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業物流 > 正文

內河水運:長江三峽通航綜合服務區運行百日觀察

發布時間:2019-07-30 09:06:40 中國交通新聞網

今年4月16日,長江三峽通航綜合服務區開通運行,開創了長江航運安全、綠色、便民的服務新模式。

作為交通運輸部推進的2019年交通運輸更貼近民生實事之一,長江三峽通航綜合服務區是部黨組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和創新實踐。今年7月2日,交通運輸部黨組書記楊傳堂在湖北調研時高度肯定了服務區取得的明顯成效,并要求在長江沿線和運河推廣。他強調,必須把好事辦好,要加強探索、總結經驗,完善服務項目、提升服務質量,發揮好服務區的綜合作用,努力打造長江航運安全綠色發展示范標桿、內河水運綠色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樣板區。

截至7月26日,長江三峽通航綜合服務區已運行100天。先行先試的綜合服務區取得了哪些成效,積累了哪些經驗,下一步將有哪些發展舉措?本報記者就此進行了深入采訪。

一直跟蹤研究船員思想變化的陳利,在船員的點滴變化中,越來越覺得寬慰。

作為民生輪船股份有限公司的指導船長,陳利自跑船當船長時養成的這一習慣始終沒變。陳利發現,自從長江三峽通航綜合服務區(簡稱服務區)開通運行以來,船員們越來越受到尊重,他們的心情變得更加輕松,過閘變得更加安全有序,給公司的船員管理和船舶管理都帶來了利好。

廣受船員點贊的服務區,以沙灣錨地為中心,以連續布置的3艘躉船為基礎平臺,是集過閘船舶安檢站、綠色通航服務站、三峽水上溫情驛站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基地,提供通航信息、綠色能源、防污應急、待閘錨泊、過閘安檢、溫情驛站6大類30項特色服務,基本滿足了船員日常生活、學習所需。截至7月26日,服務區已為近2萬名船員提供了高質量的溫情服務。

“在交通運輸部黨組和長江航務管理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我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為根本遵循,積極踐行‘一切為了通航,一心服務船方’的核心價值理念,高站位謀劃、高起點建設,做好做實做優,切實打造長江航運乃至交通運輸安全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簡稱三峽局)局長劉亮表示。

船舶過閘順暢安心

記者來到過閘船舶安檢站躉船時,“揚子江物流686”輪船長冉洪林站在過閘安檢船員自助核驗終端前進行身份核驗,他輕輕一刷身份證,屏幕馬上顯示審核通過。服務區運行后,很多“規則”都變了,首次過閘的冉洪林感到既新鮮又方便。以前船舶過閘是抽檢,現在變成了100%過閘安檢。不到半小時,他的船就順利通過安檢,比他預期的快了很多。

三峽樞紐通航建筑物的有效運行最核心的要求就是保證安全。三峽局牢樹“三峽通航無小事”的安全觀,把三峽通航安全作為第一責任和第一要務深耕細作。從2018年6月1日起,該局對三峽樞紐過閘船舶實施100%安檢。由5%抽檢到100%安檢的明顯轉變,使得三峽通航交通組織、安全監管、錨地待閘等流程需要重組再造,管理難度成倍增長。

“過閘船舶安檢站是服務區的核心功能,我們創新機制,精準施策,構建安全、順暢的安檢通道。”三峽局通航安全處處長王曉春表示,他們創新實施集中靠檢和傳統巡檢相結合的模式,優化過閘安檢流程,布設自動吃水檢測裝置、手持過閘安檢終端、過閘安檢船員自助核驗終端等現代化設備,運用智慧化安檢手段,有效縮短船舶待檢、受檢時間,實現了同一閘次船舶統一安檢、統一過閘,精確匹配閘次計劃,既有效保障了過閘船舶安全,提高了交通組織效率,又給安檢船舶、船員創造了舒心、順暢的過壩體驗。據統計,自服務區運行以來,平均安檢一艘船舶由最初的40分鐘縮短到目前的30分鐘以內,安檢后待閘時間由原來的24小時壓縮到目前的10多個小時。

