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7-10 10:57:47 太平洋電腦網

今年年初(2月8日),中國經營報的一則報道爆出一個勁料——一位EMS快遞員稱“過完春節,我們就要回歸郵政管理。”據這位快遞員介紹,公司業務在市場化的背景下競爭力不足,所以回歸中國郵政集團(以下簡稱“中國郵政”)統一管理,可以配備更多的人力和財力。
這位基層快遞員口中所說的“回歸中國郵政統一管理”就是組建寄遞事業部,簡單講就是把郵政速遞物流業務(EMS)與郵政傳統業務進行合并和重組。
7月2日,中國郵政官網的一則信息終于坐實了五個月前的傳言。這一天,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召開深化寄遞翼改革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主題就是改革,就寄遞事業部組建具體事宜進行工作部署和戰前動員。
靴子落地,但民營快遞的同行們卻并沒有給予此事應有的關注。老鬼今天提個醒,來跟大家掰扯掰扯:為什么民營快遞的同行們一定要關注,而且要高度關注“國家隊”的這個大動作。
01寄遞翼改革,怎么深化怎么改?
寄遞翼是什么?聊這個話題之前,有必要給大家普及一下相關知識點。
三年前,2015年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正式確定和提出了一個對自身影響深遠的戰略——“一體兩翼”經營發展戰略。
“一體”就是要以郵政窗口資源為基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打造適應現代電子商務發展模式的線上線下為一體的綜合便民服務平臺。
“兩翼”就是金融翼和寄遞翼。其中金融翼是指以銀行服務為基礎,包括保險、證券、投行、資產管理等在內的綜合性金融產品及服務;寄遞翼是指中國郵政所經營的各類寄遞業務,要以電子商務寄遞發展為契機,重新確立郵政在寄遞市場的主導者地位。
單看這個戰略,你就知道“國家隊”手里的資源有多豐富和強大了。
話題回到寄遞翼。按照中國郵政的規劃,寄遞翼是指中國郵政所經營的各類寄遞業務。那具體又都包括哪些呢?老鬼就用中國郵政官網的一張截圖來給大家說明:
如圖示,幾個具體業務分欄中,郵政業務和速遞物流就是寄遞翼。其中——
郵政業務具體包括報刊圖書的發行郵寄、郵品郵票(信件信函寄遞)以及包裹寄遞。需要指出的,郵政業務也是國家法律規定的普遍服務,是郵政企業必須要承擔的義務。為了保證這項業務不中斷,國家每年都會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我們通常所說的村郵站、遍布縣區以及農村的郵政局(所)都在這個業務之內。
速遞物流就很好理解了,就是我們通常所講的EMS。大家耳熟能詳的特快專遞就是其知名度最高的產品。速遞物流是完全市場化運營的模式,跟承擔著普遍服務義務的郵政業務不同,不享受國家財政補貼,一切都按市場化規律來辦事。
理清了這些關系,我們再來看中國郵政這次深化寄遞翼的改革。
既然是深化,那肯定是在已有的基礎上進行深化。對這個問題,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一把手”總經理、黨組書記李國華進行了詳細說明。在7月2日的動員部署會上,他說——
集團公司于2015年推行了以整合產品體系、統一營銷政策、整合網絡資源、統一信息系統、統籌投遞協作、強化專業化經營等為主要內容的包裹快遞業務改革,推動郵、速兩個主體放開經營。三年來,經過郵、速雙方的共同努力,業務發展持續加快、網運能力大幅增強、運營管理水平顯著提升、客戶體驗進一步改善,取得了讓市場刮目相看、讓監管部門大加贊許、讓郵政人引以為豪的改革成績。但在發展中,也出現了新的矛盾和問題,必須持續深化改革。
李國華的這段話,精準地概括了中國郵政近三年的改革成績,主要有兩個核心點:一個是包裹快遞業務改革;另一個是郵、速兩主體放開經營。
老鬼的理解是,過去三年的郵政業務和速遞物流改革,兩個主體業務單元基本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也出現了新的矛盾,因此,改革不能停,還得持續深化。
怎么深化,怎么改?老鬼梳理了中國郵政7·2會議報道的官方消息,要點如下——
一個大原則:按照中央對國企改革的總體部署,積極推進郵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對標四個趨勢:順應快遞物流行業專業化、資本化、高端化、國際化的發展趨勢,鑒優秀國企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的改革經驗;
遵循“三步走”戰略:落實集團公司“一體兩翼”經營發展戰略,確立了“整合資源、加快發展、引戰上市”三步走的戰略發展目標;
與此同時,在改革中要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認真落實“四個同步”“四個對接”要求,為企業改革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最后,這次改革的預期是什么?李國華給出了一個具體的目標:打造社會贊譽、行業領先、收入規模超千億元的綜合物流服務提供商。
李國華提出,中國郵政一定要強化問題導向,通過深化改革,堅決破除體制機制弊端,進一步健全完善市場化、專業化機制,建立科學規范的治理結構,突出質量、效益優先的發展定位,促進經營管理和創新能力不斷提高,服務品質和客戶體驗有效改善,科技水平和競爭實力明顯提升,業務結構持續優化,規模效益同步提升,員工收入穩步增長,企業品牌美譽度和影響力顯著提升,努力打造社會贊譽、行業領先、收入規模超千億元的綜合物流服務提供商。
02民營快遞該關注什么?
