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7-26 10:37:50 界面

在網上購物,郵費通常在下單時支付或由商家承擔(包郵),但消費者取件時又被快遞公司網點強迫支付取件費或派件費,這種不合理的情況還真有不少人遇到過。
7月24日,四川省消委會發布《鄉鎮快遞取件二次收費社會監督調查報告》(下稱《報告》)稱,四川省絕大多數市州均不同程度存在鄉鎮快遞二次收費現象,涉及多個國內主流快遞公司。四川省消委會表示,快遞二次收費涉嫌違法,近期將會同管理部門約談相關快遞公司,督促改正并建立保護消費者權益的長效機制。
四川省消委組織在四川省范圍內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鄉鎮快遞二次收費現象調查調研活動,調研范圍覆蓋21個市州的80余個縣域,共采集有效樣本3403個。
調查顯示,71.6%的受訪者表示所在鄉鎮收取快遞需要自己到指定配送點取件;34.2%的受訪者表示曾經被二次收費;8.2%的受訪者表示遭遇過因延期取件而加收費用的情況。
同時,鄉鎮快遞服務網點普遍存在二次收費情況,涉及到的有申通、中通、韻達、圓通、百世、順豐、京東、品駿、郵政EMS等幾乎所有國內的主流快遞公司。
快遞取件二次收費的數額多在1至3元之間,其中收費1至3元的情況占比約為45.2%;收費3至5元的情況占20.5%;收費5元以上占7.6%;根據快遞大小付費的情況占26.8%。
此外,86.3%的受訪者稱,付費后沒有收到快遞網點提供的發票或收據;62.9%的受訪者表示取件時才被告知需要收費;僅19.6%的受訪者表示看到網點有取件收費標準的聲明或告示。92.2%的受訪者認為,快遞取件二次收費不合理。
《報告》分析指出,快遞公司有義務根據貨運合同約定將快遞送到目的地,而不能以配送成本高、超過配送范圍或其他理由向取件人加收費用。快遞服務公司在未告知發件人(商家)和消費者的情況下,取件時強制收費,違反了與發件人之間的合同約定,屬于違約行為;未事先告知強制收費,則同時侵犯了消費者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涉嫌違法。
事實上,相較中心城區而言,快遞二次收費的情況在鄉鎮尤為普遍。
隨著網購越來越便利,主要快遞公司都完成了對鄉鎮一級網點的覆蓋。但人口密度低、快遞業務分散,加之鄉鎮地區的智能快遞柜普及程度低,鄉鎮末端配送的服務水平長期得不到改善。鄉鎮快遞網點唯一的盈利來源就是派費,往往面臨著較大的經營壓力,加上一些快遞服務公司內部管理不規范,部分網點因此出現二次收費,實際上是將部分經營壓力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記者經查詢發現,除了四川,海南、廣東、浙江、湖南等全國多地都曝光過鄉鎮網點取件二次收費的現象。此次四川省消委會發布《報告》,或將為其他地區產生示范性效應。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