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將建內河航運“黃金水道” 三市將受益
發布時間:2018-10-08 14:14:59 經濟導報

山東內河港口建設又獲政策支持,省政府近日印發的《關于突破菏澤、魯西崛起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提出,支持菏澤內河港口、棗莊內河港口、濱州海港港區建設,支持濱州、德州、聊城等市推進徒駭河復航工程前期研究。
在山東港航交通版圖上,一條內河航運帶動沿河產業帶興起的“黃金水道”雖然輪廓初現,但經濟導報記者采訪發現,距離真正通航還需時日,其中有不少梗阻待破。
徒駭河借力社會資本
《意見》提出,支持濱州、德州、聊城等市推進徒駭河復航工程前期研究。
徒駭河流經河南、河北、山東三省,據史料記載,在清代徒駭河就是一條聯通江南和東北的“黃金水道”,通航總里程曾達436公里。在山東,徒駭河流經聊城、德州、濟南、濱州等四市。
經濟導報記者從山東省港航局獲悉,上述四市已對通航做了不少前期工作,并聯合召開了徒駭河復航前期工作推進會,互通徒駭河復航工程前期調研情況,圍繞復航,進行專題研究。四城正“抱團”推動,建立聯動工作機制。山東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港航專家丁柒成表示,徒駭河航道被規劃為長339千米的三級航道。根據相關規定,三級航道可通航千噸級船舶進行貨運。
一個難題是,要實現復航,需要大筆投資對河道和河道上的橋梁、水閘進行改造。例如,徒駭河在濱州沾化入海,之前這一段淤積嚴重,且受潮水限制,僅季節性通航,而沾化當地企業礦土、電廠煤炭等大量散貨物資需經港航運輸,航道通行能力不能滿足需求,疏浚治理徒駭河河道就成為突破點。在這之前,徒駭河已經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航道疏浚工程基礎條件已經具備,但囿于財力未能落實推進。
今年以來,徒駭河綜合開發項目落地提速。據悉,沾化區與中嘉港航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在中運建設有限公司、北京海綿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中嘉港航共同出資下,1月8日成立徒駭河綜合開發公司,致力于徒駭河復航和港口運營建設,同時,開發富國港工貿倉儲物流園區、海綿(小鎮)示范工程園區、“一水多用”綜合工程項目及醫養結合、文旅等徒駭河相關服務業項目。今年3月份,沾化區專門召開徒駭河航道疏浚及綜合開發利用項目推進會。
京杭運河升級改造中
《意見》提出,支持棗莊內河港口建設,實施京杭運河升級改造工程,推進運河各港區作業區工程及配套航道工程建設。
一名常年關注京杭大運河建設的知名交通專家分析,不可忽略的現狀是,從京杭運河沿線省市看,山東在規模和發展水平上還相對落后。
山東省交通運輸廳的一組數字顯示,2015年,京杭運河山東段、江蘇段和浙江段完成貨運量分別約5200萬噸、4.1億噸和2.1億噸;2015年山東省、江蘇省和浙江省內河港口吞吐量分別完成7920萬噸、5.5億噸和3億噸。加快港口和航道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內河水運的通航能力和服務水平,成為山東內河水運發展的重中之重。
“十三五”期間,山東京杭運河港航規劃建設項目42個,總投資220億元,到2020年全省通航里程達到1350公里,港口吞吐量達到2億噸。
經濟導報記者從棗莊市發改部門獲悉,京杭運河棗莊段正在升級擴容,建設萬年閘復線船閘工程、二級航道整治工程,形成以京杭運河高等級航道為主體的內河航道網,這一項目被納入棗莊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概算總投資26.2億元,工期2年。今年3月,國家交通運輸部批復了這一重大工程的專項補助資金,補助金額約為9.93億元。
內河航運是運力最大、耗能最少、污染最小的內陸運輸方式,京杭運河復航的直接經濟效益有多大?
一名運河濟寧段船主算了一筆細賬,從山東往江蘇運送石子,噸運費在10多元,一次少說可運1500噸,而用汽車運輸,通行費、燃油費加起來,成本翻倍。上述專家也表示,目前整條京杭大運河通航的河段,至少能抵得上七八條等長距離的高速公路運力。
隨著航道的逐步開發建設,配套港口項目正同步進行,據觀察,各地都在引進社會資本,探討如何推進以港口為樞紐的鐵水聯運業務,帶動臨港產業發展。本月上旬,山東交通系統一批中高層赴浙大參加培訓,主題圍繞多式聯運和綜合運輸新思路展開。
新萬福河復航二期工程進行時
“計劃投資21.2384億元,工期3年,復航后,新萬福河航道將為三級航道,貨運量2020年預計為2070萬噸。”菏澤新萬福河航道復航工程啟動之時,菏澤市交通運輸局相關人士介紹。新萬福河是一條直通菏澤市區腹地的水運主通道,沿線是大型煤炭產區,航道建成后可作為腹地區域煤炭、礦建材料、農副產品等運輸要道,對促進魯西南及對接蘇、滬、浙及長江三角區域經濟帶意義深遠。
作為國家發改委和交通運輸部的重點支持項目,新萬福河還是京杭運河的重要支線航道之一,復航后,從成武或者巨野乘船,可直通京杭運河。
去年2月,菏澤市發改委對新萬福河復航二期工程正式批復立項,如今,航運梯級工程、新建改建候樓、二級船閘及提水泵站正在建設。
9月12日,山東省發布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2018-2035年),提出構建以京杭運河、小清河、黃河、徒駭河航道“一縱三橫”為主骨架,以濟寧港為核心,棗莊、菏澤、泰安港為輔助,其他一般港口為補充的航運體系,把內河航運發展成帶動沿河產業帶興起的“黃金水道”。
“黃金水道”何時能暢通無阻?“用什么方式‘穿黃’?適用于哪條航道?內河航運復航中,‘穿黃’是又一難題。”前述專家表示,從建設方案和綜合效益出發,水運專家學者聚焦京杭運河開通穿黃隧道工程項目,就如何實現“黃運”分治、以湖濟運、恢復通航等進行了多輪會面研討,如今方案“難分高下”。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