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5-22 17:18:01 中國物流與采購網

2018年12月10日,為進一步加強非洲豬瘟防控工作,有效切斷非洲豬瘟傳播渠道,吉林省人民政府發布了《關于禁止使用餐廚剩余物(泔水)飼喂生豬和加強動物運輸車輛備案監管》的通告。
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再也吃不到鮮肉了?NO!NO! 國家在2017年就已經出臺加快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實施意見了。不讓運輸活禽畜除了有效防止禽類疫情,你還會吃得更新鮮,更安全了。
為什么這么說?就拿剛剛獲得【2019年中國食品供應鏈創新企業】的G7來說,它可以做到從“倉庫”到“干線”到“城配”再到“最后一公里”,任何一個環節都有相應的方案做支撐,可以真正實現對貨物及貨物溫度的全程可視。讓食材從田野到餐桌全城溫度可視。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冷鏈運輸比綠色通道還更安全。
其次,G7可以實現從陸運到空運全方位保障食品安全的解決方案。譬如,在進出口食品運輸中,高質量的紅酒,需要溫度控制在15 度到25度之間,而劇烈震動也會對酒的口感造成破壞,此類高價值、條件敏感的貨物對運輸環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G7通過高級天眼等智能設備關聯貨運飛機,可以實現高端貨物溫度的全程可視、超溫報警,實現對運輸途中各種異常的智能感知,全方位保障空運特種食品的安全,使其及時高效的送至消費者手中。
還有,G7可以對運輸方案進行從可視到可控的不斷提升。
為減少運輸環節造成的資源浪費,G7不斷完善其解決方案,技術從可視到可控,不斷升級。在可視方面,企業可以通過公眾號或APP實時獲得食品的溫濕度數據;司機也可以通過車載設備及時獲知車廂內貨物的相關狀態。在可控方面,當發現溫濕度異常時候,企業管理層還能遠程開關壓縮機、遠程設定溫度、遠程預冷操作,減少食品的損耗率。
目前,G7正不斷深入食品、飲料、餐飲等細分領域,希望以科技的力量更深入的影響行業,引領行業,促進食品供應鏈的轉型升級,促進食品產業的綠色發展。眼下正值夏季來臨,作為一名消費者,筆者真誠希望G7能夠研發出行業領先的專業冷鏈運輸體系,解決荔枝、龍眼、楊梅、鮮花、海鮮等夏日生鮮品類的難題。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