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5-05 12:01:11 中國交通新聞網

亞歐航線17個港口可接納25000標箱大船
隨著世界經濟不斷趨于全球化和一體化,全球集裝箱運輸網絡正在逐步形成。特別是近年來,集裝箱班輪聯盟化發展趨勢明顯。為追求規模經濟,航運企業在各主要遠洋航線上全力推動集裝箱船舶大型化,這對班輪公司和港口都產生了深遠影響。根據知名航運研究咨詢機構克拉克森的不完全統計,近十年來,12000標箱以上的超大型集裝箱船船隊運力年均增速達到48.6%。很多業界專家認為,船舶大型化是未來發展的必然。
集裝箱船大型化的發展趨勢對港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階段的集裝箱樞紐港的通航條件是否能滿足超大型集裝箱船的作業要求呢?
大型化船舶進出港口的制約因素要考慮:航道水深,航道寬度,凈空高度,船閘、碼頭的長度和強度等。其中,例如大阪、香港和漢堡港口橋梁的限制等都會對超大型集裝箱船進出港口造成影響。同時,集裝箱船大型化發展不僅要求港口滿足各方面的航道條件,還需要港口升級其配套設施(如岸橋等裝卸設施),以提高集裝箱的裝卸效率,降低航運成本。
參照中國船舶工業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的論證,對25000標箱的集裝箱船舶長度、寬度、吃水深度、凈空高度估算,結合目前大型集裝箱班輪航線的掛靠結構與順序分析,25000標箱超大型集裝箱船可以通過馬六甲海峽和蘇伊士運河。
以亞歐航線28個掛靠港口為例,在考慮前沿水深、橋吊配備、航道參數等多重因素情況下,只有丹吉爾、不萊梅、漢堡、哥德堡、奧胡斯、勒阿弗爾、格但斯克等7個港口無法滿足20000標箱的超大型集裝箱船靠泊。17個港口可接納25000標箱集裝箱船,包含釜山、上海、寧波、鹽田、丹戎帕拉帕斯、光陽、廈門、巴生、阿爾赫西斯、費利克斯托、安特衛普、威廉、鹿特丹、澤布魯赫、敦刻爾克、馬耳他、阿里山港。就目前港口通航條件來看,大部分港口滿足超大型集裝箱船的靠泊和裝卸要求。
航運復蘇促進船舶大型化發展
隨著近年來航運市場與世界經濟的復蘇,大型化集裝箱船的發展正呈現快速增長態勢。然而,大型化船舶能否適應航運市場的發展,保持良性的發展趨勢,仍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集裝箱船大型化發展關鍵點在于是否能夠使班輪公司實現盈利。2018年全球集裝箱海運貿易出現小幅下滑。從集裝箱航運市場的具體供需方面來看,2018年全球集裝箱海運量約為2億標箱,總體保持增長態勢,同比增長4.5%,較2017年增速放緩。而2018年全球集裝箱船總運力約2188萬標箱,同比增長5%,新船交付量同比增長18%,其中,10000標箱以上的集裝箱船運力交付占比為82%。大型集裝箱船依舊為船舶交付市場的主力軍。
就目前的集裝箱航運市場來看,隨著世界經濟的復蘇與航運綜合物流整合的持續推進,25000標箱超大型集裝箱船有一定的競爭力,在未來是有市場的,集裝箱運量與港航條件為其提供了較好的現實基礎。
超大型集裝箱船如何更好地參與市場競爭?班輪公司應考慮其貨源問題。因歐美空箱較多,班輪公司可考慮重箱運貨出口,利用空箱調撥機制,回程運送歐美空箱回國。同時,班輪公司應重新布局航線網絡,將超大型集裝箱船布局于樞紐干線上,其他船舶安排在支線航線補充貨源。另外,超大型集裝箱船的運營管理與原來的模式有不同,戰略規劃、貨物運輸、運營管理、市場營銷需求應該適應大船的特點。班輪公司應加強企業管理,聚焦航線規劃、運營管理與市場營銷等問題。
影響超大型船舶發展的因素有很多。航運市場好并不是建造超大型船舶的充分條件。船舶大型化發展還需要綜合考慮安全性、環保性、經濟性以及可持續發展性等因素。
超大型船或成海上漂泊倉儲中心
船舶大型化已是大勢所趨,但任何船舶船型規模的增大也是有其限度的。近些年來,船舶大型化一直在“摸頂”。以油船為例,世界油船發展史上最大的油船載重規模曾高達50萬載重噸,如此超大規模的油船,世界上僅存在過兩艘,如今也已經報廢或者被改裝成浮動油庫等,并未發展成為世界主要的油輪船型。
就目前航運市場的發展來講,集裝箱船的大型化發展也將在一定的合理范圍內,并非僅受船舶建造技術的制約,港口、碼頭和岸吊設備等升級配套,也需要諸多實驗、數據論證與大量資金投入。同時,世界經濟與集裝箱航運市場的發展態勢也將影響集裝箱船的運力。集裝箱船型擴張即便硬件技術條件成熟,航運市場與世界經濟環境的制約仍不容忽視。
在目前的航運市場環境下,超大型集裝箱船能較好地實現規模經濟以降低成本,集裝箱大型化也將使得集裝箱單箱運輸成本下降、燃油利用效率提升以及更好地實現節能減排,滿足航運企業對經濟效益與戰略部署的同時也較為符合現階段航運業發展的要求。
然而,船舶大型化的發展也不能只簡單考慮其優勢,伴隨船舶大型化迅速膨脹,其負面效應也隨之出現,諸如運力過剩、運價下跌與港口競爭等,特別是目前國際貿易環境的影響。
隨著集裝箱船舶的擴張變大,規模經濟將逐漸消失。從這個角度來看,集裝箱船舶大型化即將到達終點。而隨著技術改進、能源結構的改變,集裝箱船舶可能作為海上漂泊倉儲中心。如果按照這個發展趨勢,集裝箱船舶大型化就將繼續。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