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7-24 09:57:05 最江蘇

長江,橫穿江蘇東西433公里,串聯起南京、鎮江、揚州、泰州、常州、無錫、蘇州、南通8個設區市,涵養著江蘇1/6的沿江生態,長江大保護,江蘇責任重大。近期,“最江蘇”推出系列文章“關注長江大保護”,解讀“長江大保護”中的江蘇經驗,為共建長江沿岸美麗生態提供參考。
今年4月,第四屆長江航運互聯網大會在江蘇南京召開。大會圍繞“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共同分享生態、綠色、經濟長江航運的新理念、新科技、新未來,扎牢長江船舶綠色“防護罩”。
綠色航運是從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建立環境共生型航運管理系統,其本質上是具有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內涵的航運模式。
江蘇段承擔了超過長江全線70%的貨物運量、約占全國水上貨運總量的15%,建設“黃金水道”,發展“綠色航運”的任務艱巨繁重。
近年來,江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把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作為壓倒性任務來抓,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堅決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
這其中,抓緊落實綠色航運也是重要一環。
推進綠色港口建設
今年5月,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水利廳聯合印發《江蘇省沿江砂石碼頭布局方案》,明確了南京港、鎮江港、揚州港、常州港、無錫(江陰)港、蘇州港、泰州港、南通港等承接水上過駁作業區取締轉移的砂石碼頭的布局安排。
開展砂石碼頭整治后,長江水上過駁砂石運輸主要由7個水上臨時過駁作業區和1個海輪過駁點共345艘浮吊承擔,主要從長江中上游地區調入,部分從沿海地區調入,主要服務于江蘇本地及周邊地區。
目前,長江江蘇段經排查核實的約700艘浮吊整合壓減至345艘;22處水上臨時過駁作業區整合為7處;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內的水上過駁和非砂石的海輪過駁全部取締,從事砂石海輪過駁的浮吊都進入了指定水域。
《江蘇省沿江沿海港口布局規劃(2015~2030年)》明確,江蘇著力優化港口布局,取消與水源保護地、生態紅線區域等有沖突的港口岸線,明確港口建設必須滿足水源地保護相關規定等。
為提升港口污染防治能力,江蘇省推進港口污染物接收處理設施建設,提高含油污水、化學品洗艙水等接收處置能力,統籌規劃建設船舶化學品洗艙水接收站。加強港口粉塵綜合防治,港口露天堆場需設置防風抑塵網、圍墻、防護林等防塵屏障。加強港口噪聲防治,選用低噪聲動力設備,并設隔聲、消聲裝置。加強港口清潔能源推廣應用,加快靠港船舶使用岸電基礎設施建設。
同時,江蘇省強化港口突發環境事件風險防控。危化品碼頭企業開展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同時納入項目環評。
加強船舶污染管控
7月12日,船舶生活污水接收“長發88”輪對停靠在泰興港區碼頭的“鑫源1899”開始進行生活污水免費接收,這標志著長江江蘇段首個船舶污染物“零排放、全接收”示范港區進入試運行階段。
“鑫源1899”貨輪屬于危化品運輸船舶。船長李軍介紹說,之前他們的生活污水和垃圾都是到岸接收,每噸處理費用大約500元,現在港口為他們免費處理,幫助他們節省了成本的同時,能夠更好地保護長江環境不受污染。
船舶污染主要是指船舶在航行、停泊港口、裝卸貨物過程中對周圍水環境和大氣環境造成的污染。過去,船舶污染物接收工作機制不夠健全,收費高,導致部分船舶出現偷排現象,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威脅。
而現在,江蘇省推進船舶污染物“零排放、全接收”示范港區建設,由港口協會組織對沿江碼頭進出港船舶實施船舶污染物上岸接收,重點實現船舶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全接收、免費接收,大大減少了船舶污染對長江生態環境的影響。
在揚州南水北調東線輸水廊道,為減少船舶燃油造成的水域污染,積極推動柴油船“綠色改造”。
一直使用柴油動力的江濱機778號運輸船,2018年在船身后側安裝了新的動力系統,能夠實現以天然氣為主,柴油為輔的混合動力驅動。江濱機778號船長夏玉坤介紹說,以前加大油門的話,油燒不盡,排出來以后就有污染出現,現在加了LNG(液化天然氣)以后加氣混用就沒有這個現象出現了,幾乎都燒盡了。
打造全國領先水上綠色綜合服務區
今年5月,長江上最大的水上綠色綜合服務區——長江匯興隆洲水上綠色綜合服務區正式投入運營。
這也是長江江蘇段首家水上綠色綜合服務區,旨在有效解決長江船舶污染排放問題,推動綠色航運發展。
服務區改變了原有單一加油服務功能,通過互聯網+航運服務的技術為過往船只提供涵蓋船員便利購物、環保接收、船舶維修保養、船員交通驛站、燃油供應、水上醫療保健、智能快遞、岸電供水在內的八大類一站式綜合服務,每天接待過往船只達150艘,服務船員超700人。
此外,服務區還配備130噸外供送油船和多架無人機,無人機一次可以攜帶最多10公斤物品,能夠投放到方圓20公里的任意船只,解決了江上物流配送難題。
船舶“綠色廁所”也是該服務區的一大亮點。“綠色廁所”其實是一個垃圾回收區,過往船只的生活垃圾和廚余垃圾以及污水,可通過手機預約,在此免費回收,每3天再由專門的環保公司上門收走。
船舶“綠色廁所”3天可收集近10立方米的垃圾和污水,一年約回收各類污染物1500立方米,投運半個月以來,已有近500艘船只在此傾倒垃圾。
7月16日,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負責人現場考察長江匯興隆洲水上綠色綜合服務區,他表示期待長江匯未來能夠打造出全國領先的水上綠色綜合服務區。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