對此,陳利深有感觸。他如數家珍地說:“第一,實施分區指泊、靠檢調度后,待閘船舶變得更加安全有序。第二,100%安檢要求船舶首先進行自查,明顯提高了船舶和公司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責任。第三,服務區運行實施靠檢后,船員不再‘畏檢’,愿意溝通了,心情變得輕松了,壓力也減輕了。”

據悉,2019年1月1日至7月26日,已安檢船舶29851艘次,其中,安檢合格船舶27315艘次,合格率91.5%,有力保障了三峽水利樞紐和船舶過壩安全。

“安檢合格率由初期的85%左右提高到91.5%。”廟河海巡執法大隊負責人宋寧寧感到很欣慰,“付出是值得的”。為了做到100%安檢,保障通航安全,僅去年一個夏天,他就穿壞了4雙鞋。

現場查完船,晚上他們還要整理船舶檔案、分析研究船舶安檢不合格的原因。一年下來,平均每艘船查過了約10遍。對于這些船,他們早已爛熟于心。他們冒著嚴寒酷暑,不畏風霜雨雪,即使遭遇隱翅蟲的“襲擊”,身上長滿膿泡的特殊時刻,他們都不懼疼痛,依然堅挺,忠誠守護“大國重器”和過往船舶的通航安全。

綠色通航增色美麗三峽

走進綠色通航服務站,一排排固定式的岸電樁、T型箱等供電設施映入眼簾,靠泊待檢的船舶只需手機掃碼就能快速完成供電、電費結算、發票打印等全流程用電服務。對于那些在錨地待閘的船舶,他們可以申請使用移動式的岸電設備——船電寶。

據悉,綠色通航服務站每年可為三峽壩上待閘船舶供應電能680萬千瓦時,可減少二氧化碳約8883噸,一氧化碳約5.09噸,二氧化硫約13.43噸,碳氧化物約8.59噸。截至7月26日,共計為603艘船舶提供了岸電,總用電量為163萬千瓦時。

三峽局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以服務區為重要突破口,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努力實現“美麗三峽、綠色通航”。經過深耕細作,綠色基因早已在三峽河段流淌。記者采訪梳理了一份純干貨“業績單”——

他們系統規劃,綜合施策。召開“美麗三峽 綠色通航”建設專題推進會,明確綠色船閘、綠色錨地、綠色航道、綠色船舶、綠色基地建設重點,編制《三峽通航綠色發展規劃》;制定《三峽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實施方案》《三峽局“美麗三峽 綠色通航”專項行動方案》《三峽局嚴控船舶水污染物排放專項行動方案》《三峽樞紐待閘船舶污染防治與安全管理工作方案》等,并有效實施。

他們率先推動,做好示范。三峽局積極與國家電網等單位合作,安排三艘躉船,提供10個靠船高樁,改建18處拋錨錨位作為岸電示范及岸電供應點;完成全轄區太陽能一體化遙測遙控航標燈更換;實施公務船舶水污染物達標排放改造,局屬32艘躉船及24艘船艇已全部達標;與中船重工704所合作,改造完成1艘純電池驅動執法公務船(海巡12909);從2019年6月1日起,啟動LNG動力船通過三峽船閘試運行,并實施優先過閘政策;聯合交通運輸部環保中心共同在服務區設置船舶防污染檢測室,為船方提供船舶尾氣、環境噪聲、燃油硫含量等檢測服務。

他們多方聯動,標本兼治。自2019年6月1日起,禁止不滿足船舶水污染物達標排放標準或船上存儲交岸處置要求的船舶過閘,并聯合地方政府和有關單位,開展船舶污染攻堅行動,分五個階段相繼實施100%宣傳調查、港內作業船舶整治、躉船和公務船排查、到港船舶整治、待閘船舶整治,取得了初期成效。

溫情驛站滿足船員所需

“這里的生活超市價格跟城里的一樣,有的更便宜,質量還有保障。他們還提供免費交通船,既方便、規范又安全。”

“娛樂健身、郵寄快遞等便民服務,解決了我們的大問題,非常感激這些服務,讓我們很溫暖。”

