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3-04 08:53:55

網購,讓拆快遞成為全民解壓方式,在各種購物節和日常生活里創造著消費奇跡。但我國快遞行業在經歷著數量極速發展的同時,也經歷著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陣痛。
3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布《關于推動物流高質量發展 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意見》,其中指出,要增強物流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強調發展物流新服務模式,鼓勵和支持云倉等共享物流模式。
(圖:某快遞點堆積如山的快遞)
污染成為快遞行業綠色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
在全國郵政行業寄遞服務業務量迅速攀升的同時,由快遞產生的廢舊包裝對環境造成了極大的負擔。根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數據:2017年中國快遞業消耗了塑料袋147億個、包裝箱86億個、膠帶3.3億卷,編織袋30億條。同時根據調查,超7成用戶會把快遞包裝當作“垃圾”處理,只有19%的用戶將快遞包裝進行循環二次利用。在快遞業務巨大的體量之下,這些污染量不容小覷。
(圖:快遞業務造成大量固態垃圾)
盡管2018年12月國家郵政局發布了《快遞業綠色包裝指南(試行)》,鼓勵企業積極探索使用循環快遞箱、共享快遞盒等新型快遞容器。但由于快遞垃圾回收體系不健全,單純依靠企業力量推進回收體系建立難度較大,導致新型包裝難以推廣。此外,目前可循環快遞箱僅在消費者端進行推廣,尚未與上游供應鏈廠商形成聯動,循環共享體系尚待完善。這些都是物流行業綠色包裝推進過程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
對此,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便在今年兩會上再度對綠色物流提出建議,建議盡快制定循環包裝國家標準,完善綠色包裝回收體系。
蘇寧踐行綠色,呼吁循環包裝守護青山綠水
(張近東今年兩會再度聚焦綠色物流)
作為物流行業流通最為廣泛、也最易于產生包裝垃圾的包裝體系,快遞盒成為亟需行業重視及解決的難題。“共享快遞盒”模式成為解決該問題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從早在2017年就率先啟動的“共享快遞盒計劃”,到去年發布的全鏈路綠色物流解決方案“青城計劃”,看得出,蘇寧既在身體力行的大力推廣綠色包裝,更以促進產業升級、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協同持續發展的視角貢獻了新的思考。
從張近東的建議來看,綠色物流是一項系統性工作,涉及政府、企業、公民等參與者的全情參與:建立綠色包裝標準規范,針對共享快遞盒等循環包裝進行規范;推進城市回收體系建立,建立政府主導、政策扶持、企業積極參與的綠色包裝推進組織,有規劃有秩序地建設綠色電商城市;聯合企業、社區、學校等,探索建立包裝回收試點,建立綠色園區、綠色小區、綠色校園等,逐步提高公民綠色環保意識;聯合上下游供應鏈廠商,推動入庫商品包裝減量化、可循環化,建設全鏈路綠色循環共享機制。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