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10-30 11:28:14 大洋網

國家郵政局29日在官網發布關于2018年前三季度郵政行業經濟運行情況的通報。根據通報,前三季度,全國快遞業務量完成347.4億件,同比增長26.8%;快遞業務收入實現4246.3億元,同比增長24%。
其中,同城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分別完成79.7億件和648.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8%和29.5%;異地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分別完成259.8億件和2170.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1%和24.2%;國際/港澳臺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分別完成7.9億件和428.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9.3%和15.3%。
通報稱,前三季度,全國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同比增速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從季度來看,快遞業務量第一、二、三季度的增速分別是30.7%、25%和25.6%,在經歷了二季度的增速回落后,三季度增速回升跡象初顯。在關聯產業的各個部門中,快遞增速繼續保持領先。快件量月度間差異呈現收縮態勢,淡旺季特征趨于淡化,月度間流量更趨均衡。
郵政寄遞業務量收增速均下降
前三季度,郵政行業業務總量累計完成8565.2億元,同比增長27.2%,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累計完成5673.4億元,同比增長20.9%。分季度來看,全行業業務總量第一、二、三季度同比增速分別為32.9%、25.1%和24.6%,業務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23.6%、21%和18.4%。與去年二三季度量、收提速的態勢相比,今年第三季度增速出現回落。
前三季度,郵政寄遞服務業務量完成176.9億件,實現業務收入28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0.4%和7.9%。其中函件業務量完成20.4億件,同比下降15.5%;包裹業務量完成1734.4萬件,同比下降7.3%;訂銷報紙業務完成130.1億份,同比下降2.5%;訂銷雜志業務完成5.9億份,同比下降1.7%;匯兌業務量完成1955.8萬筆,同比下降33.1%。
通報指出,郵政寄遞服務業務量收同比增速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0.7個和5.5個百分點。當月寄遞服務業務量已連續四個月呈現下降。包裹類業務增速放緩。結構上看,包裹類業務合計占郵政寄遞服務量收的比重分別為15%和64.4%,較去年同期分別提升了4.4個和6.2個百分點。
京滬快遞業務量增速下滑
通報指出,受城市功能疏解、電商用戶轉移等因素影響,龍頭省份京滬兩市快遞業務增速有所放緩,但廣東、浙江兩省增速相對穩定,分別為28.7%和26.7%。河北、河南等省的增速出現上揚。前三季度,河北快遞業務量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2個百分點,達47.3%;河南快遞業務量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5個百分點,達38%。
通報顯示,長江經濟帶上中游增速高于全國。前三季度,長江經濟帶快遞業務量累計同比增幅25.5%,占全國的47.2%。上中下游業務量同比增速分別為35.9%、33.5%和23.1%,業務收入增幅分別為34.0%、27.6%和20.4%。其中上中游業務量占比分別從去年同期的9.7%上升至10.3%,業務收入占比從去同期的9.4%上升至10%。
通報還表示,今年以來,在郵政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力推動下,快遞企業更加注重時效和服務提升,價格競爭的局面有所緩解。前三季度,快遞業務單價呈現逐步企穩態勢。快遞業務量排名靠前的省市中,北京、上海、江蘇快遞業務單價繼續保持同比正增長,廣東雖然還處于同比下降狀態,但降幅趨于收窄。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