以上內容是老鬼結合官方的報道,簡單梳理了中國郵政深化寄遞翼改革的思路和目標。其實就是想表達一個意思:在國企改革的新一輪大潮中,不論是貫徹中央的精神,還是基于市場的競爭的壓力,“老大哥”真的要背水一戰了。
接下來我們聊一下民營快遞該關注什么?
上文中老鬼已經指出,中國郵政手里的牌、可用的資源太多太多了。不管當局者如何出牌,民營快遞的同行都有必要了解這位“老對手”的想法和打法。
具體怎么打?中國郵政官方截至目前仍未透露更多的訊息,但李國華在年初(1月22日)召開的全國郵政工作會議上曾提及:2018年,公司將系統推進寄遞翼改革。要充分整合寄遞資源,組建寄遞事業部,對寄遞業務實行統一管理、統一經營、統一網絡、統一核算、統一考核。
同時,中國經營報的報道也提到了網上流傳出的一份關于“寄遞翼改革”的方案。方案中提到——
客戶資源方面,將采用網格化管理,前端全產品營銷,后端分層分網運作;
網點資源方面,原則上一定距離內的網點要合并;
財務核算方面,國際、標快劃歸速遞物流公司,快包劃入郵政公司,兩者相加形成事業部財務報表,由中國郵政負責整體會計核算。
上述消息雖然未被中國郵政官方證實,但同時也沒有被否認。微信公眾號“草根匯物流”昨天也爆出了一張疑似中國郵政此輪改革的推進時間表——
如圖所示,中國郵政在要求各省制定施方案時,明確提到了組織機構(統一網絡,部分網點合并)、財務管理(統一核算,報表合并)以及網運調整和營銷資源整合等。
具體到各個產品和業務線的調整,雖然仍屬“商業機秘”,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這輪改革的推進,尤其是“郵、速合一”的落地,中國郵政可以減少更多的內耗,“網格化管理,前端全產品營銷,后端分層分網運作”的方式也可以有效解決困擾包裹快遞業務上郵、速兩家多年來的“左右手互搏”弊病。
兄弟齊心,合力對外——這對民營快遞來講,恐怕不是一個好消息。
除此之外,郵、速業務實現“五統一”后,原來的速遞物流除了更充分的享用郵政通達全國、無處不到的網絡資源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可以間接享受到國家對郵政業務的“政策紅利”:比如道路運輸方和通行方面的便利,惠農助農方面的優惠政策,以及在企業用地、稅收、通關等其他方面給予的扶持。
另一個讓民營快遞同行們“眼饞”的資源是郵政體系中的金融資源及其相關資源,即金融翼:在寄遞翼的深化改革中,金融翼勢必會提供強有力的支撐。郵儲銀行、中郵保險、中郵資本、中郵證券…你能想到的,郵政都有。
這樣一手好牌,中國郵政能不能打好,我們不知道,也無法進行準確的預測。上一個十年,堪稱民營快遞發展最快的黃金十年。國家郵政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民營快遞企業業務量市場份額為92.2%,業務收入市場份額為85.6%。
遺憾的是,對中國郵政,尤其寄遞業務來講,上一個十年卻是失落的十年,國內市場份額被民營快遞一搶再搶,現在國際業務也開始面臨同樣的境遇。
作為民營快遞的“老對手”,中國郵政能否借勢這輪改革一掃過往的陰霾?民營快遞們又該如何看待“國家隊”即將發起的反擊?老鬼想說兩句話——
第一句:哀兵必勝;
第二句:任何時候都不要小視任何一個對手,即便你曾經打敗過他,在再次交手的時候也要做最壞的打算,然后向最好的方向努力。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