……

日益受到尊重和關懷的船員們,用他們高興的笑臉和純樸的滿足,對三峽水上溫情驛站的付出給出了肯定。

三峽水上溫情驛站是三峽局著力打造的溫馨船員之家,主要為待閘船舶提供便捷、周到、優質、溫情的停泊及生活服務。在服務區建設運營中,三峽局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優化和升級“溫情服務”,一心服務船方,以高質量的品質服務,不斷滿足船員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讓船員切實收獲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

“到底提供哪些有針對性的服務項目?服務區建設之初,我們進行了廣泛的現場調研,了解實際需求,起草推進實施方案,并連續三天晚上深入交流、討論。”王曉春回憶說。

讓我們看看三峽局精心挑選的“服務清單”——他們與人民交通出版社聯合共建“船員書屋”,免費提供各類專業書籍及報刊雜志,以滿足船員的不同閱讀需求,及時獲取相關信息;與長航總醫院聯合共建“健康小家”,為船員提供免費體檢、藥品等服務;與順豐速遞合作,設置快遞投送點,解決了船員收發快遞的不便;設立貨種齊全、物美價廉的生活超市,滿足船員日常生活所需。

與此同時,他們還免費提供船員流動課堂、水上交通、理發服務、政策咨詢、信息查詢、體育健身、電腦網絡、棋牌娛樂、手機充電、文印掃描等12項免費服務,讓船員在枯燥的航程中體會到真正的便捷與實惠,在待閘過程中體會到家的溫馨與關懷。

“這些點點滴滴的服務細節,真正研究了船員的需求,更好地滿足了船員所需、所求,體現了溫情二字。”武漢中遠海運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宜昌分公司總經理鄭曉東動情地說。

□記者手記

一心為民 抓鐵有痕

采訪中,有幾個細節令記者印象深刻,很受感動。

第一個是關于安檢人員和船員溫馨互動的故事。去年7月的一天晚上,正值三峽調峰度汛,沙灣錨地待閘船舶達140多艘。如果當晚不能通過安檢,這些船舶只能等到洪峰過后才能過閘,將嚴重影響船期。為了確保100%安檢和船期,廟河海巡執法大隊全員出動,一直到晚上10點多安檢還未結束。而那些等待安檢的船員們自發地用手電筒、手機為安檢人員照亮道路。此時此景,令副隊長宋寧寧終生難忘。他說:“那些搖曳的燈光,令我非常感動。”

第二個是關于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與船公司交流互動的細節。武漢中遠海運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宜昌分公司總經理鄭曉東表示,該局每年至少舉行兩次交流座談,主要領導參加,傾聽企業的想法、了解企業的訴求,充分講解政策的要求,使企業與管理者之間真正做到相互理解、彼此配合。

第三個是關于構筑合力發展同心圓的細節。“長江三峽通航綜合服務區建設過程中,我覺得壓力最大的、問題最難的是時間緊、任務重、涉及面廣、協調環節多。” 三峽局局長劉亮表示,服務區是由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國家電網及地方政府聯合打造的綜合服務體,涉及多方資源融合,是一個需部門協作的系統工程。他們不畏困難,協調各方,合力攻堅,有效確保了工程計劃有序實施和如期完成。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這些細節折射出三峽通航人一心為民、抓鐵有痕的實干精神和取得的扎實成果。

正是憑借這種實干精神,他們才能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僅用82天就如期建成投用服務區,引領長江和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

正是憑借這種實干精神,他們才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真正做到“一切為了通航,一心服務船方”,竭力創造了安全有序的通航局面。2012年以來,三峽通航已連續7年實現水上“零死亡、零沉船、零污染”。而三峽樞紐年通過量卻從初期的3430萬噸迅猛提升到2018年的1.44億噸;葛洲壩船閘自1981年通航以來,累計通過量也已突破16.12億噸。

這種實干精神正是三峽通航人的英雄本色。正如交通運輸部黨組書記楊傳堂所強調的:“三峽通航是長江航運的咽喉要道,是重點中的重點,難點中的難點,也是亮點中的亮點,要不辱使命。三峽通航是重點、難點和亮點碰頭,更需要在滄海橫流中顯英雄本色,做好各項工作。”

我想,三峽通航人的實干精神,既是他們攻克生態盲點、通航堵點、服務痛點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繼往開來、先行先試的不竭動力。建設交通強國、助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需要這種精神!

 

 

相關閱讀

首頁