組織召開了快遞電商行業推進綠色包裝工作座談會,各相關職能部門、快遞企業、電商企業、相關行業組織等參加了座談。
現狀
目前快遞包裝存在四大問題
記者從座談會上了解到,2017年廣東省快遞耗材情況(估算)為,快遞運單消耗了101.35億件,封套15.3億件,塑料袋40.8億個,編織袋15.3億個,包裝箱48.9億個,膠帶83.7億米,內部填充物14.7億個。
由廣東省環境科學研究院所作的《廣東省快遞業綠色包裝調研情況匯報》(以下簡稱“匯報”)指出,目前快遞普遍存在著過度包裝現象、包裝材料再利用率低、包裝材料生產環境影響、部分塑料包裝存在安全隱患等四大問題。
其中,由于快遞業暴力分揀現象嚴重,許多電商商家為了保護商品進行了二次包裝,造成大量包裝浪費。包裝過程中使用大幅超過商品本身尺寸的紙箱,或者盲目采用過厚的紙箱。在包裝盒內摻入大量“無效”填充物。
建議
提倡減量包裝實現循環再用
匯報提出建議,在發展快遞綠色包裝技術中,應提倡減量化包裝,包裝材料的使用以縮小包裝空間尺寸為主;運輸過程實現優化,在運輸過程中避免包裝破損;建立新型的回收體系試點,實現包裝循環再利用;創新包裝材料和研發可降解材料。
對此,省郵政管理局政策法規處處長匡莉莎表示,目前快遞行業的利潤空間比較低,對于大多數快遞企業來說,在環保創新上沒有動力,同時也缺乏一個能夠覆蓋全行業的標準,需要政府推動。她建議,政府對于快遞企業在環保創新上的舉措進行補貼,提升企業自身的積極性。她還認為,包裝的問題不只是快遞行業,還牽涉到包括電商在內的上下游企業,需要在整個鏈條上進行推動。
順豐速遞的與會代表肖高飛則表示,順豐有一個40人的團隊,專門進行包裝的研究,重點任務就是包裝的減量化。并且計劃在未來的三年內,在綠色包裝方面投入15億元進行研發,目標是最終實現包裝使用全降解材料,做到只有快遞,沒有垃圾。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