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11-19 13:34:15 中國物流與采購網

第五屆中國國際物流發展大會2018年11月16-17日在長沙市舉行。來自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物流行業組織負責人、業內專家學者、“一帶一路”沿線城市物流行業管理部門負責人、國內物流及相關企業代表一千多人參加大會。
第五屆中國國際物流發展大會現場
第五屆中國國際物流發展大會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國際物流與運輸學會、長沙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大會以“互聯互通•融合發展”為主題,圍繞“共建’一帶一路’,促進互聯互通,加快物流業創新融合發展”開展交流研討。
第五屆中國國際物流發展大會現場
開幕式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亞歐大陸橋物流分會會長郭敏杰先生主持,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常務副會長、國際物流與運輸學會院士王德榮,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原主席馬力強,長沙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舒行剛,國際物流與運輸學會會長凱文•伯恩等領導出席大會并致辭。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常務副會長王德榮先生致辭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原主席馬力強先生致辭
長沙市常務副市長舒行鋼先生致辭
國際物流與運輸學會會長凱文•伯恩先生致辭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亞歐大陸橋物流分會會長郭敏杰先生主持開幕式
國際物流與運輸學會中國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王恩森先生主持大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貿司副司長吳君楊先生就、國家發改委“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副主任王一軍、國家口岸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黨英杰、中國鐵路總公司貨運部副主任溫克學、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原巡視員于勝英以及國際物流與運輸學會秘書長基斯•牛頓等嘉賓在大會上做了專題演講。
國際物流與運輸學會中國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王恩森先生主持大會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貿司副司長吳君楊先生演講
國家口岸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黨英杰女士演講
國家發改委“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副主任王一軍女士演講
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原巡視員于勝英先生演講
中國鐵路總公司貨運部副主任溫克學先生演講
國際物流與運輸學會秘書長基斯•牛頓先生演講
2013年金秋,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的偉大倡議,五年來“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變為現實,建設成果豐碩。截止目前,中國已同13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140多份“一帶一路”方面的合作協議,同40多個國家開展了機制化產能合作,與多個國家已經編制或著手啟動編制雙邊合作規劃。中國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累計超過5萬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超過700億美元。在沿線國家建設的境外經貿合作區總投資200多億美元,為當地創造20多萬個就業崗位。與17個國家共同核準《“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與23個沿線國家簽訂1.4萬億人民幣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11家中資銀行在沿線國家設立71家一級機構。中老鐵路、中泰鐵路、匈塞鐵路建設穩步推進,雅萬高鐵部分路段已經開工建設。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突破1萬列,到達歐洲15個國家43個城市。
第五屆中國國際物流發展大會現場
16日下午,大會安排了“一帶一路”中歐班列發展論壇暨第二屆WiLAT木蘭匯會議、2018年度全國先進物流企業表彰大會暨中國物流創新發展論壇和亞歐大陸橋智慧物流信息論壇等活動。大家圍繞核心主題,共同研討交流物流業服務于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物流業轉型升級和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議題。
長沙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體澤先生在“一帶一路”中歐班列發展論壇上講話
2018年度先進物流企業表彰大會暨中國物流創新發展論壇現場
第二屆WiLAT木蘭匯會議現場
會議期間,參會代表實地參觀考察了長沙市金霞經濟開發區物流企業,并與企業進行了業務交流和洽談。
中外參會代表到長沙市金霞經濟開發區參觀傳化物流園
中國國際物流發展大會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批準,此前已先后在北京市、四川省遂寧市和江蘇省徐州市成功舉辦了四屆。第五屆大會在長沙市的成功舉辦,對推動長沙市物流業繁榮,特別是長株潭城市群物流協調發展,推進長江經濟帶物流中心建設和湖南省聯通國際國內的物流通道建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湖南本土跨國物流企業,提升長沙的國際知名度、城市影響力和經濟輻射力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