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5-29 15:39:58 萬聯網

5月28日-29日,由交通運輸部主辦的2019年全國運輸服務廳局長研討班會議,在昆明召開。會議上,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與易流科技,羅戈研究院聯合發布了《中國公路冷鏈物流行業運行分析報告(2018)》。
近年,技術的加持讓冷鏈物流產業蓬勃發展,成為眾多企業紛紛發力的掘金之地,但現階段冷鏈物流依然面臨著諸多痛點難點,整體發展水平有待提升。本報告便是基于易流云平臺提供的25000輛冷藏保溫車的運行數據,以全程溫控和運輸時效為核心,圍繞供給能力、運行特征、服務品質、服務效率等方面,通過軌跡信息、溫控數據、行駛速度、進出區域、線路里程等關鍵指標對公路冷鏈物流的總體情況進行客觀全面分析。同時,基于行業分析與趨勢判斷,政府還提出了相關建議。
此報告中指出,2018 年,我國冷鏈物流需求總量達到 1.8 億噸,冷鏈物流總額突破 5 萬億元,增幅超過 20%。果蔬、肉類和水產品冷鏈運輸率由2015 年的20%、30%和36%提高到當前的35%、 57%、69%,增幅超過 50%。需求倒逼供給,在消費升級、發展方式轉變以及技術創新等多輪驅動下,冷鏈物流設施設備供給能力顯著提高,物聯網技術、信息技術及人工智能與自動化設備得到廣泛應用,冷鏈物流服務品質大幅提高。
目前,整體冷鏈發展情況呈以下態勢:物流業務規模快速增長,周期性、季節性變化明顯;物流社會化程度高,市場細分專業性強;區域發展不均衡,經濟強區形成冷鏈物流發展高地;新型流通業態異軍突起,短距離區域配送業務快速增長;冷鏈物流服務網絡不斷延伸,中心城市集聚輻射效應顯著增強;樞紐城市中心度不斷提高,內陸城市的中轉服務功能逐步加強。
但是,諸多問題也不容忽視。比如雖然溫控設備廣泛應用,但不規范操作現象較為普遍;冷鏈物流運行效率大幅提升,但仍有差距;城市配送“三難”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冷鏈城配運行效率不高。
如需詳細了解,可掃描下圖二維碼下載中國公路冷鏈物流行業運行分析報告(2018)。
一直以來,易流在用IoT、AI、大數據等前沿技術賦能物流產業數字化轉型,沉淀了海量的數據,實現數據業務化,本報告中便是基于易流提供的25000輛冷藏保溫車的運行數據來進行公路冷鏈物流情況的多維度分析。
13年的積淀,易流在冷鏈領域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成熟的方案實施、產品服務能力,已為伊利、雀巢、天虹、錢大媽、百果園、西貝、物美等諸多制造零售快消餐飲等貨主企業和榮慶物流、安鮮達、夏暉、鮮易、領鮮等冷鏈企業提供服務,目前冷鏈百強企業中已服務了70+家。2019年,易流還受邀參編國家標準修訂計劃《農產品冷鏈流通監控平臺建設規范》,共同推進冷鏈物流產業的健康發展,助力冷鏈物流數字化轉型!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